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72節 作者:未知 曹操聽了喜道:“你有這番心思,何愁不能進步?你們諸位兄弟都記着爲兄這句話:我等要做驚天動地事業,那便是刀尖上爭功名,本事高明一分,將來活命希望便大一份!再到大事成就,哪個是王、哪個是公、哪個是侯,豈不還是看得個人本事高低?” 一番話,說得滿堂衆人無不澎湃。穆弘叫道:“罷了,哥哥這番話說得再明白不過,小弟這就寫封信,石秀老弟回陽谷時轉給我家穆春,別隻顧玩耍,槍棍本事還需好好打磨。” 曹操又對牛皋道:“之前拜師不成,還沒對你母親說明,這次你和石秀回去,留在家中好好跟母親稟明,只說爲兄的心中抱歉。無論如何,也會找個名師給你。” 牛皋本有些不願,但曹操先前話猶在耳,也只得先行答允。 喫罷了飯,石秀、牛皋快馬加鞭,離了二龍山。 到第二日,曹操帶着欒廷玉、穆弘、樊瑞、時遷四個,告別魯智深等,騎馬往梁山行去。 及到梁山,把前情、對策一說,吳用主動請纓道:“這般說來,到了汴京,難免勾心鬥角,小生不才,願效那毛遂自薦,與哥哥同往,凡事有個商量也好。” 曹操大喜,道:“正欲請加亮先生同去。” 次日,曹操等人到朱貴的酒店裏等候,不多時,只見石秀趕着一輛大車而來,曹操見了皺眉道:“兄弟,怎地如此大意?你雖本事了得,若是遇上人多勢衆的如何是好?” 石秀笑道:“我本也不敢大意,卻是得了兩個保鏢,我三個一起,天下只怕無處去不得也。” 話音未落,兩個人騎着馬,從大車後面閃出,曹操一見頓時驚喜,大笑道:“汝二人如何來了?” 有分教:大敵欲破不需兵,九虎洶洶鬧汴京。勝負誰言刀劍重?忠良或比金銀輕。 ※※※ 〖筆者語: 有朋友質疑宗澤的領軍作戰能力。 事實上,自從宗澤獲得指揮作戰的權力後,帶着一批可以說是烏合之衆的部下,出手就是十三連勝,打得金兵口呼“宗爺爺”,時人始知金兵亦非不可勝也; 後面坐鎮開封,打造“連珠寨”防禦體系,無往不利的金兵幾乎不能前進一步,這難道不是作戰能力的體現麼? 再對比宗澤去世後,一潰千里、中原陸沉的局面,就更能理解他的能力和價值。 六十八歲領兵,受命於危難之際,七十歲病逝,臨死前三呼過河,短短兩年,綻放出的風華,不遜任何名將。 再有一點,大器晚成的人往往有一個公共點:就是當他們走上舞臺的時刻,就意味着最巔峯的時刻。也就是所謂的出道即巔峯。 他們的確是新手,但不要指望他們犯新手的錯誤,他們早已在漫長的等待過程中,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第146章 長劍歡鳴笑倚天 原來這兩個不是旁人,一個黑旋風李逵,一個活典韋武松! 李逵跳下馬,大步撲了過來,跪倒抱住曹操,大哭道:“哥哥!不是說去給牛皋那廝拜師麼?如何連連與人廝殺?廝殺又不帶鐵牛在身旁,教我如何放心得下?” 氣得欒廷玉、穆弘笑罵道:“偏這黑廝會獻殷勤,莫非我們在此,還保不住哥哥麼?” 武松拽開李逵,略抱了抱曹操,又是歡喜、又是嗔怪道:“哥哥,聽石秀說起,那呼延灼、花和尚、宗澤等人好不奢遮,如何不帶我同去見識一番?” 曹操又驚又喜,拉着二人手道:“二郎,你如何也得知了消息?鐵牛,你堂堂都頭不好好做,跟了來是什麼道理?” 石秀大笑道:“正要報哥哥得知,陽谷縣卻是好事連連,武二哥特地回來報知,姓王的勾結梁山,證據確鑿,拿了去問罪,便讓黃文炳做了代知縣。至於李逵,他說是想念哥哥,生不如死,死活要跟來。不過據小弟所知,卻是他媳婦兒懷了身孕,他老孃怕他胡搞,勒令不許他在寶蓮屋裏住,這廝火力十足,哪裏按捺住?只得跑出來,明說是想念哥哥,實則是來個眼不見爲淨。” 衆人聽了鬨堂大笑,李逵連脖子根都紅了,跳起來要與石秀放對,大叫道:“石秀哥哥混說,鐵牛哪裏是那等人?本就因爲想念哥哥。” 曹操哈哈大笑,拉着李逵道:“成家立業,娶妻生子,乃是天理人倫,有什麼害羞?倒是你們一個個,年紀不小,又沒個兒女,自家不着急,反笑話鐵牛做甚。” 李逵聽了,轉怒爲喜:“正是,他們一個個都嫉妒俺鐵牛。” 欒廷玉叫道:“哥哥尚無兒女,兄弟們着什麼急。” 武松聽了笑道:“欒教師,你卻失算。你可知鐵牛媳婦兒如何得知懷孕?便是我家大嫂嫂,練武時常感氣息不繼,請了醫生來,當場斷出已有身孕,恰好李逵的媳婦在一處玩耍,自覺食慾不振,醫生就手也幫她診脈,這才知道她也懷了身孕。” 曹操這一喜,非同小可,身軀一晃,喃喃道:“這一世,也要有後了麼!”武松聽不清,奇道:“哥哥說什麼?” 曹操跳起身道:“不行,我且回陽谷,看一看三娘。” 武松抱住笑道:“哥哥卻是歡喜傻了,大嫂嫂特意帶話,說她喫得好睡得好,你在外面做大事,不必掛念,只是趕在生產前回家便好。” 欒廷玉等紛紛讚道:“好個賢惠嫂嫂!” 李逵得意道:“嫂嫂固然賢惠,我家寶蓮卻也肚子爭氣,這一回只我和哥哥有了孩兒,生下來都是帶把兒的小子,正好結爲兄弟,若我生個姑娘,便嫁給哥哥的兒子做個媳婦。” 曹操聽了上下打量李逵黝黑大臉,驚道:“媳婦的事,還是看孩子們將來意願。” 說罷定一定神,緩緩道:“既然三娘這般說話,那我且不急回,速速了了這些俗事再說。二郎鐵牛既然來了,便一起去東京走一遭,只是那裏不是旁處,惹出事情,非同小可,衆人的性情,且都須轄制住!” 衆人都笑道:“哥哥放心,我等自當看住了鐵牛,絕不容他鬧事!” 李逵大怒,大聲道:“哥哥放心,鐵牛自看住了他們。” 這便定下了去東京的人數,乃是曹操、武松、欒廷玉、石秀、穆弘、李逵、吳用、樊瑞、時遷,一共九籌好漢。 他九個各騎匹快馬,也不多帶伴當,只找了兩個老成的嘍囉輪流趕車,便往汴京行去。 這一路曉行夜宿,快馬登程,過濟州,經滕州,取單州,走曹州,行有五百餘里,於十月十八這一日,到得東京萬壽門外。 衆人望着那城牆高聳,綿延如龍,一眼看不到頭去,都不由喝彩:“好個大城。” 這九個人,只有武松曾經來過,曹操便道:“二郎,你既來過,必知何處繁華,我等好去容身。” 武松道:“哥哥容稟,這汴京格局,卻與別處不同,它先有內城,後有外城。本地人稱內城做舊京城,方圓二十里許,只因萬民薈萃,地少人多,因此又築外城,俗稱爲東都外城,方圓四十里許,乃是當今天下第一大城。” 又道:“至於皇宮大內,便在舊京城之內。舊京城南面三個城門,居中是朱雀門,左右是保康門、新門,朱雀門外一帶,東至保康街,西至新門瓦子、南殺豬巷,妓館酒樓、勾欄瓦舍、食店茶坊林立,諸般買賣應有盡有,自早至夜熱鬧非凡,乃是第一等熱鬧所在。” 曹操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去那裏找個酒店投宿,看些繁華光景,也不枉白來一場。” 當下一羣人,喜喜歡歡入了城,因是人煙輻輳,各自下馬牽着馬匹,跟着武松往那熱鬧處走。 穿大街過小巷走了五七裏,經過一處小街,兩邊多是鐵匠鋪子,許多壯碩匠人裸着半身,敲鋼打鐵,火花四濺,武松道:“這是本地人都喚作打鐵巷,多少好匠人,雲集在此。” 衆人都是好武藝的,如何不愛器械?當下放緩了腳步,且看且行,走不出百十米,忽然見一個院落,門口掛塊匾額,上書着墨跡淋漓四個大字:劍氣沖霄! 曹操見了歡喜,拍了拍腰間刀鞘道:“它既寫了這四個字,定是藏有好劍,我那柄劍被方臘的千金強取了去,留給我一柄青鸞寶劍,不合又被你們嫂嫂看見,只好虛言是特地買給她的,今日正好買柄趁手的劍。” 欒廷玉穆弘留在門口看車馬,餘者都隨曹操進院子,有店夥見這羣人氣勢不凡,忙來迎接,施禮道:“貴客光臨,恕未遠迎,貴客是要買劍,還是要訂做?” 曹操道:“我等都是過路客人,無暇等你定做,若有現成的好劍,可取出一觀。” 店夥道:“既然如此,請進房中來看。” 引衆人穿過院落,走盡兩間打通的房舍,果然壁上懸滿寶劍,長短輕重,形色不一,曹操抽出幾把看了看,失望道:“鋼火、刃口也還罷了,只是這等劍,何處不能買得?” 那店夥也不生氣,笑道:“想來貴客眼光高妙,既然如此,且隨小人來。” 曹操等人隨他出來,繞到後院,卻有一間精舍,裏面坐着個年輕人正看書,頭也不擡,那店夥道:“東家,外面的劍,這些貴客們看不中。” 那年輕人道:“你自帶他們看好劍便是,莫要擾我觀書。” 李逵聽了便怒,曹操看他一眼,忍了不發作,幾人跟着店夥進了精舍,只見牆壁上掛了五六口劍,劍鞘上寶石鑲嵌,五光十色極爲堂皇,一看便非凡物。 店夥笑道:“尊貴客且看,這幾口劍,便是當朝官家,也足以掛得。” 曹操聽了,一口口拔出,但見冷光凜冽,望之生寒,點點頭,扭頭便走。 那看書的年輕人眉頭一皺,擡起頭道:“客人,這幾口劍,莫非還入不得眼麼?” 曹操失笑道:“你既然敢在門口寫那四個字,想必也是懂劍的,何必來晃我?這幾口劍美輪美奐,只好讓那等富貴王孫誇耀,但真正上陣殺敵,比外面的劍也還不足。多承接待,告辭!” “且慢!” 那年輕人喝了一聲,上下看了曹操幾眼,道:“我這劍氣沖霄堂,名聲甲於汴京,若讓你這般走,壞了我的名聲。” 起身進了精舍,從不起眼的角落處,拿出一隻木匣子,吹掉積灰,放到茶几上:“這口劍,作價一萬貫,從我祖翁手上賣到我手上,無人識貨。你既然自謂懂劍,說出來歷,我分文不取,便將此劍送你。” 李逵笑道:“這小哥會做買賣,三代人賣不掉的貨,拿來爲難我大哥。” 曹操將木匣打開,一口陳舊而樸素的劍映入眼簾。 “啊呀!” 曹操一聲輕嘆,猛然取在手中,身體微微顫抖:“這劍,我便與你一萬貫!” “慢來!”那年輕人先是驚訝,隨即叫道:“你也莫要小看了我夏侯虎!我說話,一口唾沫一顆釘,你說出所以然來,我送與你,說不出來,呵呵,兩萬貫我也不賣!” “你姓夏侯!”曹操一雙眼如鷹隼般逼視過去:“你家祖上,是魏王麾下大將?” 那年輕人被他犀利的眼神嚇得退了兩步,隨即漲紅了臉,將腰一挺:“不錯!先祖博昌亭侯夏侯淵!你待如何。” “夏侯妙才,哈哈。”曹操讚歎一聲,隨即又問:“夏侯淵有數子,你是哪一支之後?” “我家乃是先祖第六子,樂安太守夏侯惠之後。”那夏侯虎雖然疑惑,還是果斷答道。 曹操看了一眼他桌上的書,點頭道:“夏侯惠少而有才,文墨不凡。原來這口劍,落到了你家。” “你當真識得此劍?”夏侯虎皺眉道:“此劍本來有銘文,後來被人磨去,便是我也只知家傳之物,你不要誆我。” 曹操大笑道:“莫說磨去銘文,就是換了劍鞘劍柄我也識得……” 他一把抽出寶劍,一泓青光乍起,衆人都不由眯了眯眼。 “此乃魏王隨身之倚天劍也!”曹操高聲笑道,順手舞了幾個劍花,那劍不斷震鳴,那聲音聽在耳中,彷彿能覺察出寶劍的歡喜之情。 “器逢命主,極喜而鳴!”夏侯虎見了大驚道:“你到底是什麼人?” 有分教:長劍歡鳴笑倚天,一揮劈斷泰山巔。曾隨魏武傲當世,又與英雄續舊緣。 第147章 鐵牛作詩釣臥龍 “我是什麼人?” 曹操收劍入鞘,一邊看向夏侯虎,眼角眉梢,依稀還有夏侯妙才一絲神采,只是筋骨瘦弱,看起來不通武藝,想了想道:“在下武植,一個來東京遊歷的客人罷了。只不過此劍與我有緣,我也恰好知道它的來歷。” 扭頭道:“石秀,取價值一萬貫的財物來。” “不要!”夏侯虎連忙擺手道:“你既然說出來歷,我一文錢也不收,大丈夫言出如山,你當夏侯家的男兒是見利忘義之輩麼?” 曹操聞言,凝視他片刻,忽然笑道:“罷了,那此劍在下就愧領了。從今以後,你就是武某的朋友,他日有暇,來陽谷縣報我武植名號,自會有人領你來找我。” 夏侯虎拱拱手,正色道:“他日某離家遊學,必會去拜訪閣下。” 曹操笑着還禮,雙方就此別過。 離了劍氣沖霄堂,曹操心情大好,衆人聽說此劍乃曹操佩劍,都爲他歡喜,“武孟德”得了真孟德的劍,這不是天緣湊巧還是什麼? 武松更是知道曹操來歷的,見他得了昔日寶劍,猶爲高興,暗暗拉過曹操道:“大哥,他既然是故人之後,何不收於麾下?”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