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82節 作者:未知 帝姬們都認得這是父皇的衣服,吳用和趙官家的身形又頗爲相似,便紛紛行禮問安,趙福金卻是皺了眉頭道:“父皇莫非嗓子不舒服麼?” 吳用咳嗽一聲,擺擺手道:“小孩子家,不必多管,自家去玩吧。” 趙福金愈發覺得不對,只覺“父皇”和以往大不相同。只是任她想象力再出色,一時也想不到有人竟敢在御花園中冒充皇帝,只以爲是“父皇”生了病或是心情不好。 連忙走上前道:“父皇莫非生病了?如何不傳太醫來伺候?” 吳用聽得背後腳步,暗自叫苦,自家也往前走動,含含糊糊道:“說了無事,何必多事,汝等自去,豈不省事?” 趙福金愈發不安,快步上前,一把拉住吳用衣袖:“父皇身系國家,豈能不重視自己的身體?” 吳用連忙側身扭頭,這一下躲閃,趙福金徹底覺得不對了,連忙撒手後退幾步,驚聲道:“你、你到底是不是我父皇?” 她這一叫,幾個帝姬頓時緊張起來。 今日趙福金偷溜出宮,摔青了額頭,回來被幾個要好的每每看見,紛紛安慰,趙福金便令人在御花園備了美食,要請姐妹們小聚,爲求盡興,連宮女都趕在了園子外,卻不料遇見眼前之事。 石秀被吵鬧聲驚動,見狀連忙走出,快步來到吳用身邊,側着身,低着頭,尖着嗓子道:“幾位帝姬,官家今日跟人生了閒氣,心情大大不佳,你等不要招惹,速速離開便是。” 趙福金聽了心頭一動,歪着頭打量石秀:“咦,我怎麼似乎沒見過你?” 石秀心中叫苦,依舊尖了嗓子道:“小的新來官家身邊伺候,帝姬沒見過小的,也屬正常。” 趙福金搖頭道:“不對,我又覺得你聲音有些熟悉,你轉過頭來我看。” 石秀不得已,擠眉弄眼斜擰着嘴,慢慢扭過頭來,只盼她認不出自己,兀自道:“小的相貌醜陋,只怕嚇着貴人。” 頃刻間,兩個四目相對,趙福金明顯呆了一呆,隨即“咕唧”一聲,似乎是要笑,又連忙憋住,深吸口氣,點點頭道:“果然醜陋,轉過去吧,別嚇着我妹妹們。” 扭頭對其他帝姬們道:“父皇好像心情不好,我們不要煩她,都去水榭裏玩耍。” 那個小帝姬哭着臉不肯:“水榭裏好臭。” 趙福金虎起一張秀氣小臉:“把錦幔都拉開,風一吹,哪裏還會臭!快去,不聽我話,下次出宮,再不給你們帶好玩好喫的了!” 趙福金乃皇帝第五女,此時封號爲“康福帝姬”,因相貌極美,深受寵愛。能以帝姬身份溜出宮玩耍,讓皇帝睜隻眼閉隻眼裝作未見的,姐妹中唯她一人。 故此她這番威脅,對這些小帝姬頗有威懾力,一個個撅起嘴,委屈巴巴,都往臭水榭裏走去。 趙福金盯着妹妹們都進了水榭,左右看看無人,忽然小鹿般蹦起來,上前拉了石秀的袖子,扯到一棵大樹後,緊張道:“你這人瘋了嗎!如何敢進宮來尋我!” 石秀一愣,眼見這少女臉孔漲紅,呼吸急促,又是緊張、又有些壓抑不住的雀躍,念頭一轉,頓時明白她是誤會了,以爲自己進宮,乃是專門爲了尋她。 正要開口說並非如此,忽然腦中電光火石間轉過個念頭:若是我哥哥在此,他可會老實承認? 長長深吸一口氣,握緊了手,顫聲道:“若不進宮來,我只怕今生再難見你。” “你瘋了!真瘋了!”趙福金口中低罵,眼神卻是越發明亮:“若被別人看見,你私闖皇宮,必死無疑!” “我不怕死!”石秀聲音漸漸不顫了,顯得愈發堅定:“比起死,我倒怕再也見不到你。” 有道是,中年心事濃如酒,少女情懷總是詩。 福金雖是帝姬,也不過是個十四五的丫頭,一生從未嘗過情愛滋味,更不知被人牽腸掛肚是什麼感覺。但在她稚嫩而萌動的芳心中,未嘗沒有幻想過一個英俊的俠客,飛過高高的皇宮,只爲了看見她的笑臉。 恰如此時此刻。 “真的瘋了,真的瘋了。”她沒有應對這些事情的經驗,只能下意識的唸叨着這句話,渾不知自己的眼中,早已氤氳出美酒一般醉人的神采。 “瘋就瘋吧!能再見你一面,瘋算什麼。”雖然一直在嘗試模仿曹操,但石秀能說出口,也不過是這般質樸言語。 只是對於趙福金來說,已經足夠驚心動魄。 她也緊緊攥着自己的小拳頭,終於鼓足了勇氣:“你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的?” “我……我姓石名秀,是……是萊州兵馬都監!”石秀下意識報出了自己最“體面”的身份。 “還好還好。”趙福金微微鬆了口氣。 雖然幻想過飛身入宮牆的俠客,但趙福金清楚知道,除非那個俠客將自己掠走,否則父皇是永遠沒可能把自己嫁給一個江湖遊俠的。 兵馬都監,雖然官小了點,似乎也不是什麼名門之後,但總比江湖遊俠好多了。 “萊州兵馬都監,石秀!我記住你了!”趙福金使勁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記得很牢靠:“不過你還是不能在這裏多待!那個冒充我父皇的是你朋友吧?快快,你們快走吧。不然被人發現,就真的遭了。” 石秀微微點頭,他感受到了這個少女真摯的擔憂,決定不再讓她擔心:“別怕,我們這就走,不會有事的。” “對了!”趙福金忽然想到一事:“你怎麼知道我在皇宮裏?” 呃……石秀正要編織理由,忽然旁邊樹葉一動,一道人影輕輕落在一丈之外:“帝姬請恕罪!小人是石將軍麾下探馬,只因石將軍今日見了帝姬,頓時不可自拔,便令屬下去看帝姬乃是誰家女兒,以便上門提親,不料一路見帝姬回了皇宮。我家將軍自慚形穢,卻又難以忘懷,只得冒死進御苑,只爲再見帝姬一面。” 石秀大喜,他也沒料到時遷本事如此高明,竟然跟蹤到了皇宮,還在自己頭上躲了半天,自己卻渾未察覺。 “呃,正是如此。”石秀連忙敲定磚腳。 若是平時,時遷這麼從天而降,能把趙福金嚇掉半條魂,但是此刻石秀在身旁,她卻只是微微一驚,甚至都沒有叫出聲來。 聽完緣由,福金嘆口氣道:“你是保家衛國的勇士,爲何要自慚形穢。”想了一下,忽然摸出一個荷包來:“這裏面有一張護身符,乃是我去年求來的,你既然是武將,難免上陣殺敵,便給你吧,你快快出宮,以後……以後不可自慚形穢。” 說罷將荷包拋來,自己一扭頭匆匆跑了。 石秀接住荷包,頓時眉開眼笑,欣賞道:“好個蘭芷蕙心的帝姬,這手針線如此奢遮,這兩個花鴨子肥肥的,好生可愛。” 時遷湊頭看了一眼,怪笑道:“能把鴛鴦繡成肥鴨,還好意思拿出來送人,可見也是……也必是真心愛你!” 面對石秀揚起的拳頭,時遷果斷從心。 又好奇道:“你等如何也來了皇宮?” 石秀道:“此事說來話長!你又如何在皇宮中耽擱這麼久?卻沒及看剮王矮虎。” 時遷聞言,得意一笑,在鼓鼓的胸口拍了拍道:“難得來一趟皇宮,自然四下逛一逛,嘿嘿,剮王矮虎有什麼看頭?我所得這封奏疏,纔是真正重要!” 吳用這時走來,聽了好奇道:“什麼奏疏這般重要?” 時遷道:“趙官家準備派人從登州出海,去找金國皇帝,相約宋金合力,聯軍滅遼,此事可重要麼?” 吳用聽了喫驚道:“竟有如此之事?如此一來,天下大變只在旦夕之間,豈可不報哥哥得知!叫上鐵牛,我等速速歸去!” 有分教:合力共圖遼,泛舟赴海潮。水中撈月亮,與虎謀皮毛。 第166章 賢者時分定妙計 曹操操勞了數個時辰,終於救下了師師。 他踉踉蹌蹌出房來,赤着上身走過天井,就在那三座香楠木雕花小牀一坐,低頭嘆息,遍體流汗,整個人都似消瘦了一圈。 武松見了大驚,連忙去打一盆熱水端來,曹操慢慢擦洗一回,穿好衣服,兀自低喘。 趁這功夫,武松又燙了一壺熱酒來,曹操接在手中,一口口喝着解乏,只覺腦海裏一片空明。 畢竟救人性命,從來就不是一件易事,便以老曹身手,也幾乎難以爲繼。 眼見天光已黯,吳用四人從地道返回,自後院進房,恰見曹操坐着喝酒。 “咦?那個妮子,竟然是金枝玉葉麼?”曹操一見時遷和他們同來,立刻猜出了趙福金的根腳。 時遷笑道:“石秀哥哥好眼力,那位姑娘,乃是當朝天子第五女,封號康福帝姬,恰巧園子裏相逢,只道石秀哥哥冒死來見她,感動不已,連定情信物都已給了。” 曹操一聽大感有趣,笑道:“石秀兄弟,你這偷心本事,怕是時遷兄弟都不如你。” 石秀笑得一臉燦爛,笑道:“全憑哥哥栽培。” 曹操正待再打趣兩句,卻聽吳用道:“哥哥,時遷兄弟盜得一份奏疏,干係極爲重大。” 曹操見他神情凝重,不由坐直身體,時遷連忙從懷中摸出奏疏遞上。 此奏疏乃童貫所上,內容是重提遼國逃人馬植所獻舊策:“女真恨遼人切骨,若遣使自登萊涉海,結好女真,與約攻遼,興國可圖也。”並表示自己亦持肯定態度,建議皇帝準行,又誇耀西軍戰力,力保“一戰雪百年國恥,納幽雲重爲屏障”。 曹操細看三遍,搖頭失笑:“與虎謀皮,莫過於此!昔日女真弱小時,若行此策,或有奇功。如今彼等屢敗遼人,立國數載,根基已固,羽翼早豐,再行此策,已是盡失其機。” 吳用聞言,眉頭深皺。曹操知他不解,笑道:“爲何我這般說?只因那等野人,生於險惡之地,必然性蠻無禮,恰如司馬光所說,‘小人畏威不畏德’也!他正值屢勝驕狂之時,豈肯以正眼覷宋?宋國若一意結盟,先便爲他小看。縱使結盟,雙方同攻遼國,若宋國亦能大勝,尚可相安一時,假使遭了敗仗,豈不是自曝其短,開門揖盜?” 吳用便說道:“哥哥,這童樞密統帥的西軍,戰力不凡,想來不至如此。” 曹操大笑道:“在二龍山時,我曾聽花和尚訴說與西夏曆年戰事。那西夏彈丸之地,窮兵黷武,外強中乾,竟也能逞兇多年,豈不可笑?若武某領兵,只需五萬衆,操練一載,長驅沙漠,一擊可覆其國!此等弱敵,西軍與之相持多年各有勝負,豈能真謂之強軍耶?” 見曹操目射精光、顧盼自雄的風采,一衆兄弟都不由心折。 武松更是笑道:“若異日哥哥領兵破夏,武二當爲先鋒!”衆人大笑。 吳用想了想,又道:“哥哥,且不說他此計如何,單要自登萊涉海一議,便與我等前略大有衝突。還有,如今抓了官家在這裏,到底是殺是放,哥哥也要做個主張。” 曹操點頭道:“這卻是個不好做的題目。” 說罷皺眉,沉思片刻,搖搖頭道:“此時還不能殺他,只是也若就這般放了,我等如何自處?也罷,二郎,你和石秀、李逵、穆弘三個兄弟,且回客棧,取了行李車馬,還有‘那話兒’速回。” 幾人聽了一點頭,並肩急急走了。 曹操又想一回,卻喜腦海正值空明,那纏纏繞繞的麻煩事,都能抽絲剝繭一一理清,忽然心中一動,笑道:“這兩樁難題,未必不能一併開解……且去尋紙筆來!” 吳用正待去取,忽有一個喑啞聲音道:“紙筆在此。” 扭頭看去,卻是李師師。 她此時穿戴整齊,滿臉虛弱,咬牙皺眉,緩緩而行。 及至曹操身邊,將手中所捧筆墨放下,自己順勢坐在他身側。 曹操溫言道:“既然辛苦,何不躺着休息?” 李師師搖頭道:“事已至此,眼見便要隨郎君離京,便是躺着,又能多耽幾時?趁早起來,多少收拾些行裝。” 曹操讚道:“不驚不懼,果然不是凡俗女子,可見武某福厚。” 李師師奇道:“你不姓宋?” 曹操笑道:“東平府陽谷縣武植,便是在下。宋江卻是我別個兄弟,因在京城不便,故託他姓名行事。” 李師師嘆道:“罷了,那師師從此便是武家妾也,還望郎君憐惜,不要棄我如弊履。” 曹操正色道:“我敬師師胸懷俠義,品行高卓,敬之愛之,尚且不及,豈有見棄之時?” 李師師露出絲笑意道:“只盼郎君言而有信。” 說罷伸出玉臂,便去替他磨墨。 曹操一笑,取筆蘸飽墨水,筆走龍蛇,寫下一道書信。 他寫時並不避人,李師師坐在一邊,越看越是驚訝,待曹操寫完,李師師喫驚道:“郎君這個念頭,那老賊如何肯從?” 吳用聽了心癢難搔,曹操拿起那信遞去,吳用眼光一掃,先是大驚,隨即露出凝重思考之色,最後更是面露歡喜,叫道:“妙!妙哉!哥哥這封書,不怕那廝不肯配合。”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