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424節 作者:未知 這時鄧武領着一千賊兵,已殺至土丘之下。 然而老曹早有防範,放在這廂兩千人,只有一千是砲手,餘下一千,卻是用來防止敵人突襲的。 扈三娘眼見敵至,精神抖擻,跨胭脂馬,舞日月刀,引軍直衝下來。 軍事大家馬謖曾曰: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扈三娘此刻便是如此,引軍只一衝,便把敵軍沖垮,亂軍之中,望見個使雙刀的,豈不正搔到癢處?嬌叱一聲,飛馬上前攔住,兩個人,四口刀,車輪兒一般對砍。 只是鄧武這雙刀本事,遇上“神機軍師”朱武,或許還能一戰,碰上“鐵笛仙”馬麟,便要難敵,扈三娘如今本事,只怕更在馬麟之上。 她這兩口刀使開了,快中有巧,巧中更快,鄧武先還跟得上,到了十招以後,滿眼都是刀光,不由肝膽俱裂,大叫道:“且慢……”扈三娘哪裏理他?順手一刀,劈頭夾頸子剁開,慘死於馬下。 鄧武麾下這些賊兵,雖然號稱“忠義軍”,其實本質上還是山寨嘍囉,見頭領死了,頓時轉身便逃,扈三娘引軍追殺,一時殺死無數。 內圍、外圍兩陣,都已大勝,老曹在對方主陣中,卻是遇見了麻煩! 有道是: 阿瞞武藝非絕頂,寶馬神刀任縱橫。今日恰逢羅氏將,金槍一杆可傾城! 第673章 雙槍並舉爭耀世 若說老曹武藝,不算一流。 畢竟這具身體的天賦,他都讓給了武二。 但是陣上廝殺,亦不完全取決於武藝—— 兵刃好壞、馬匹優劣、經驗多寡,甚至運氣如何,都是極爲重要的因素。 似那何六、何七縱橫太行山多年,也算綠林中赫赫有名狠角色,死得何其荒唐? 況且老曹前世征戰一生,比頂尖高手雖有不如,比一般人,卻是有餘許多。 再加上身上魚鱗甲、掌中化龍刀、胯下照夜玉獅子馬,件件都是奇珍,有這幾般法寶護體,便是對上一流猛將,也未必不能取勝。 且看他在軍中,左手神刀、右手鐵矛,縱橫馳馳,殺戮之犀利,渾不遜史文恭。 劉豫正在慌亂,見一員矮將,騎匹極神駿的寶馬殺來,心中一慌,連忙喚道:“延慶,爲兄的誤信了‘比鬼精’的鬼話,如今這條性命,全在你手中也。” 此刻他身邊的大將,僅僅只剩一員,便是湖廣好漢,“金槍霸王”羅延慶。 書中暗表:這個羅延慶,非是等閒人也,他的祖上,便是唐朝名將,“冷麪寒槍”俏羅成。 此前玉麒麟同方百花論槍時提過,羅成的兩個重孫羅英、羅昌決裂,前者傳承了正宗羅家槍法,後者則別開機杼,以梅花七蕊槍、轉身回馬槍爲基石,打磨出一套獻把梅花槍來。 而這個羅延慶,正是羅英這一支的嫡系子孫,所練槍法,便是最正宗不過的一百單八式羅家槍! 羅延慶爲人心高氣傲,因考武舉被軍官索賄,怒起打了軍官,遭皇城司捉拿,仗着一身槍法殺出城外,幾個關係好的夥伴,卻都命喪汴京,因此恨上了大宋國,糾集一干亡命,只在汴京城外劫官掠富,一心一意同官家爲難,滿城禁軍,幾番不能剿滅。 後來遼兵金兵先後殺到,汴京內外亂成了一鍋粥,他這小勢力裹挾在其中,朝不保夕,無奈只得接受了劉豫招攬。 雖然屈居人下,但於心中,羅延慶是頗看不起劉豫的。 劉豫受了金人所封汴梁王,麾下人人都以王爺相稱,唯有羅延慶全然不理,只勉強稱一聲“劉兄”,劉豫雖然暗怒,卻又愛他武藝本事,強自忍耐,在他面前也不敢稱“本王”,只稱“爲兄”。 羅延慶雖看不起劉豫,卻更加看不起大宋,此刻“劉兄”慌里慌張求救,他便慨然應下,冷聲道:“你自放心,有某這條金槍,天上地下保你無恙——哼,常常同你說要好好練兵,你只不聽,如今竟喫一干宋軍殺做這般德性,豈不可笑?” 說話間,得勝鉤上提起那杆老羅家祖傳鏨金槍,倒持在身後,一身殺氣漸漸盪出:“也罷,且看小爺先殺那矮子立威!” 說罷將馬腹一夾,胯下紅馬一聲驕嘶,直奔老曹而來。 老曹殺得正趁手,忽聽一人大喝:“兀那矮將,休逞兇狂,且來槍下受死!” 老曹急扭身,只見一員戰將,穿紅袍,騎紅馬,披掛金甲,手持金槍,二十上下年紀,八尺開外身材,淡紅臉龐,獅眉虎眼,風馳電掣般殺來。 老曹兩世爲人,甚麼名將不曾照面?觀其器宇,便曉得是個非同小可的將才,不敢怠慢,還刀入鞘,雙手持矛相迎。 羅延慶氣勢洶洶,把槍一抖,奮起便扎。 原來羅家槍這個扎法,極有講究,講究的是—— 上扎眉篡先扎手,三紮肩頭四紮肘,五紮前胸六紮膝,七紮怪膀穿襠走,八紮金雞亂點頭,九紮銀蛇刺咽喉,十式五虎短門槍,策馬回身敵難走! 他這一路扎來,老曹雙眼圓瞪,奮力舞轉長矛,拍、削、化、拆、格、擋、讓,好懸給他擋了下來。 十槍扎罷,羅延慶把馬一拉,似回身似不回身,露出肋下老大一片破綻。 曹操看都不看,扭馬便走。 羅延慶一愣,連忙追去,嘴裏嚷道:“你這廝武藝不弱,如何看不出我的破綻?” 老曹搖頭道:“策馬回身敵難走!我幾個兄弟都練得羅家槍,你欺我不識麼?” 羅延慶奇道:“羅家槍法,傳世不多,你且說說你兄弟是誰?” 曹操叫道:“你若肯投入我麾下,我不惟告訴你,還引薦你們相見。” 羅延慶冷笑道:“趙家狗皇帝在位,小爺一生一世也不會替宋朝效力,你既不說,留你何用?送你去見見閻王爺吧。” 此刻身處亂軍之中,馬兒拉不起速度,羅延慶趁機追到側身,提搶便刺,老曹等的就是他這一下,早把矛交左手,右手握刀,嗆啷一聲出鞘,拉出一道赤紅,正砍在羅延慶的槍尖上。 但聽噹的一聲,刀槍撞開,兩個都喫一驚。 曹操喫驚的是,化龍刀鋒利無匹,這運力一砍,居然不曾把他槍尖砍斷。 羅延慶喫驚的是,他祖傳的這杆鏨金槍,乃是赤銅鐵精合煉鑄成,又硬又韌,傳承數百年,槍上連一絲劃痕都無,喫老曹這一刀,分明砍出了一個米粒大缺口,這可給他心疼壞了。 當即怪叫道:“你這什麼刀子?竟能傷我寶槍?” 曹操笑道:“什麼刀?前兩日在西京城,花了一百文錢跟個花子買的,你待怎地?” 羅延慶信以爲真,羨慕道:“你這廝倒是有福緣的,這等寶刀,價值萬貫,你一百文便買了,不如我出一千貫,你轉賣給我如何?” 曹操搖頭道:“你當我傻麼?既然說了價值萬貫,如何纔出一千貫?” 羅延慶驚道:“是我說的價值萬貫麼?” 曹操點點頭,羅延慶頓時滿臉悔恨之色,自己罵道:“蠢材,蠢材,偏你話多,到手的寶刀飛了!” 又把腦袋一搖:“罷了,戰陣上談什麼買賣,小爺只消殺了你,這刀自然歸我。” 曹操呵呵笑道:“我看你殺不得我。” 羅延慶冷笑道:“你別以爲有口寶刀就能不死,小爺的槍法……” 他兩個口上說話,座下馬匹卻不曾停,老曹也是有意引他來此,不待說出他槍法如何,老曹眼前一亮,歡喜叫道:“史教頭,這廝槍法了得,快快幫我對付了他。” 羅延慶一愣,便聽蹄如急鼓,一員大將飛馬早到,手起一槍,“┗|`o′|┛嗷嗚”怪嘯,攝人心魄,羅延慶心頭大震,毛髮戰慄,情知來不及招架,急中生智,翻身只一滾,順着馬鞍滾落下馬。 曹操見羅延慶厲害,特地引來尋史文恭,不想史文恭抽冷子的一槍,居然也被他避過,兩人齊齊往地上看去,然而哪裏有人? 曹、史都是經驗極豐,立刻看向那跑開的紅馬,果然羅延慶看似滾鞍下馬,其實手不離鞍,緊緊抓着馬鞍狂奔幾步,一翻身又上了馬背,身法利落無比。 史文恭點頭道:“是個好手!哥哥,交給我了。” 曹操對史文恭自然放心,一點頭,策馬便往人羣中殺去。 羅延慶那廂調轉馬頭,怒視史文恭,喝道:“那個矮子去了哪裏?” 史文恭怒道:“放屁!你這廝罵誰?他是我的大哥!你在江湖上,不曾聽過‘武孟德’綽號麼?” 羅延慶正要分辨:他本來就矮,忽聽“武孟德”三字,眼睛一瞪:“他便是‘武孟德’武大郎?那你莫非便是打了童貫的武二郎?” 童貫捱打之事,他雖盡力隱瞞,然而多少兵將耳聞目睹?雖然瞞了皇帝,江湖上卻早已傳播開去,武二郎威名,因此愈發大振。 史文恭搖頭:“我若是武二郎,方纔那一下你避不開!我乃史文恭,‘神槍’史文恭!” 羅延慶臉色一變,手中金槍攥緊:“原來便是你!小爺尋你多時也!今日倒是真好,且把你那綽號留下吧。” 史文恭自隨老曹以來,一路南征北戰,所見所聞,都是影響天下格局的大事,眼界胸襟,也早非可比。 似羅延慶這般,彼此因綽號犯忌怨,倒是許久不曾經歷,不由哈哈一笑:“你使槍的,看不慣我名頭,也自尋常,只是武無第二,你不喜歡亦沒用,有種的贏了我,我自然沒臉再提‘神槍’二字。” 羅延慶聽了這話,一身血都沸了,哪裏還顧戰陣勝敗?更忘卻劉豫死活,當下大喝一聲,縱馬梃槍,飛取史文恭。 史文恭亦是抖擻起精神,認真同他交戰。 原來史文恭自藝成以來,只敗過兩場—— 第一場是曾頭市同老曹爲敵,許貫忠、樊瑞、牛皋、呂方、郭盛,五將並他一個,又有燕青抽冷子射他一弩,這才惜敗被擒。 第二場卻是史文恭不服,不肯歸降,盧俊義搦他單挑,兩個大戰一百二十合,力拼之下,史文恭馬力耗盡,因此落敗。 這一場仗,史文恭折了銳氣、消耗體力在先,馬匹又自庸常,雖然坦蕩認輸,心裏卻豈肯服氣? 恰好如今這羅延慶,也是練得羅家槍,史文恭戰意自然大盛,一身本事,盡數施展了出來。 但見金槍舞轉日光耀,神槍使動神鬼哭,馬上二將盤旋大戰,兩條槍以快打快,不多時,身周十丈都近人不得,只見兩條槍舞成無數槍影,便似兩條爭霸的蛟龍一般,殺得不可開交。 劉豫這邊唯一的猛將被人抵住,當下越發不濟,老曹、劉延慶、張俊、扈三娘分頭衝殺,便連公孫勝也自下場,仗着劍術撞陣殺人,戴宗緊隨其後,陸續殺死十三四個人,心中豪情無限。 劉豫見情況不妙,趁着沒有敵將殺至,親自動手,引一千餘親信,撞開條路便走,後面賊軍見了,徹底大潰,滿口嚷道“我軍敗了”、“我軍敗了”,都往深山中躥逃。 曹操喝道:“公孫先生,且爲文恭掠陣,其餘人隨我追殺殘敵。” 當下兩撥人馬,一追一逃,往鞏義殺去。 卻說王文德伏在路上,聽得前面吶喊震地,精神一振,喝道:“快、快!” 自領一千軍攔住擋路,見劉豫領着一夥敗兵亂雜雜衝來,呵呵笑道:“呔!大將王文德在此,誰個敢過?” 劉豫毫不猶豫,立刻轉向,逃向東門,王文德引軍掩殺,張家兄弟兩個,卻領兩千兵馬,都換上了“忠義軍”戰袍,滿口喊着“敗了敗了”,趁勢混進逃跑的敗軍中。 這些戰袍,卻是此前打罷永安,老曹提前剝下,專程讓王文德帶來的。 而二張所領衆軍,都是宋軍出身,喊起“敗了敗了”口號,渾然天成、語出自然,比那些敗逃的賊軍,反更見得情真意切。 這正是: 並舉雙槍爭耀世,齊呼口號我情真。左右兵出先後至,河南河北亂紛紛。 第674章 縛虎不得不急也 劉豫一心逃命,哪顧及麾下居然越逃越多? 這些忠義軍,也都是各幫各寨湊的嘍囉,彼此豈能盡都認識?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