第五百六十四章 圖-154C
這樣的好天氣,無疑適合待在房間裏快發黴的人,出來走一走,接受陽光的滋潤,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李亞東起了個大早,正有此意,而且,恰好他今天也必須出個門。
謝蓋爾那邊傳來了消息,告訴他事情已經搞定,邀請他今天前往茹科夫斯基,挑選合適的機型。
茹科夫斯基,一個蘇聯地名,很小的一座城市,或者說城鎮可能更爲合適一些。
原名叫作斯達漢諾沃,以紀念蘇聯著名礦工阿列克謝·斯達漢諾夫。一九四七年建鎮並更名爲茹科夫斯基,以紀念空氣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先驅尼古拉·茹科夫斯基。
蘇聯著名的格羅莫夫飛行研究院,和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都建於茹科夫斯基,日後這裏還將成爲俄羅斯國家航空器建設中心。
所以別看它小,作用卻一點不小,蘇聯的航天事業從這裏起步,也在這裏發展壯大。
茹科夫斯基位於莫斯科的東南方,距離莫斯科只有幾十公里的路程,不算很遠,毗鄰莫斯科河。
李亞東一行早上八點鐘出發,抵達茹科夫斯基飛機制造廠的時候,恰好是九點鐘的樣子。
一座佔地巨大、且戒備森嚴的工廠,廠門口有荷槍實彈的蘇聯士兵把守,正兒八經的軍工企業。
謝蓋爾已經派了工作人員驅車在廠門口等候,他們的伏爾加轎車不能開進去,只能停在廠外。
坐在對方一輛叫不出牌子的吉普車上、望着工廠內部一間間巨大的廠房,以及暴露出來的一臺臺重型機械時,李亞東的口水都差點沒流出來。
這可是一座大型客機主機廠啊!
放眼全世界,類似的工廠不超過一手之數,我們耳熟能詳的似乎只有兩家公司,波音和空客。
大型飛機的製造,是一項異常艱難的工作,比製造小型的直升機、轟炸機等,困難得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尖端技術,對於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有着強硬的要求,但凡你在某個科技領域略有短板,那麼,註定無力研發和製造出大型飛機。
要知道中國完全自主的大型飛機c919,還是二零零八年開始研發的,以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依然研發了將近十年,於二零一七年試飛成功。
如此便能看出,其中艱難。
也能間接說明兩點問題:第一,這個年代的蘇聯有多麼強大;第二,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哪怕是三十年後,中國依然要落後諸如美帝這些發達國家很多年。
李亞東此時想的是:倘若他能將這家茹科夫斯基飛機工廠搬空、趁着蘇聯解體的契機,不說將整座工廠搬回去,把裏面的核心資料、必要機械搞到手,那其中的價值……
簡直不敢想象啊!
如果真能辦成,那他還佈局什麼汽車藍圖啊,投入全部精力研發大型飛機,未來與波音、空客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那多彪悍?
僅此一個行業,便能讓他富可敵國!
這個年代的蘇聯,可謂遍地是寶啊!關鍵這種寶藏,若是有心,還不見得就不能挖。
你說誘不誘人?
只可惜……目前時機未到,也只能眼巴巴的乾瞪眼。
至於蘇聯解體之後,這些目前有想法的事情,李亞東肯定會嘗試一番,但至於成與不成,就不怎麼好說了。
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兩輛吉普車,將李亞東一行載到一間巨大的廠房前停下。
這座廠房到底有多大,實在不好形容,因爲李亞東的眼睛望不到邊,明顯是個大型機庫無疑。
此時機庫高數十米的巨大庫門並未打開,只在下方開了一扇小門,謝蓋爾、鮑里斯、阿納託利以及他們的隨行人員,站在門前等候。
“李老闆,有幾天沒見了。”
“是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衆人含笑握手。
一幫老狐狸的會晤。
面對他們,勝利哥才發現自己還是挺單純的。
“走吧李老闆,進去看看,你想要的飛機,裏面全都有。”謝蓋爾示意。
“哦?那就好。”李亞東笑着點頭,跟隨他走了進去。
機庫裏燈火通明,地面上刷了一層綠色油漆,燈光打在上面,令人彷彿置身於一片草原之中,心曠神怡。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那些分列兩側,成45度角排列整齊的大型客機,足有七八架!
這還只是一個倉庫,而像這樣的大倉庫,剛纔一路走來,李亞東可着實沒少見。
人在這樣的巨型飛機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乘坐過民航客機的人,大概都能明白,巨人與螻蟻的區別。
李亞東幾人倒還好,而從沒有坐過飛機的勝利哥,這會兒腿肚子都在打顫。
“李老闆,這間機庫是我們的樣板間,機型非常齊全,有老一點的伊爾-18和圖-104客機,也有最新的圖-154和圖-155客機。不僅如此,我們還擁有獨一無二的圖-154c大型貨運機,非常符合李老闆的需求。”謝蓋爾指着這些飛機,解釋道。
“哦?”李亞東情不自禁地眼前一亮,問道:“還有大型貨運機?”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他還真沒料到,蘇聯連這種玩意兒都有,畢竟這個年代的蘇聯,貿易並不發達。
他之前的想法是:買架客機,如果倉儲空間不能滿足需求,以後就把座位拆掉。
現在看來,倒是沒有必要了。
“那是!”謝蓋爾一臉自豪道:“我們蘇聯航空業無比發達,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比肩,什麼飛機沒有?”
這會兒倒是來了民族自豪感,李亞東也是醉了,怎麼有臉提?
不過,這話倒也沒毛病,蘇聯的航空業確實很發達,飛機賣不出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是技術不行,而是因爲這個年代的蘇聯體制、國際關係、北約打壓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抱着來都來了,就長個眼的想法,雖然心裏已經大致確定就買貨運機,但李亞東還是在謝蓋爾的帶領下,將所有機型都瞻仰了一遍。
什麼伊爾-18和圖-104,李亞東肯定不會考慮,都是蘇聯自己已經淘汰的機型。
就比如圖-104,還是一架噴氣式飛機。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蘇聯的新款大機型——圖-154上。
這就是老牟同志日後會以五百火車皮罐頭,從蘇聯換走四架的機型。
但老牟同志換走的應該只是最基礎圖-154機型,這間倉庫還有不少升級款,像什麼圖-154a、圖-154b、圖-154c、圖-154m等。
至於圖-155機型,李亞東一聽謝蓋爾的介紹後,就直接pass掉了。
不是說它不好,實際上這款機型應該是目前蘇聯最牛的大飛機,但就是因爲它太牛了,反而有些不怎麼好用。
這玩意兒不用汽油,製造時引用了低溫物理學技術,燃料是氫、甲烷和天然氣。
不實用,一般機場找不到這樣的燃料。
終於輪到李亞東最爲期待的圖-154c機型,它也是所有機型中唯一的一部貨運機。
謝蓋爾解釋道:“圖-154c機型,是在b型機上進行的改裝,所以別看它是一部貨運機,b型機的所有優點,它基本都有。這方面我也不是太懂,要不讓阿納託利上校來給你講解一下。”
阿納託利會意,朗聲說道:“剛纔看李老闆比較關注圖-154的基本型,那這架飛機可就比基本型強太多了。它搭載了三部庫茲涅佐夫nk-8-2渦扇發動機,大大的提高了發動機功率。同時新增了可供2級自動着陸的湯姆遜自動飛行控制和導航設備。在操縱系統中,還採用了低速橫向操縱擾流器,不僅改善了飛行橫向操縱性,也增加了最大起飛重量……”
“好好……差不多了,多謝阿納託利上校,我知道這款飛機非常好了。”李亞東訕訕一笑,不得不叫停。
爲啥?
因爲完全聽不懂啊!
不愧是空軍上校,講起來一套套的。
還有一點,戰鬥少女根本翻譯不了,一句話中有十幾個“這個……”、“那個……”,待會兒該把人家姑娘逼急了。
“李老闆感覺怎麼樣,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上去看看。”謝蓋爾笑着說。
“那自然最好不過。”
這架貨運機和普通客機就是不一樣,艙門都不同,在機身左側、機翼前方開了一扇大門,高約三米,寬也有接近兩米。
雖然是貨運機,但同樣有兩層,上層是主貨艙,座位自然是不存在的,地板明顯強化過,都是堅硬的鋼鐵,且其中還安裝有導軌、滾輪等系統,上下貨時,倒是非常方便。
據阿納託利介紹,主貨艙容積爲73立方米,可以裝運九個集裝貨盤。
隨後,衆人又來到下層。
下層是行李艙。
容積爲38立方米,可以運載一些散裝貨物。
不愧是貨運機,將空間利用到了極致。
李亞東估計用這玩意兒裝一飛機貨,要比他們利用謝列梅捷沃機場的客機,倒騰十次還多。
這句話很快得到驗證,阿納託利介紹說,“圖-154c的最大載重量是兩萬噸,李老闆用來做貿易生意,無疑非常適合。”
可不是?李亞東笑了笑。
就它了!
那麼接下來,就該談談價格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