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61節 作者:未知 此外,宋江親自去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房中,和兩人談了好久,最後意氣相投,二將跟着宋江,來聚義廳拜了晁蓋、曹操,就在梁山上坐了兩把交椅,位於王矮虎之後,孔明、孔亮之前。 晁蓋得宋將投靠,也自歡喜,連忙安排人手,去陳州搬取韓滔老小上山團聚。至於彭玘,卻是孤家寡人一個,腳在哪家在哪,省了不少事體。 一兩日間,諸般雜事都已了卻,終於進入了晁蓋等好漢最喜聞樂見的環節——大擺宴席,全山慶功。 梁山上的酒席規矩與衆不同,第一天,晁蓋設宴,第二天,宋江設宴,第三天,吳用設宴,順着座次一個接一個擺起,可謂人人都是主,人人都是客,每天吧唧吧唧喫肉,咕嘟咕嘟喝酒,酒一上頭,嘰哩哇啦吹牛逼,衆人噼噼啪啪拍巴掌,贊其牛逼吹得響亮,當真是快樂無窮。 曹操本有心回陽谷,這一下卻是走不掉了,你吃了晁蓋宴席,不喫宋江的,是不是看不起宋江?就算你看不起,連吳用也看不起?反正只要吃了一場,後面一場場都不容脫身。 梁山這邊一衆好漢喫喝熱鬧,歡天喜地,更顯得有一個人形單影孤,失意潦倒。 誰呢? 雙鞭呼延灼是也。 這廝自鄆城縣敗陣,落荒而逃,不敢稍停,一口氣奔出三百里地,望見一個縣城,近前一看,乃是萊蕪縣。 這一路下來,端的是人困馬乏:一個雙鞭將軍,一匹御賜寶馬,都是一身的臭汗,伸着舌頭直喘。 呼延灼看看背後,並無一個追兵,心想我有這匹寶馬,賊人插翅也難追我。 於是放心下馬,解下盔甲都拴在馬上,牽着馬進了縣城,有心住店,囊中乏鈔,不得已,找家當鋪,解下束腰金帶,胡亂換了七八兩碎銀。 出來找間客棧,讓夥計牽了那寶馬去喂,自己買幾碗薄酒,獨自澆愁。 喝了兩碗悶酒,猛然想起一條明路:“是了!青州慕容知府,當年大家做紈絝時,倒有個見面交情,我何不去投奔他?他妹妹慕蓉貴妃恩寵不少,求他替我打通關節,我再引兵去蕩了梁山報仇,也好將功補過。” 計較已定,放寬懷抱睡一覺,次日一早出發,行了一日,沒到青州,日色卻已漸暮,人馬焦渴難熬。 卻喜看見一個野店,連忙趕去,先於水缸中打桶水,飲了那匹寶馬,就手拴在門前大樹上,解下衣甲,卸了馬鞍,都放在門邊。 自己入店坐下,雙鞭放在桌上,叫酒保取酒肉來,喫喝一回,看看外面天已黑了,一時不願去走夜路,喚來酒保,取些碎銀給他道:“今日我在你這宿一宵,你對付些草料餵我的馬,明日一早便走。” 酒保道:“客人,歇宿倒不妨,只是兩件難處,第一是我這裏沒好牀帳,第二是臨近有座桃花山,山上有五七百個嘍囉,只怕前來叨擾。” 呼延灼呵呵笑道:“我是出兵放馬之人,但有個角落,便能睡沉。至於甚麼桃花山,你見我這對鞭麼?他便全夥都來,又豈敵我萬夫不當之勇?” 說罷便叫酒保取了麪餅來喫,隨後燒熱水燙了腳,把馬牽到屋後院子裏,店裏打了個鋪,和衣而臥,把雙鞭放在手邊,不多時便自睡熟。 約莫三更光景,那酒保哭爹喊娘叫起撞天屈,呼延灼一驚而起,提了雙鞭衝出門,喝道:“有賊來麼?” 酒保大哭道:“小人起來上草,只見推翻了籬笆,相公的馬也不見了,你看你三四里外,火把明滅,一定是偷馬的賊。” 呼延灼自打梁山來,事事不順,如今馬也遭人盜去,心中之怒,實已滔天,恨不得一鞭子砸碎了桃花山。 邁開腳步就去追,黑燈瞎火,卻哪追得上?呆追一程,再看前方,黑洞洞一片,也不知那火把轉何處去了。 他一步一拖跩回到野店,眼神空洞洞的,忍不住灑下幾滴男兒淚來:“唉,這般命苦!此馬乃是御賜之物,丟了卻是大罪過。” 那酒保倒是好心,看了不忍,出主意道:“相公莫要灰心,明日去州衙首告,知府相公肯差官兵,自能搶回馬來。” 呼延灼聽了點點頭,強打精神捱到天明,把那金帶所換銀兩,盡數給了酒保,僱他使扁擔挑了衣甲、鞍韉,兩個步行趕到青州,來到府堂前,道是“東京故人來訪”,慕容知府連忙請入一看,喫驚道:“我聞將軍收捕梁山泊草寇,如何到我這裏?又這般狼狽?” 呼延灼嘆口長氣,把前情說了一便,慕容知府聽罷,安慰道:“雖是折了許多人馬,卻非將軍之罪,賊人詭計多端,又有許多猛將,本是朝廷小覷了他們。我有一計,請將軍斟酌。” 呼延灼忙道:“小將洗耳恭聽。” 慕容知府搓着鬍鬚道:“兄弟這青州,多有草寇侵害,本來有個強將還能鎮壓,奈何此人也不學好,從賊落草去了。將軍不妨領了本州軍馬,討伐桃花山、二龍山草寇,一則奪回御馬,二則立下功勞,我便好上奏爲將軍陳情,再請舍妹說些好話,聖心見憐,便可教將軍引兵復仇。” 呼延灼聽罷,感恩戴德,拜道:“深謝恩相大德,誓當效死以報。”慕容知府便叫呼延灼且去歇宿,又讓人取錢賞了挑甲酒保,令他自回。 住了三日,呼延灼養足了氣力精神,慕容知府傳點馬步軍二千借與他,又把自己的青鬃馬借他乘坐。 呼延灼行禮謝過,披掛上馬,帶着這兩千軍,氣勢洶洶來到桃花山。 話說這桃花山,有兩個大王坐鎮,頭一個乃是“打虎將”李忠,第二個叫做“小霸王”周通。此前有嘍囉盜馬回山,這兩個見是寶馬,不由興高采烈,連日歡慶,誰料樂極生悲,忽然伏路嘍囉來報:青州軍馬來也! 那周通雄赳赳起身道:“哥哥放心喝酒,待小弟去退了官兵。” 說罷點起一百精幹嘍囉,綽一口綠沉槍,騎一匹黑馬,氣勢洶洶下了山。 兩軍相逢,就山腳下襬開陣勢,呼延灼一馬先出,厲喝道:“強賊還不受縛,納還我的寶馬!” 周通呵呵笑道:“既知老爺是強賊,還跟我討甚麼馬?閒話休說,老爺名叫‘小霸王’周通,手下不殺無名之將,你這廝先報性命,再來領死。” 呼延灼見他言語鏗鏘,顧盼自雄,不由定睛細看:這周通也不着甲,只穿一身團花宮錦的華服,身高面闊,肩寬臂長,真有當年楚霸王的雄姿! 不由暗自打鼓:“這周通如此形貌,又稱作小霸王,豈不是有項羽之勇?縱使不如,也定不遜色漢末的孫策!噫,我如何這等命苦?不辭寒暑練成這身武藝,本指望殺出個前程,誰知一路走來,遍地都是對頭。” 嘴上不肯示弱,冷笑道:“甚麼小霸王,沒聽過!本將軍乃是開國鐵鞭王呼延贊嫡系子孫,人稱雙鞭呼延灼的便是。” 周通哈哈大笑:“好!你乃是名門之後,殺你倒不辱沒我掌中這杆走水綠沉槍!受死吧!” 一聲叱吒,縱馬殺出。 呼延灼深深吸一口氣,暗自發狠道:“勝不得他,便戰死在此罷了!” 頃刻間,二馬交鋒,呼延灼鞭起若狂雷,一連幾鞭,砸得周通虎口流血,連聲尖叫,一撥馬頭,便往山上逃去。 呼延灼萬沒想到這堂堂小霸王竟然是個水貨!如此輕而易舉便取勝,自己倒先呆了一呆,才醒悟過來:“罷了,是我被梁山那幹人殺得癡了,似他這等身手,纔是綠林中人應有之意!” 一瞬間,久違的自信心潮水般回涌,大喝一聲:“哪裏走!”撒馬便追了去。 周通回頭看他追來,肝膽都裂,滿口叫道:“相好的,你若不怕埋伏,便來趕老爺!” 這話耳熟! 呼延灼眉頭一皺,覺得此事並不簡單!隨即想起,林沖當初詐敗,不是也說這話?心頭一凜,當即勒馬不追。 周通得了命逃回寨中,立刻令小嘍囉緊閉寨門,滾木礌石,隨時準備,自己飛步找到李忠,伸着血糊糊兩手叫苦道:“慕容老狗不知哪裏找來個軍將,當真奢遮!手使兩條銅鞭,一個照面便差點打殺了小弟。哥哥,我二人齊上也不是人家對手。他若攻山,當如何是好?” 李忠聽了,也自驚懼,思索片刻,果斷道:“既然這般厲害,那也無法可想,只得寫封書信,令人自後山攀下去,速速趕到二龍山寶珠寺,求那花和尚、青面獸來此,方能救命。” 周通聽了喫驚道:“你忘了那大和尚打得我苦?我二人寬宏大量,好心請他喫酒,反被他捲了許多金銀酒器,這廝根本沒放你我在眼裏,豈會來相幫?” 李忠擺擺手,呵呵笑道:“只管放心,這和尚我瞭解他,乃是個直腸直肚的好人,最見不得人被欺負,我這裏只要去信求救,他是必來無疑的。” 說罷喚人去了紙筆,匆匆寫一封信,讓個心腹嘍囉揣在懷中藏好,順着後山慢慢攀下,飛一般奔去二龍山求救。 有分教:方惹梁山羣虎怒,又招州府二龍來。半生辛苦成絕藝,只恨不得逞將才。 第127章 神箭將軍獵豬王 卻說梁山泊上,每日宴飲,這一日正輪到花榮設宴。 若是旁人設宴,也不過牛羊豬魚,菜蔬野果,花榮因有一身神箭的本事,不肯流俗,便帶了十餘個嘍囉,提前一夜出去,射了四五頭大雁、二三十隻野雞、三十餘個野兔,最難得者,還有一頭碩大無倫的野豬,近乎一人高,八百餘斤分量,小嘍囉伐了兩棵大樹做槓子,纔將將擡回山來,頓時轟動了全寨。 曹操跟着衆人去看熱鬧,見了那頭巨豬,也不由駭然,心知這般豬王在山中,熊虎都不敢招惹,不料竟被花榮射得。 阮小七興致勃勃拔出腰刀,奮力砍了幾刀,那野豬身上蹭滿松脂樹膠,粘得一身硬泥,便如披了層鎧甲一般,阮小七全力去劈,也不過將將砍破層皮,衆人都不由喝彩道:“好個神箭將軍,這般一個豬王,也叫他獵得。” 卻是此豬渾身無傷,只有眼中一支利箭,直沒及羽。彭玘看得心頭髮涼:他先前被花榮一箭射中肩窩,多少有些不服,此刻才知道人家是手下留情。 宋江見花榮被衆人得了大彩,比自家露臉還高興,滿臉笑開了花,跳着腳喝彩一回,又道:“若不是花賢弟驚天動地箭法,如何獵得這頭豬王?依宋某拙見,我等先敗朝廷大軍,又得這頭豬王,此乃山寨大興之兆也,今日之宴,便該叫個豬王宴!” 曹操聽了笑道:“公明兄弟好文采!這個豬王宴,亦是誅王宴!如今朝廷無道,那些王侯將相,只顧自家富貴快活,誰管天下如何?異日若能將這幹人盡情誅除,還一個清平世間與人間,豈不快活?” 宋公明一驚,心道我何嘗有這個意思?欲待辯解,衆好漢早已紛紛叫好,大呼痛快,他也只得默默苦笑。 阮小七拍着胸脯大叫道:“吃了豬王,便要誅王,哈哈哈,做成這等事業,不負爺孃生我一軀!”當下高聲叫伙房的人來,扯大鋸,揮大斧,把這豬王剁開,細細抹上肥油、蜂蜜,烤着分喫,便連嘍囉們也都叫到口。 因有這豬王助興,這一日喝酒便格外熱烈,衆人相互吹噓,先吹花榮箭法,又吹到了打敗呼延灼,便有人笑道:“呼延灼那廝卻是一去不回,難道他是借兵不到?”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曹操心中一動,起身道:“此人逃往東面,不是去青州,便是去登州。天王,倒不要等他兵到了我等再迎戰,不如派遣一二得力兄弟,去青登二州打探一番,也好預先有備。” 晁蓋此時喝得迷迷糊糊,也不知聽清沒有,便點頭道:“武兄所言,一定不錯。武兄,你來吩咐就是。” 曹操想了片刻,將衆人看了一遭,道:“可惜石秀倒先醉了,樊瑞兄弟,你和戴院長都是有道之士,你二人走一遭如何?” 戴宗聞言大喜,起身道:“兄弟上梁山來,還未建寸功,這趟出去,定要打探出準信方罷。” 樊瑞見曹操深深看他一眼,頓時意會,微微點了下頭,起身笑道:“久聞戴院長神行法術了得,今番能體驗一回,乃是小弟幸事。” 戴宗笑道:“我這法,有個短處,便是若要做法,便喫不得酒肉,今日卻是走不得,只得明日出發。” 樊瑞道:“全由戴院長做主。” 次日,二人起身,各自喫碗素飯,帶些炊餅、鹹菜,使大節的竹筒裝了涼茶,告別衆人,坐船出了梁山泊。 待上岸,戴宗把出四張甲馬,分別縛在自家和樊瑞腿上,暗念口訣,使出神行法來,兩個擡腿走路,腳底下如風催雲促,便如有人在下面推着腳一般,兩邊樹木連排倒往身後,耳邊呼呼風響。 樊瑞不由動容,暗想這般術法,刺探情報、通報軍機,再得用不過,難怪我哥哥眼饞了。 扭頭笑道:“院長,好高深的道術!” 戴宗自當初時遷劫獄救他離了江州,便一直在梁山,待晁蓋宋江等人回山,說起江州諸事,都把曹操的本事讚不絕口,戴宗既在局中、又在局外,便額外看出些門道來。 但是這些臆測,他並未對誰說嘴,只是默默藏在心中,反把曹操加倍敬畏。 因此見樊瑞誇他道術,戴宗也有心結好,笑道:“樊兄弟乃同道中人,倒可一談。戴某少年時也曾學道泰山,可惜俗心不淨,難以成道,師父道我塵緣未了,趕我出門,又怕我沒本事餓死,故此傳了這法門,此術說穿,並不稀奇,乃是借陰兵之力。兄弟若有興趣,去泰山東嶽大帝廟中求請崔府君神像,朝夕香火供奉,三年便可動用此術。” 樊瑞沒想到他如此爽快便肯託底,他不知戴宗有意納好,只道戴宗豪邁,不由有些心折,也將自己許多修煉心得拿出來和他探討。 二人口中論道,腳下趕路,興趣勃勃,及至傍晚,已到青州。戴宗停了術法,卸下甲馬,包袱裏取出幾陌紙錢燒送。 樊瑞既知道他法門,見此便不驚奇,知道是燒給陰兵的,心想這倒真正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了。 二人找了間客棧住下,教造兩份素飯吃了,戴宗叫過小二,給了幾百文錢,問他道:“小二哥,我們是看風水的相士,遊歷至此,想問問此地可有什麼新鮮事。” 小二揣起錢,笑道:“客官既是相士,如何沒看出刀兵氣?這青州治下,一向有桃花山、二龍山兩股強賊,如今知府相公新得了一員大將,令他領兵去征伐,昨日我看見大軍往桃花山開去了。” 二人對視一眼,都是大喜,心想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呼延灼那廝居然在這裏又剿起強盜來。 歇了一夜,次日戴宗做起神行法,二人飛一般趕到桃花山,找個小山頭攀上去,藏住了身形,看着呼延灼在那山下罵陣,山上聲息全無。 呼延灼罵了一陣,便引人攻了上去,可是這山勢險峻,上面大小石頭滾滾而下,官兵們誰敢上前? 隨後一連數日,都是這般僵持。 戴宗樊瑞兩個早出晚歸看攻山,一開始還有興致,看了幾天不由乏味,到第五日上,兩個商量道:“今日再觀察一天,若無變化,便回梁山稟報罷了。” 呼延灼出馬,例行罵陣,樊瑞打了個呵欠,按規矩他要罵小半時辰,然後攻山,撤退,大致如此流程。 誰知今日卻怪,呼延灼罵無幾句,山上忽然衝下一彪人馬,爲首一將,身形壯碩,尖頭骨臉,持條長槍,大喝道:“你這潑徒,不欲理你,你倒得意,認得我‘打虎將’李忠麼?” 原來李忠先前派出的求援嘍囉,今日復從後山攀上,告知二龍山兩個大頭目帶了五百步軍、五六十馬軍來援,因此忙忙點三百人下山接應。 呼延灼見了一喜,生恐對方跑了,舞鞭衝將過來,李忠抖擻精神,挺槍相迎,拼命鬥了幾合,再不能敵,撥開兵器便走,呼延灼緊緊追趕,眼見追上,不料小霸王周通在半山腰備下無數卵石,此刻冰雹般擲出,呼延灼氣急敗壞,只得下山。 正憤怒時,只聽後陣官兵叫喊起來,不由大怒道:“軍陣之中,誰敢亂叫?”後軍軍士都道:“那邊一彪軍馬飛奔了來。” 呼延灼連忙趕去眺望,果然一片塵霧捲起,爲首一個胖大和尚,騎着一匹白馬,直直往這裏衝來,寬袍大袖隨風舞動,氣勢非同小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