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311節

作者:未知
石秀等不知他主將走了,一直戰到天明,見沒了遼兵,這才收軍。 計點傷亡,殺死遼軍四千人,隨軍民夫跑散一半,餘者盡降,還有百十個燒焦的,辨不出原本身份,自家亦折了兩千餘人,大半都是落單的百姓,被他殘兵所殺。 滄州百姓們雖死傷不少,大多數卻彷彿過年一般歡騰,整座遼營都遭洗盪一空,死人的衣甲都扒了賣錢。 宋軍夜裏只顧衝殺,所殺遼兵的屍首,大都讓百姓們割了頭,來向柴進討賞。 若論柴進本意,倒想發掘幾個藝高膽大的好漢,此刻幾千顆頭顱拿着面前,都說是自己所殺,也是哭笑不得。 好在他柴大官人自有體面,端的言出如山,二十餘萬貫銅錢的賞格,一文不少,只是說道浮財不夠,問百姓們願不願意兌成土地,若肯兌時,比照市價還打八折。 百姓們一聽還有這等好事,都不肯要銅錢,紛紛置換成了土地田契,一個個喜笑顏開。 歐鵬、鄧飛得知,佩服不已,穆弘卻是大地主出身,曉得其中貓膩,一笑道破:“柴大官人做得好買賣,契丹兵雖遭打退,難道就此罷兵?這滄州已成戰場,以後還不知屬誰,別說八折,便是一折我都不買!” 石秀笑道:“他又不曾要人錢,於百姓們,左右都是白得的,不過穆老大說得對,遼國此次大弄,必不輕易罷休,雖然大敗他一場,畢竟人少,殺傷有限,待他捲土重來,必然還有惡戰。” 他眼光把衆人一掃,凝聲道:“小弟意思,我和穆老大,連同柴大官人,趁機整頓滄州城防,再有勞歐鵬去河間府索要救兵,鄧飛回返青州,看武大哥如何主張!” 兩個得令,當即分頭出發,鄧飛這邊快馬加鞭,奔回曹府,恰在老曹喜得千金之日趕到。 曹操見他風塵僕僕,曉得必有要事,當即收起喜色,帶去書房中,府上衆兄弟都還未散,一發前往商議。 鄧飛這便恭喜了老曹得女,便把此前諸事一說,老曹聞之契丹大舉入侵,喫驚不小:“哈?他全力相抗金國,兀自遮架不住,竟還要來打宋國?” 祖士遠道:“依我所見,遼人所打的主意,怕不是以攻止損?他那頭雖然喪城失地,這邊卻以宋國地盤彌補,金國胃口再大,也有喫飽之時,他若能打下黃河以北地方,縱然本土盡失,也足以立國。” 夏侯虎沉吟道:“祖兄所見,應當不錯!他這一招,看似破罐子破摔,若真被他打贏了,卻有厲害處。畢竟宋遼承平百年,互通有無,風俗制度,多有相似處,他那裏漢官兒又多,打下宋土,若要治理,怕比金人治遼土還便利些。” 房學度冷笑道:“夏侯賢弟‘破罐子破摔’這五字,只怕道盡遼人苦楚,若不是着實無可奈何,怕也不得出這下策,這個計策,正是一場豪賭,若是宋軍守住了河北,他滅亡豈不更快?” 老曹笑道:“這正是博亦死,不博亦死,總之要死,早些晚些,本無不同。我想遼國局勢,正是‘走投無路’四字!” 說到此處,老曹卻是來了興致,就面前茶几上,擺下六個杯子:“若論他所能選者,無非六途:或戰,或和,或降,或守,或走,或死。” “若是論戰,他同金人打了數年,國力怕是山枯海盡,再無一絲取勝指望!”說罷去了一個杯子。 “若是論和,他求和也非一回,金人談談打打,顯然是不滅不休,再也無法。”又去一個杯子。 “死便不必多說,真個走投無路時,不想死也得死了,走亦不必多說,天下雖大,各有其主,他能走哪裏去?北爲雪境,南爲宋土,東有大海,西臨西夏,其外更是大漠千里,縱然肯效玄奘西行,偌大國家,能有幾人隨他橫渡瀚海?”說罷又去了兩個杯子。 老曹雖然多智,倒是萬萬猜不到,原本時空,大石林牙國破家亡、走投無路之際,當真領支孤軍,去往數千裏外重新立國,一度壯大,八十餘年後,又爲蒙古所滅。 這等行徑,若於此時看來,倒比攻宋還不靠譜,自非老曹所能料及了。 這時茶几只餘兩杯,老曹指着道:“遼之今日,唯此二途,或守或降。然而縱是想守,局面如此,怕他也難守住,不過遲死幾日而已。”說着又去一杯。 “若要得活,本來只有一途,便是投降。降金、降夏、降宋,三者選一,若是降金,女真人野蠻無理,怕是便欲苟活,也難久長。若是降西夏,倒是一時出路,畢竟西夏國主是他女婿,只是西夏力小國疲,若女真人追究起來,難以保全。” 夏侯虎聽了笑道:“這般說來,他豈不是隻有降宋一條路?” 曹操點頭道:“若要活命,合該降宋,畢竟兩國盟好百年,本有兄弟之約,若捧幽雲十六州來降,一個順命王怕是要封。而且宋國老大,金人不知虛實,未必便敢妄動。” 房學度奇道:“既然如此,他不投降,反來攻打,豈不是大錯特錯。” 老曹搖一搖頭,把最後一個杯子拿掉,喟嘆道:“契丹老大帝國,若要請降,與死何異?便是換了我,也不肯爲投降而降國。” 他沉默片刻,卻將最早拿走的杯子,復又拿了回來:“因此我方纔說,他已走投無路。既然事已至此,乾脆便是個戰吧!戰不過金國,便戰宋國,宋軍再強,須強不過金軍,死裏有活,或者能有萬一之機呢?縱使戰至身亡國滅,亦不失爲耶律阿保機之後裔也!” 說到此處,一身氣勢,漸漸騰起,起身眺向北方:“衆兄弟,契丹人存亡之際,尚有如此豪情,我等豈可在此安坐?他既然要舍幽雲之地,我卻不肯讓女真人輕得!因此爲兄之意,且不管他河北紛爭,只起一支精銳,自登州出海,直抵薊州,併吞幽雲!” 衆人聽罷,都是一驚,本以爲老曹所能爲者,至多是派幾個兄弟帶兵,去河間府、滄州一線支援,卻不料老曹胃口奇大,竟是要搶在女真人之前,恢復舊日漢土! 震驚之餘,都不由激動起來,齊齊起身:“哥哥若要出兵,小弟願爲先鋒!” 曹操大笑:“哈哈哈哈哈,都莫要爭搶,這次出兵,吾自有一番計較——如今還不是真個大舉之時,我只帶五千精銳,亦不要什麼先鋒,爲兄的旗幟所在,既爲主帥,亦是先鋒!” 話音未落,書房大門忽然被撞開,衆人急視,不是旁個,竟是武府大婦扈三娘,她雖是尋常打扮,手中卻託着日月雙刀,豎柳眉,瞪鳳眼,喝道:“這纔回來幾月?竟又要去打仗?以往隨你罷了,遼國卻豈是好打的?我雖不通兵法,也知道孤軍跨海,前後皆敵,必然危險重重!哼,你若定是要去,我們夫婦一體,妾身也定要隨你同去!有妾身在軍中,夫君行軍定計,必然也加幾分小心。” 老曹聽她說話,本道是不許他去,當即皺緊了眉頭,聽到後來,方曉得妻子用意,不由哈哈大笑:“娘子,爲夫只怕你口不應心,吾歷來用兵,何其謹慎?依我看吶,你卻是要盯着爲夫,怕我帶了遼國公主回來!” 衆兄弟見他夫妻爭執,先唬得戰戰兢兢,此刻聽了老曹說話,都不由大笑,紛紛道:“嫂子勿憂,我們替你看住哥哥。” 扈三娘怒道:“呸!你們哪一次看住了他?” 忽然見杜壆咧着蛤蟆似大口,笑得格外燦爛,扈三娘心思一轉,轉嗔爲笑:“我的夫君我自會看住,倒是杜大個兒,年紀老大不小,如今盧員外都討了老婆,他卻孤零零一個,豈是了局?嫂子這趟出征,若真捉了遼國公主,便與杜大哥兒說媒。” 杜壆聽了大喜,那大口愈發合不攏來:“啊呀,啊呀呀,哥哥,其實嫂嫂英雄不讓鬚眉,便帶上嫂嫂亦不妨也!” 說話間,灰撲撲面皮上,滾起兩朵紅雲,看向扈三娘,嬌羞道:“嫂嫂,其實小弟不似那等挑肥揀瘦的,縱然捉不到他公主,什麼王妃、皇后、太后,小弟亦可消受。” 衆人聽了,笑到打跌,老曹亦是莞爾,卻看向扈三娘,兩人對視片刻,老曹柔聲道:“出兵放馬,辛苦不堪,夫人,你真個欲要去麼?” 這正是:不辭海闊帶長刀,欲趁天高披戰袍。但使老曹豪氣往,五千壯士可吞遼。 第535章 九月天高跨驚濤 “去!自然要去!” 扈三娘尚未答話,段三娘忽地跳起身,伸出柱子般胳膊,攬住扈三娘,示威般說道。 老曹哭笑不得:“妹子,你嫂子的主,你也做得?” 段三娘昂起頭,鼻孔中噴出兩道出氣:“武大哥不是要揚我漢家威風麼?那小妹和嫂嫂豈能缺席!正好讓那幹蠻夷們曉得,漢家威風的,可不僅是漢子,便是漢家娘們兒,也能跨馬殺敵!” 她這一說不打緊,頓時激發了扈三娘壓抑數載的豪腸!須知當年,“扈家莊一丈青”六個字,在山東武林中,也是硬邦邦的字號! 如今嫁得曹操數年,每日相夫教子,學那大家主婦做派,其實早覺倦怠,本來要隨老曹出征,只是來送茶水時偶然聽見,一時興起,此刻被段三娘一刺激,雌威愈發大熾,嬌喝道:“三娘妹子好氣魄!你我今番姐妹同心,定叫蠻夷曉得漢家尚有勇三娘!” 曹操看她豪氣干雲,失笑道:“你若願去,本也無妨,可是吾何嘗說段家妹子也去?” 段三娘一聽,圓睜虎眼,急道:“哥哥若不帶小妹去,卻叫小妹如何立功勞?哥哥莫非忘了?小妹卻是要做女公侯的,到時候金殿議事,定要站在韓五那廝前頭,方替天下女流長臉!” 衆兄弟都曉得,老曹素有改天換地的壯志,然而此等事情,心知肚明即可,唯有這段三娘時時掛在嘴邊,時刻不忘她的女公侯之夢。 見她發急,衆好漢都七嘴八舌幫襯:“哥哥,不若帶上段家妹子去吧,正好同嫂嫂做個伴兒。” “是啊,哥哥,便是論武藝,段家妹子也自了得,我看比呂方、郭盛強些!” “牛皋你這黑廝!來來來,校場去比一比,且看你‘黑風虎’厲害,還是我‘小溫侯’威風!” 看官聽說,原來這段三娘來了青州數月,人緣兒處得竟是極好,她是女子,衆人的後宅自然出入無禁,同衆好漢的妻妾都結成了手帕交——她因韓五要納妾,搶先休夫,這等行徑,石破天驚,那些妻妾們口裏不敢贊同,心中卻是着實欽佩。 若是別個女子這般行事,男人們自然看不入眼,然而段三娘體格壯闊,酒量超羣,性情亦豪邁過人,幾場大酒喝下來,青州這些好漢,都同她肝膽相照,視作自家兄弟姐妹。 房學度等人,則是趁機勸諫:“哥哥,不止三娘妹子,便是衆兄弟,也當多帶些纔好,那裏前狼後虎,危機重重,五千人馬不免單薄,不如出兵五萬如何。” 老曹手攬八州軍權,這數年不少練兵,只是大多數都掛在銅雀商行名下,對外便是用工、護衛,加上梁山人馬,真個要大鬧,二十萬雄兵也能拉出,五萬人馬,不費吹灰之力。 衆人說到這一節,老曹卻嚴肅起來,擺手道:“你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這番去,其中自有講究,這一節不可不明!” 衆人連忙道:“願聽哥哥教誨。” 曹操示意衆人坐下,不慌不忙,說出一番話來:“在爲兄心中,真正大敵,唯女真也!契丹殘兵,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爾!” 說出這幾個字時,腰桿越發挺直,手撫鬍鬚,眯起雙目:“我若盡起兵馬,以堂堂之陣,自南向北掃蕩,幽雲十六州,反掌可得!只是那般一來,呵呵——” 他眼中閃過狡黠光芒:“吾豈不真成了趙官家的鷹犬?況且若把實力盡展,怕是朝廷也難容我了,屆時鬧將起來,聯手女真來剿,亦不出奇。” 夏侯虎不解道:“既然如此,又何必費力跨海?我等只守住山東,坐山觀虎鬥豈不美哉?” 曹操搖頭笑道:“契丹局勢窮極,卻來大舉攻宋,分明視漢家兒郎如無物,吾雖不願爲趙家賣力,卻不肯墜漢家威風!因此這番北去,目的有三,其一,揚我漢威!其二,搶佔幽燕!其三,震懾女真!我卻不打自家旗號,只充做北地的豪傑,卻仿照梁山之例,在那幽雲獨樹一幟。” 衆人聽了,這才大悟,老曹這番收復漢土,竟是不準備打宋軍旗號! 如此在外人看來,便是北地義軍自行其是,佔據幽雲之後,等若是獨立勢力,屆時周旋於金宋之間,有青州暗地呼應,局面大有可爲。 房學度思忖片刻,還是皺眉道:“哥哥所謀雖佳,但只帶五千人馬,還是有些冒險罷?” 老曹笑道:“兵貴精,不貴多也!唐太宗數千玄甲,便足以橫行天下,他能爲之,難道吾便不能爲?況且北地尚武,又值動盪,我只消打出名頭,要多少人馬不可得?” 呂將想了一回,贊同道:“房兄,其實人少亦有人少好處,一者便於補給,二者易於騰挪,那裏既然四面皆敵,更當趨進如風。” 說到這個份上,衆人也都明白了老曹心意,不再勸他多帶人馬。 老曹笑道:“這樁事情,非同小可,還要仔細籌備一番,方策萬全。學度、夏侯、士遠、呂將,你四人不必隨軍,替我鎮守本地,民生治政,多同我處仁老兄商量。” 四個連忙起身,齊聲應了。 又看向王寅:“還要辛苦岳父、高兄,儘快出發去扶桑坐鎮,換回許貫忠等人,待貫忠回來,由他總掌諸州軍事,與二郎遙相呼應,我便愈發無憂了。” 王寅笑着應了:“閒了幾個月,骨頭也自發癢,你且放心,那一方海外基業,老夫必替你看穩了。” 老曹點點頭,散了衆人,獨留戴宗,寫封書信讓他遞給晁蓋,調一批兄弟和兵馬來青州。 其後十餘日無事,老曹不分晝夜,大都陪在玉藻前左右,便是洗面、漱口,也往往親自動手,玉藻前感動之餘,卻不肯安之若素,幾番趕他去陪方金芝。 金芝卻沒玉藻前這般頭腦,本來有孕之後,情緒就易波折,又聽說老曹要出兵打仗,愈發氣苦,恨不得把老曹拴在腰帶上。 她這般死命癡纏,其他幾個女人倒不在意——: 玉藻前洞悉人性,自有拿捏男人的手段,巴不得老曹心中虧欠越多越好; 王師師因老父親要替老公守江山,分別在即,每日都纏在跟前盡孝,又替王寅置辦種種所需; 扈三娘因穿不上舊日鎧甲,發了老大脾氣,如今每日練刀四個時辰,餘下的時間便是抱着兒子不放。 只有小潘潘金蓮,算是真正被方金芝得罪苦了,恨得偷偷跑去找王婆,要學打小人的神技,王婆聽說,差點駭死,扎你妹子的小人,這分明是皇門貴族最爲忌諱的魘鎮之術啊! 這等事情她既知之,便連不管也是不敢,生怕潘金蓮人頭豬腦,做出蠢事,連帶波及自己。 當即苦口婆心,把安道全昨夜剛說與她的故事,添油加醋說給了金蓮聽。 那故事也不稀奇,漢武帝家的巫蠱之禍罷了,後果也不甚大,上至皇后太子,中至公侯大臣,下至普通草民,株連數十萬人而已。 金蓮聽罷,驚得臉色發白,這才曉得自己差點玩出大禍來。她這女子,壞處便是心眼小、沒頭腦,好處便是膽子比心眼還小,自己心中有鬼,反而盡力去討好方金芝。 方金芝的頭腦比金蓮好點有限,講究的是誰對我好我對誰好,誰對我兇我比她還兇,一點彎彎繞都不帶的,見金蓮姐姐對自己這般好,甚爲感動,投桃報李,竟願意同她分享老曹——但也說不定是出自方百花的教誨,畢竟魔教妖女,不可以常理度之。 總之潘金蓮歪打正着,倒是償了心願,她本是個淺薄的,給點甜頭姓什麼都要忘了,心裏反而想:我要害這方金芝,她卻這般對我好,可見是個大大的好人,我當好生同她親近。於是越發對金芝好,正所謂:小人之交甜如蜜,日子稍長,老曹都覺得自己有點多餘。 轉眼到了九月,河北戰報不斷傳來:遼國起兵二十餘萬,佔了半個河北,如今逼在河間府、滄州城下,日夜攻打。 河間府中,是“赤面虎”袁朗、“病尉遲”孫立、“鐵笛仙”馬麟三個好漢,跟隨“老風流”王煥、“開山虎”張開兩個節度使,領兵三四萬堅守。 滄州則是“琴心劍膽”蕭嘉穗、“鐵肝膽”竺敬、“下山虎”滕戡、“食象虎”滕戣四個趕來協助,再有柴進、穆弘、石秀、楊雄、蘇定、鄧飛、歐鵬、湯隆一衆好漢,領兵一萬把守。 此外,武松得老曹指點,領兵出了高唐州,遊走於河間府至滄州一線,以爲後應,一旦哪裏有失,便要殺去相幫。 汴京亦得了消息,趙佶本來幻想着出兵收復燕雲,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呢,不料遼兵先打了來,大怒之下,一日八遍的催童貫出兵。 童貫原本要等种師道帶兵匯合,誰知被催得無法,只得領了打方臘的得勝師,開往河北戰場。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