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馬縣長
“喲,李總起了,我們來給你拜年了。”
衆人談笑風生,突然看到他,齊刷刷地站起來,爲首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人笑呵呵地說。
“哦,我先去洗把臉。”李亞東莫無表情的點點頭,拖着拖鞋去了後屋。
弄得一衆縣領導面面相覷,不是說這位李總很好打交道的嗎?
“馬縣長,亞東肯定昨晚喝多了,人還沒清醒呢。”縣長親臨,方駝子自然得全程陪同,趕緊解釋了一句。
馬升海一聽這話後,也算找到一個臺階下,呵呵笑道:“是啊,不是聽你說至少喝了一斤嗎,那還能這麼早起,已經算是好酒量了,要換成我,得一覺睡到下午。”
“哈哈……”
衆人臉上的笑容再次迴歸。
廚房外面的後院,李亞東正蹲在地上刷牙,大哥李亞民摸了過來。
“小東,都是縣領導,咋這個態度?”他顯然對小弟剛纔的行爲有些不滿。
李亞東也是沒轍,誰讓他大哥是我黨的好同志呢,嘴裏噴着牙膏沫,含糊不清地說,“腦子還沒清醒,待會兒會注意。”
就他個人而言,他非常不待見至少十年內的所有縣委班子。
爲啥?
因爲他們這座小縣城在兩千年之前,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基礎建設還是那個鳥樣,人民收入也沒有顯著提升,倒是河道里的挖沙船日漸增多,河牀越來越低。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民生福祉沒怎麼變,價格逐年遞增的河沙、變賣出來的錢,或是產生的稅收,去了哪裏?
更不提財政收入,以及國家對於扶貧的支持。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想岔了、黑暗了,這幾屆縣委班子依然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信賴。
對比一下他們周邊的某個臨縣就知道,政府帶着農民搞出來好幾個省級馳名商標,比如茶葉、旅遊景點什麼的,要知道人家那邊纔是真正的大山角落,他們這邊其實都是丘陵。
聽他這麼一說後,李亞民臉上的嚴肅表情才漸漸消失不見,語重心長地說,“小東啊,人不能忘本,不管你今天有多大本事,都別忘了是這方水土養育了你。”
這特麼哪跟哪兒啊?
李亞東也是哭笑不得,他是忘本的人嗎?要真忘本,他昨晚就不會直接喝斷片。
可是沒轍啊,大哥的教育,沒有壞心,必須得聽着。
“哥,放心吧,我清楚。”
等洗漱完後,母親胡秀英已經做好了雞湯包面端出去。
過年就這習俗,上門就是客,更別提人家還提了拜年禮,必須好生招待,而這種本地稱之爲“麪包”,大多數地方喚作“大餛飩”的麪食,佐以農家老母雞,便是最好的待客前食——比較重要的客人通常還要留下來喝中午酒。
後院竹籠子裏關着的幾隻老母雞,大概是村民送來的,李亞東還沒嚐鮮呢,倒先便宜了一衆縣領導。
就這口兒,不提錢的問題,在外面很難嚐到,特別是他還時常在國外跑。
說實話,真的有些饞。
好在他娘還是愛他的,剛好看他在,便給他留了碗雞湯,肉卻沒有,因爲時間的關係,就宰了一隻雞,有點不夠分。
一碗濃厚的純天然老母雞湯下肚後,李亞東瞬間滿血復活,感覺再懟一斤白酒都沒事。
來到堂屋,李亞東鼻子差點沒氣歪,他娘辛辛苦苦弄的雞湯包面,一衆縣領導居然喫得挑三揀四,大多隻是把湯喝了,包面和雞肉則留在碗裏。
以老李家現在的生活條件,以及對健康的重視,可沒有回收別人剩菜殘羹的習慣。
這不能忍!
如果大哥不在,李亞東說不定直接就跳腳大罵了,可大哥在,也只能注意點分寸,笑眯眯地說,“各位,都喫掉啊,別剩着浪費了,我娘忙活了好久才弄出來的。”
一聽這話後,縣長馬升海立馬將剛放下的碗筷又端了起來,正色道:“那是必須喫掉,必須喫掉,不能讓老嫂子白忙活。”
“是啊,浪費是可恥的。”
“嘖嘖……這味道,老嫂子的手藝也是絕了。”
一幫人大快朵頤,同樣的東西,卻似乎比剛纔好吃了十倍不止,最後每個人都是光碗,一點湯汁都沒剩下。
外面太陽已經升起,冬日裏沒有比這更好的東西,在李亞民的提議下,大家搬出椅子,坐到外面。
陳月娥又給每人重新泡了一杯茶水,還端出瓜子盒,一幫人曬着太陽、聊着天,倒也愜意。
不過李亞東卻不太得勁,按照常理,這個時間點他家門前早前被村民們攻陷了,可今天除了方駝子外,沒有一個人過來。
他寧願跟沒文化的村民們插科打諢,也不願同這幫縣領導們說些沒營養的話題。
什麼市人大經濟工作會議馬上就要召開、今年縣政府將貫徹中央指示開展打假治劣的“質量萬里行活動”……
這特麼跟他有個毛線關係呀?
他磕着瓜子一言不發,就想看看這幫傢伙有多能忍,反正這裏是他家,他又不急着走。
一衆縣領導拉着方駝子和李亞民嘮了怕有一個小時,最終縣長馬升海實在忍不住,看似開玩笑地問,“李總,聽說你在全國好多地方都有產業,怎麼不考慮在家鄉也弄點項目?”
“我們這裏?”李亞東漫不經心地問,“能弄什麼?”
“張祕書。”
“是,縣長。”
局面算是打開了,而且對方明顯有備而來,張祕書會意,立馬從隨身公文包裏取出一份資料。
像彙報工作一樣地說,“第一個項目,罐頭廠。我縣擁有兩個果園場,種植了大面積的柑橘和山梨,年產量高達八十萬斤,如果加上零散的農戶種植,就更多,完全具備投建一家罐頭廠的基礎……
“第二個項目,茶葉公司。我縣山多地肥、日照充足、氣溫適宜,擁有茶葉種植的良好基礎,完全可以成立一家茶葉公司,變廢爲寶,把廢棄的荒山都利用起來,大力發展茶葉種植……
“第三個項目,陶瓷廠。我縣礦物資源豐富,鬆軟的土壤非常適合加工成製作陶瓷器的粘土,而近年來市場對於裝飾瓷磚的需求日益增加,此時建造一家陶瓷廠,絕對能收穫豐厚回報……
“第四個項目……
張祕書一口氣講完了整整八個項目,別說李亞東,就連方駝子和李亞民都聽懵了。
從來都沒想到過,他們的縣政府居然如此有遠見。
而且,這些項目也不是隨口說說,有理有據,顯然做過詳細考察,每一個都非常符合他們縣的發展。
八個項目要真的全部落實到位,他們縣想不富都難。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