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怨氣
她小心翼翼將抱在懷裏的厚厚一卷書札放下,將燭火撥亮了些,就着燭光,仔細看書札裏的內容。
書札是她臨走前,岑七交給她的。
岑七說,當年他帶走了葛神醫的半部醫典,而今無可彌補,只希望能爲醫典再修,盡一點綿薄之力。
他託秦落羽將這卷書札轉交給薛玉衡。
秦落羽本以爲,這書札裏的內容,或許與葛神醫當年的醫典有關。
然而卻並不是。這裏記錄的,可以說是岑七的畢生所學。
當年岑七憑藉葛神醫的半部醫典成了北地蠻人的大巫師,但他並未止步於那半部醫典,而是旁糅雜通,另有進益。
他自小經葛神醫教導,在行醫製藥上可謂頗有天賦,又加以身處北地,是以對北地巫蠱之術、用毒解毒之法,研究頗深。
這卷書札,已然可以說是一部極其詳盡的北地醫典了。
北地巫蠱之術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匪夷所思的存在,嚴格說來可比喻爲雙刃劍,用之可救人,也可害人。
岑七編寫時,對於巫蠱之術中毒後的症狀,解法等,俱都寫得詳盡無比。
卻將裏面涉及種蠱下毒等具體操作的,俱都隱去了,只含糊帶過,並不提及,以免有與他一樣的偏激者,照法施行,害人害己。
岑七是真正用了心來編寫這卷書札的。
外面風雪呼嘯,秦落羽渾然不覺,竟不知不覺將這札記俱都看完了。
秦落羽想,若是師兄收到這卷書札,知道岑七就是師父當年的義子,不知又該作何感想。
說起來,距離薛玉衡離開西蜀回不夜都,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
他該已經回家了吧?
他說過這次回去,要將師父的醫典編纂完成的。
西蜀戰事未定,若是等到秦落羽回不夜都時再將這卷書札交給他,怕是就已經晚了。
好在,西蜀與不夜都總有信使來回。
她可以讓信使將書札帶回不夜都,交給薛玉衡。
不過,得提前跟陵君行說一聲纔好。
看看時辰,應是已經過了子時了,然而他仍舊沒有回來。
秦落羽微微嘆了口氣,看不出來陵君行平時話那麼少,可遇到陵承稷,也是夠能聊的啊。
夠能聊的人此刻正沉靜地坐着,聽着對面陵承稷談論眼下的局勢。
“大秦皇帝年幼無知,不過七八歲年紀,大秦朝野上下,如今都是大將軍蕭尚言說了算,那些老臣敢怒不敢言,他們君臣離心離德,正是我們的好機會。”
陵承稷眼裏染了幾分醉意,然而人仍是很清醒,“西蜀這一戰,要麼不打,要麼就打個大的,一舉打到櫟陽去。”
他擡眸看向陵君行,“君行,我這次來西蜀,不瞞你說,正是想要跟你請戰的。你也知道,大哥心裏這口怨氣,已經憋了十幾年了。”
不止是他的怨氣,還有鍾盈的。
這麼多年來,陵國與大秦的糾葛,也該趁此機會算算清楚了。
陵君行不疾不徐道:“大哥覺得,這個大的,要怎麼打?”
“大秦先前不是讓陵國三面受敵?我們何不也以牙還牙?”
陵承稷字字鏗鏘道,“洛城一線,原南楚境內一線,西蜀一線,不是都有我陵國的駐軍?陵國與大秦積怨已久,這場仗早晚都要打,何不現在就對大秦正式宣戰。”
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吐出一口氣來:“我是覺得,戰場根本不必侷限於西蜀一隅,三面同時攻擊,西蜀爲主線,其餘兩線配合牽制大秦的兵力,必定打大秦一個措手不及。”
陵君行沉默了一會兒,沒有說話。
這種打法,是要將陵國全境拉入戰場,以舉國之力來攻取大秦。
陵君行可以理解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但他卻不能這麼做。
站在陵國國君的立場,他心裏固然有恩怨,但,天下還有萬民。
當年太傅要他定天下,卻也要他安萬民。
就是當初知道秦落羽去了大秦,他狂怒不已時,也曾想過破釜沉舟,與大秦背水一戰。
然而最終他還是剋制住了不理智的衝動,重新冷靜下來,做了另一番謀劃。
他離開西蜀,決意回不夜都時,給了自己半年時間。
半年後,他定要萬無一失地攻取大秦。
不過後來大秦的兵馬提前攻打洛城和西蜀,打亂了他的計劃,卻也意外將秦落羽送回他身邊。
秦落羽回來了,對大秦的謀劃,自可徐徐圖之。
先前西蜀國都一戰,大秦雖敗北,然陵國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兵士傷亡甚衆,衛無忌至今音訊全無。
大秦君臣的確離心離德,但實話實說,蕭尚言的能力與大秦軍隊的戰力,仍不容小覷。
陵君行深知此刻並非與大秦決一死戰的最好時機。
南楚西蜀初定,民心猶自不穩,需要一定的時間安撫。
而大秦君臣離心,國內民生凋敝,假以時日,內亂是必然的。
陵國完全可以再等一等。
按照陵君行的計劃,原本是打算等西蜀這邊戰事稍定,便守土安防,按兵不動。
等到合適的時機出兵,只會事半功倍。屆時,陵君行也必定不會手下留情。
可是眼下,卻沒有必要全面宣戰,將陵國全境都變成戰場。
陵君行也不能這麼做。
縱然對面坐的是大哥陵承稷,縱然陵國與大秦的仇怨足夠深重,可陵君行不能自私地將陵國全境生民都推之於戰火中。
見陵君行沉吟不言,陵承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笑了笑:“西蜀與南楚不是都攻下了,怎麼,到了大秦,君行你反而還要猶豫麼?”
陵君行道:“大秦不比南楚與西蜀,攻取大秦勢在必行,但眼下,不是最好的時機。”
“眼下不是最好的時機,那什麼時候纔是最好的時機?”
陵承稷嘴角雖帶了笑意,眼底卻沒有笑意,“阿盈和那麼多隨行官員慘死獄中,父皇和八萬將士戰死洛城,你大哥我,渾渾噩噩癡癡傻傻十餘年,這一樁樁一件件,難道大秦不該給陵國一個交待?難道他們的所作所爲,不該付出代價?”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