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10節

作者:未知
董平聞言得意,傲然道:“那馬超的‘出手法’的確不凡,但若比槍,又豈能勝我雙槍?你這矮子,眼力倒也不弱。” 武松自認爲自己是典韋轉世後,對三國往事大感興趣,每每酒後便要大哥講述。對於在潼關殺得老曹割須斷袍的馬超馬孟起,印象比對關羽張飛還要深刻。 他一聽曹操脫口叫出馬超之名,立刻明白:這一臉傲氣的小子,必是馬超轉世。 曹操一向沉穩,今日難得有些失態,武松看在眼中,心想是了,我這兄長上輩子被此人追的上天入地幾乎無生,自是印象深刻。 心中不免敵意大起——之前聽說自己的“後輩”許褚裸衣戰馬超的故事,他就一度壯懷激烈,心想我要不死,豈能任那馬兒揚威? 再一聽董平開口說“你這矮子”如何如何,更是怒火中燒,沉聲喝道:“你敢對我兄長無禮?武二認得你是兵馬都監,武二的拳頭可不認識什麼鳥都監。” 董平頓時大怒,上下一打量,見武松雄奇精壯,神完氣足,倒是不敢小覷,冷笑道:“區區都頭,也配在董某面前狂言?” 陳文昭連忙勸架:“幾位莫要爭執,董將軍,武氏昆仲雖然只是都頭,卻極爲知兵,本府還想讓他們給你做個副將,助你操練軍馬,日後也好建功立業。” 董平聞言冷笑道:“董某的副將,可不是誰都配做。” 武松低喝道:“你這廝有多大本領?如此目中無人?可敢和武二一斗?” 董平雙眉一挑:“和你鬥?好啊,就讓知府大人做個見證,我二人去演武場分個高低!” 陳文昭微一沉吟,點了點頭:“好,只是要點到爲止。” 於是一行人出了府衙,直奔演武場。 聽說武松邀戰董平,軍中將校無不振奮,早早便將演武場圍得水泄不通。 演武場一角,曹操一邊幫武松穿盔甲,一邊低聲囑咐:“二弟,切莫看他輕狂,便小看了此人本事。” 武松道:“兄弟理會得,兄長,此人莫非便是馬超?” 曹操苦笑道:“不好說,單看面容、身形,九成九相似,脾性的話,那馬超當年也是桀驁無比。” 武松戰意沸騰:“那再錯不了了,我倒要看看,西蜀五虎能有多大本領。” 一緊繫甲絛,武松提起一雙鐵戟,昂然上馬。 那邊董平也是提着一對鐵槍,高坐馬上。 兩人遠遠對視一眼,同時打馬衝出,一雙大戟,一對長槍同時舞起,二馬交逢,只聽叮叮噹噹響聲不絕於耳,戰得片刻,便只見四般兵器舞旋如飛,連人影都遮住了。 在場軍將,何曾見過這般一場廝殺?無不目瞪口呆。 曹操也是掌心捏汗,武松是他的親兄弟,無論本領還是忠心,都是世間一頂一的。 而且與前世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族兄弟不同,那些人對他先是君臣、再是兄弟,武松對他則是相反,那濃濃的兄弟之情,即使以老曹的心性,也不能不爲之動容。 他以前羨慕關羽對劉備忠義,其實羨慕的正是這種高於君臣關係的兄弟情。 若是有所折損,他幾乎不敢去想那後果。 就在他心潮起伏之間,場中已經戰了五六十合。 “咦?哦!”曹操忽然眨了眨眼,心中的擔心漸漸降低——這長相脾氣都極度酷似馬超的董一撞,雖然的確也很厲害,但是似乎沒有達到人家馬超當年的高度嘛! 第21章 東平府副將武松 馬超此人,武藝之精,實不下於關張趙,潼關大戰,匹馬縱橫於萬軍,無數曹將誰個能擋? 要知便是趙雲在長阪坡殺得所向無敵時,也沒讓老曹生出這般喟嘆:“馬兒不死,吾死無葬身之地也。” 唯一遺憾的就是馬超出世太晚,沒能和天下第一的呂布較量一番。 而這雙槍將董平,雖然也是一員虎將,但以曹操的眼光來看,或許能與張遼、太史慈等人並駕齊驅,比之關張趙馬,未免遜色半籌。 “倒也沒錯。”曹操暗自想道:“馬超在西涼,自少年時便和羌人廝殺,如今這宋國卻是文恬武嬉,這些軍將幾年亦不知能否有一回廝殺,如何能與那亂世相比?” 少了亂世的磨練,這些太平年間的武將,還不如武松等整日行走江湖的人歷練更多。 曹操的嘴角不由浮起一絲笑意。 場中,武松和董平已鬥到百合上下,董平汗流浹背,兩杆槍死死護持周身,眼中全是震撼之意:他看得出武松不簡單,卻沒想到竟然如此悍勇。 董平此人,素來心高氣傲,目中無人,之所以敢這般狂,一是自以爲俊俏風流,爲人聰明,所謂“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品竹調絃,無有不會”,二是仗着一身所向無敵的武藝,兩杆鐵槍之下,難尋抗手。 萬沒料到,這“活典韋”武松竟然當真有典韋之勇,一雙鐵戟從開始到現在,速度力道絲毫不減,打得他只有招架之功。 更難堪的是,董平已漸漸覺得雙臂痠麻,手中鐵槍越來越沉,再支持二三十合,怕是大限便到。 就在此時,耳中忽響起一個天籟般聲音:“呵呵,董將軍果然是稀世虎將,我家二郎也是英勇不凡,所謂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知府相公不妨叫停如何?” 這話一出,武松雙戟先自一慢。 隨即陳文昭笑道:“武都頭說得有理,早該叫停,卻是本官一時看得入神。董將軍,小武都頭,快快停手。” 武松便策馬往外一跳,董平呼呼喘息,彷彿水裏撈出一般,勉強收起了槍,抱拳道:“武二郎這一雙戟,足可蕩平世間英豪。” 以他的倨傲性格,能說出這句話來,那是服氣到了十足。 武松也掛起戟抱拳道:“董將軍謬讚了,武二平生,也未逢將軍這般猛士!” 陳文昭哈哈大笑道:“東平府有汝二將,哪個草寇敢正眼相窺?來人!” 當下喚人,取了二百兩銀,分賞董平、武松,又取綢緞兩匹,贈予二人做身戰袍。 喚幾人回到府尹衙門,各自坐定,陳文昭道:“董將軍,武家兄弟這般本事,可做得你副將麼?” 董平苦笑道:“恩相何必耍笑董某?這般本事,就是董某讓了位置給他,也一般坐得牢靠,何況副將。” 陳文昭一拍大腿:“好,有將軍此言,我便保他們二位做個軍中副將……” 話音未落,曹操起身抱拳道:“相公容稟:我兄弟根基家業,都在陽谷,若是來府城做副將,我家二郎一人便可,我的諸般練兵之法,都在二郎胸中,正好在軍中效力,至於卑職,陽谷縣卻不能沒個都頭。” 陳文昭聞言皺眉道:“且不說你兄弟本領,但是這次剿匪,功勞不小,依舊使你做都頭,外人卻說我有眼無珠,識不得好漢。” 曹操笑道:“知府相公官聲,山東河北哪個帶耳朵的不知?豈會有宵小議論。再者我和二郎兄弟一體,他得封賞便是我得,我得封賞便是他得,卑職這份微功,盡數算在二郎頭上便是。” 陳文昭連連搖頭:“人人都愛升官,你卻偏要把着個區區都頭職位,罷了,那也由你,只讓武松做這副將便是。” 其實在他心中,曹操雖有本領,但塊頭卻矮了些,做軍將本就不如武松威風,再聽說練兵之法武松皆會,也懶得去強迫他從命。 曹操連忙謝過,又道:“二弟,陳知府、董將軍這般厚愛,還不謝過?” 武松微微皺眉,隨即展開:他並不想和哥哥分開,什麼府城副將,哪裏有和兄弟們日日在一處痛快?但見曹操這般做派,顯然有所打算,便站起身,唱個大喏道:“多謝知府相公、董都監賞識!武二是個粗人,言語粗魯,不懂規矩,卻只有一樁好:上官旌旗所指,縱是刀山火海,武二也不回頭。” 陳文昭大笑道:“果然是個好漢。” 董平心中也自高興:一來敬重武二郎本事,二來也看出武二不是貪權耍心眼的人,不怕奪了他位。有這般有本事又實誠的人幫襯,豈不是好? 當即抱拳還禮道:“武將軍不必多禮,大家以後都是兄弟!先前眼拙慢待了你們,還請勿怪,今天董某做個小東,請賢昆仲喝酒。” 公事說畢,幾人離了太守府,先去軍中取了武松的旗牌衣甲,董平親自安排了居住的下處,便喚來一干心腹,一起來到酒樓,叫了滿桌酒菜暢飲。 董平才藝極多,放下架子來倒是個很有趣的人物,他的心腹們也一個個笑嘻嘻的,着意結納武氏兄弟,又把武松的本事着力奉承。 曹操能言善辯,武松酒到杯乾,沒片刻便和這幹軍將打成一片,大家說好了在軍中同生共死,互相關照,當夜大醉,曹操和武松一起到營盤中安歇。 董平等人各自去安歇,武松閉了門,洗了把臉,醉意頓時去了大半,雙目炯炯望着曹操:“兄長,你順水推舟,讓我在這裏做個副將,到底有何用意?” 曹操打起精神,正色道:“北方女真人所建的金國,聽說漸漸勢大,依我之見,其滅遼之勢,早晚必然,宋國連遼國都不是對手,偏又繁華富庶,那女真人豈肯放過?早晚引兵來打,所以你早早在軍中發展,結納英雄,精操士卒,他日必有大用。” 武松失笑道:“兄長所慮太遠,遼人立國百餘年,豈是說滅就滅的?” 曹操擺手道:“不是這般說,《左傳》有云:‘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興一國,十年足矣,滅一國,十年亦足。遼國立國既久,志氣消磨,文恬武嬉,無異於宋,金國卻是初立,譬如人之少年,正是奮發進取之時,不勝則矣,若勝遼,必伐宋,遼尚不可支,宋能獨支乎?若不早做準備,必受其害。” 武松素來服他見識,見曹操說得慎重,也收起笑容道:“這些事太大了,兄弟哪裏能懂?既然兄長有所安排,我全力去做便是。” 二人說定,各自安睡。 次日一早,曹操辭了武松,一人一馬,直往陽谷縣而去。 第22章 曹操潑茶談天下 曹操打馬離了東平府,一路疾奔,午時方過,便已回到陽谷。 縣城外大道畔,是秦明等人臨時紮下的營地,營外大樹上攀着幾個閒漢,伸長了脖子正望,遠遠看見曹操,喜得直嚷起來:“武大哥歸來也!” 待曹操馬至近前,秦明等人已在營前相迎。 曹操呵呵大笑,飛身下馬:“兄弟們何不進城?卻在城外紮營。” 秦明道:“我等大都是生面孔,人數又多,沒得驚擾百姓,便在城外等哥哥歸來。” “有心了。”曹操點點頭:“二郎留在府城做了個副將,本來也要留我,特意辭了,正是爲安置爾等。” 他擡頭看看天色,道:“此處不是講話之地,你們幾位且跟我進城飲酒,其餘衆兄弟,我讓人準備酒肉送來。” 當下喚過幾名帶頭的閒漢,拿出銀子,讓他們置辦豬羊酒水,找個好手藝的廚子來營中做飯,自己領了秦明等五人直入縣城,到獅子樓要了一間雅間。 酒菜端上,衆人狼吞虎嚥吃了一回,喫罷令撤了酒席換上茶水,喝退小二,曹操這才環視幾人道:“兄弟們既然肯同我來陽谷,爲兄當以胸腹之言相告,所言若有不當處,只管明言。” 秦明等人都抱拳道:“我等洗耳恭聽。” 曹操端起茶杯一傾,茶水流了滿桌,他便以手指蘸茶水在桌上作畫,幾人看了一會,秦明驚道:“咦,這不是大宋的輿圖?” 曹操一邊畫一邊點頭:“你們看,這大宋國,南有大理,北有遼國,西有西夏、吐蕃,可謂強鄰患側,只不過格局已成,雖然偶有邊釁,卻也難釀大禍。” 說着在遼國東北處畫了個圈,指頭重重一點:“這裏乃是女真人所立金國,數年前護步達岡一戰,兩萬女真兵大破遼軍七十萬,兵鋒之利,亙古以來未曾聞之。” 秦明道:“我等前兩年也聽說此事,只是都覺難信,莫非是金人吹噓?” 曹操搖頭道:“這一戰乃是女真立國之戰,若不是遼人筋骨大動,安得如此便宜讓他立下國家?” 黃信嘆道:“真乃虎狼之軍也,倒是幸虧不在大宋身邊。” 曹操冷笑道:“那金國如日初升,遼國卻暮氣沉沉,以我之見,快則五年,慢則十年,遼國必爲金國所吞。” 說着信手塗抹,將遼國疆土與金國聯作一氣,自上而下氣勢沉沉地威壓宋境。 黃信皺眉道:“若是如此,怕是大宋也要深受其害。” 曹操讚賞地看他一眼:“黃兄弟這話說得對極,遼宋兩國,都是浮華成風,醉生夢死,天下無事,還能苟全一時,一旦有事,必是天翻地覆地大禍。” 他立起身來,重重一拍桌面:“天下太平,豪傑老死泉林,人間生亂,英雄起於草莽!武某不才,既已料到五到十年後的世局,便不得不預先籌謀,好歹也要護庇一方,絕不能教我漢家兒女再做那異族的牛馬。” 五年到十年後的格局究竟如何,便是朝中大佬也未必敢下定論,曹操卻彷彿在說明天后天一般,斬釘截鐵的姿態,讓秦明等大爲心折,都不由一凜,齊齊抱拳道:“全憑哥哥吩咐。” 曹操道:“打仗要贏,無非兩件事,第一是兵精將勇,第二是錢糧豐足,這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我的意思,衆兄弟還在這兩件事上着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