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到達老家
正是農忙時節,家家戶戶在田間地頭忙着收糧,便是剛剛會走路的孩子都被當作勞動力都被帶到了地裏,或留在家裏看門做飯。
自然也沒有孩子好奇扎堆湊上來,問段家是哪裏來的。
鄉間多是黃牛,但不常見,馬兒更是難得一見。
幾匹高頭大馬拉着三輛大馬車進了段家村,配上馬車周圍身材高壯的侍衛,想讓人不注意都難。
沒過多久,幾個扛着鋤頭的漢子帶着兩三位老者湊了過來。
準備詢問這羣陌生面孔的身份,得知他們一家是從京城來的段嶽秀一家時,衆人臉上立馬堆起了熱情的笑容。
“原來是段大人家中的!”爲首白鬍子老人喜滋滋道。
段嶽秀是唯一一個從段家村走到京城的當官的讀書人,段家村人眼中文曲星的般存在。不止在段家村出名,通州一代的讀書人更是如雷貫耳。
哪怕段嶽秀這麼些年一直不曾回來,但因着段嶽秀的名氣,村裏人出去時的腰桿都比鄰村直上不少。
段茗浩做官,段嶽秀父子倆相繼病逝,都往老家報了消息。
當時村裏不少人去段嶽秀牌位前拜了拜,哪怕段嶽秀不在了,也不妨礙他們敬畏從京城來的段家人。
孫伯跟村中的老人客氣了一番,說自己一行人舟車勞頓,先要回家安置一番。村中的老人自是高高興興應着,送着段家一行人往村裏走。
段家村原來只是十來戶同姓人的小村子,後陸陸續續搬了不少其他姓,在這個村子裏紮根繁衍。過了百年,段姓仍在村子中是大姓。
段嶽秀的段跟本地的段家村人沒多大關係,他們是家是後搬過來的。
想扯清其中的關係大概得從段嶽秀爺爺那一輩說起,便是段嶽秀自己也說不明白。段家在這裏住了幾代,與村中人嫁娶,多了不少關係。
能供得起一個讀書人的段家自然不是什麼窮苦農戶,特別是在段嶽秀當官以後。
只是段家子嗣不豐,家中只有段嶽秀一個獨苗苗,故而門庭冷清。
段家老宅不小,可無人居住,便把鑰匙託付到村裏沾着親的人家。
段嶽秀身前照顧了些沾着血緣關係的親戚,再給了些錢財,讓他們幫忙看着家中的田地和宅院,多去打掃和整理院子。
那些旁親自是不敢怠慢,按照段嶽秀的吩咐拿着鑰匙,時常過來打掃着。
過去拿鑰匙的是孫伯,孫伯出去了沒一會兒,一個二十多歲的婦人跟着孫伯討好笑着回來。
婦人把包袱裏的鑰匙交給了孫伯,再用極爲恭敬的眼神瞧了眼馬車邊的段家人,用她自認最爲動聽的聲音說着漂亮話,“這院子我們昨日纔來打掃過,孫管家您放心,掃得乾乾淨淨。”
孫伯並未多話,咔嚓一聲打開門前的鐵鎖。推開了院子門,露出安靜宅院的正門。
那婦人見孫伯不大搭理她,自覺退到了一旁,熱切朝着段家人笑着。
只是段家人此刻的注意力都在老宅身上,並未分給她過多的目光。
婦人稀罕望着眼前的人,哪怕不清楚他們的身份,心中肯定他們是從京城回來的。
哪怕段家人穿的是再普通不過的粗布衣,可在婦人看來,這整齊的衣服面料鄉下人成親都不捨得做一件,哪能是普通人呢?何況還有這麼多的馬兒和這麼寬敞的馬車。
怎麼想都想不到眼前人是落魄歸鄉。
孫伯打開門鎖以後,湊到喬嵐馬車邊道:“夫人,老屋許久未住,屋子裏灰塵多,老奴先去打掃一番,夫人可以去院子裏坐坐。”
多年沒住的屋子,確實是該好好打掃了。
喬嵐在孫女的攙扶下慢慢下了馬車。
喬嵐看了一眼泥沙堆砌起來的院牆和灰撲撲的木門,確實跟她想象的一般,非常簡陋。
畢竟是老家的屋子,能有一片瓦遮雨都算不錯的,還能挑什麼?
喬嵐的目光移向他處,院子周圍的景觀不錯,背靠青山,還有一條小溪從旁邊經過。
院內桂花樹不知栽種了多少年了,最上面的枝丫伸展得比屋頂還高,上面還殘留了一些金燦燦的桂花,那香味濃到喬嵐還在車廂內就聞到了。
喬嵐進了院子,段家的兒孫絡繹下了馬車,再由幾個侍衛把馬車弄進了院子。
院門一閉,刷刷刷的掃地聲響起。
那婦人就站在牆角看着段家人進去了,從頭到尾沒什麼人搭理她,她自覺有些窘迫,但心中好奇得很,站在牆角聽了會兒聲音。
聽到裏面有喊孃的什麼的……
娘?
難道是段大人的那位妻子?
聽說段大人當年娶的可是京城的官家小姐啊!
婦人回憶起剛剛下車的老婦人,那穿着打扮和白皙的皮膚,確實不大像鄉間種田的老婦人。瞧着比城裏未出閣的小姐還要白淨,這麼說,還真是那位大人的夫人回來了?
婦人想到了這一茬,拍了拍大腿,火急火燎往家中走去,準備和家裏人分享這個重要的消息。
段家的老宅是在段嶽秀當官以後修葺過的,不過因爲段家沒什麼人,只是把放牌位的小祠堂重新建成了大祠堂,其他的老屋子只是簡單修了修。
不過屋子不少,有七八間。
鄉下的屋子沒什麼特點,就是寬敞。
喬嵐在段思彤的攙扶下於院中坐下。
她打量了一番院內的景色,腳下的落葉和桂花金燦燦的鋪了一地,葉子較少,花有些爛得厲害,應該是近幾日打掃的,不是昨日掃的。
只是掃的不夠細緻,靠牆的位置還有不少枯草和雜草。
段家的婦人在裏間忙着,段思彤和飛燕有跟在一起幫忙。段家的兒郎們不停從車上卸東西下來,有糧食有衣服。
水井許久沒用了,打不起來水,隨行的侍衛們便自覺提着桶去河邊打水。
屋子裏只蓋着薄薄的一層灰,即便如此,還是要仔細打掃。
喬嵐看了一圈,屋內的傢俱什麼還算齊全。
哪怕鍋碗瓢盆什麼都沒有,他們也有備好的,糧食還剩很多,牀鋪被褥也有。
如今快入冬了,南邊雖然鬱鬱蔥蔥,想要在地裏種什麼還得等到明年春天,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