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日子難過

作者:咚寶
京城燒炭火的人家不少,只是今年的冬天來得又早又冷,與往年一般的燒炭量根本挨不住,想要保暖必須多加點木炭和柴火。

  只是這炭一添多了,剩下的木炭許是熬不過這個冬天。

  加上天冷,這炭的價格是越漲越高。

  這年頭的權財二字離不開土地!

  但凡是家境殷實的,皆是家中有田有宅,不愁喫喝。更不要提這高門大戶手中的莊子和田地,有地有莊子,自己燒製煤炭也不是難事。

  只是因爲技術不夠,這燒出的炭品質不一,故而好炭還是缺的。

  在燒炭前,喬嵐還找人打聽了一番,詢問京城裏有多少人家是燒炕的。

  出乎意料的是,京城裏燒炕的人家很少,甚至於普通百姓家中,多是靠燒柴過日子的。

  這原因有好幾個,一是盤炕的技術不行,京城裏會盤炕的匠人少,一個個都是敝帚自珍,不肯把手藝輕易傳授給外人,故而炕的價格也貴。

  貴只是其次,就怕這手藝不精的,睡着睡着炕就塌了。

  在打聽這些事的時候,喬嵐聽下人說了早些年京城衙門裏鬧了許多的官司,皆是跟炕塌了傷着人有關的。

  花費大價錢做出來的炕塌了,那還不如不做。

  第二,便是貴族間的面子問題!

  一個個都是極其風雅的人家,以象牙爲筷,金爲碗,絲綢覆身,玉爲簾。

  這麼講究的人家,臥房裏竟然有這麼一個灰不溜秋土塊,真是壞了他們金絲楠木的地板,實在是有礙觀瞻。

  加上他們取暖的方式多樣,故而不是稀罕這炕的。

  做好了充分的市場調查後,喬嵐就開始了自己的燒炭計劃。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喬嵐是懂的,自家莊子一天能燒幾千斤的銀霜炭,說出去定是要被人眼紅。

  故而這收炭送碳的,用的多是何公子的送來的那批人。

  那些壯士受過專業的訓練,嘴巴比較嚴,不會把這話亂說。就算說給何公子聽,也算不了什麼大事,何公子知道的事情可不早。

  段家砍柴的動靜不少,京城不少人家在燒炭,也不算土屋,幾爐子銀霜炭摻雜着普通木炭燒着。

  這不好的炭,直接經過段家自家的商鋪,賣了出去。

  至於那上好的銀霜炭總是要曲折一些,藉由他人的名字和手段,進入京城的各個府邸。

  銀霜炭的好壞一眼就能辨認,好炭是不缺買家的,一次買個一兩千斤的重量對於京城的權貴們來說,壓根不是個事。

  就算炭火的質量再好,那些士族們也不會湊到火爐子前去研究這炭,他們多年養尊處優的習慣讓他們對內宅的小事不大在意。

  畢竟,沒聽說過哪家的老爺喫雞蛋時來了興致,要去雞窩刨根問底,探尋母雞的生長情況。

  可要較個真,這樣的人還是有的。比如段茗敬,不過這事外人並不知曉。

  就這樣,段家生產的銀霜炭就這麼拐彎抹角慢慢輸入了京城的各個府邸。

  甚至在周圍的城池州府,也有人來購買。

  也有商人察覺到了其中的不對,覺得這忽然出現的大量銀霜炭,比往年的數量多了不少,今年明明是缺炭的啊!

  哪怕這炭的來路真有些問題,商戶皆是心照不宣沒開口。

  畢竟,能賺錢的買賣誰會懷疑它的來路呢?

  轉到兜裏的銀子,永遠都是自己的。

  到了十二月底,喬嵐數了數這些日子賣炭的收入,實在是驚人的很,比她來京城這幾年賺到的錢財累計起來還要多。

  高門的羊毛,實在是肥啊!肥到超乎想象!

  對於這筆意外之財,喬嵐有一些自己的打算。

  說實在的,段家燒炭用的本錢極少。喬嵐把其中很少一部分的錢財當作工錢發給那些進山伐木的百姓,比春日價格高上一些,都讓他們感激到熱淚盈眶,甚至想當場跪謝的地步。

  足以可見百姓們平日裏被壓榨得有多苦。

  至於這剩下的錢財,以現在的物價花出去顯然不太明智,喬嵐只能放在府中的庫房內。等着開春時再做打算,要是萬一要跑路,她就直接全拿去充值積分。

  也比丟在屋子裏帶不走好。

  莊子的賣炭生意趨於平穩後,京城裏的風又冷了幾分。

  城外施粥送藥的貴人們,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刻苦出勤後,一個個再也熬不住寒風,藉故染病歸家,窩在自家的宅院內不願出門。

  城門口災民的伙食直接降了一個檔次,從一開始的大米粥,到後面的慄米粥,現在更是直接變成了豆子湯。

  陳年的豆子胡亂煮出的湯,且不說好不好喫,這豆子煮軟與否都是個未知數。

  縱然災民們哀聲哉道,可朝堂實在掏不出米糧來養那麼多的閒人。

  既要喫的,還要保暖。

  在朝臣的默許下,小皇帝用自己的辦法做事。

  第一步,清掃城內外的流民乞丐。

  京城原先是沒有這麼多的流民,現在冒出來這麼多,還指望着國庫養,自是不可能。

  北邊冬日冷活不下去,那就去南邊!南邊暖和!凍不死人,山林裏隨便找點兒喫的,更是餓不死。

  吃了朝廷這麼多的飯,不做事是不可能的。權門們可不是冤大頭,一直供着他們喫喝。

  所以小皇帝打算把他們送到南邊去開墾荒地,去給國庫打工!

  北邊一年比一年冷,相比之下南邊好上不少。北邊的氣候不利於耕種,那就去南邊多種點地,再把糧食送回北方!

  既能解決國庫的空虛問題,又能解決這幫百姓的安置。一行人所要耗費的,不過是路上的口糧。

  這些口糧不是大問題,算是他們提前預支走的。

  告示一出,京城外頭的草棚直接被圍了起來。

  要麼拿出戶籍文書,證明你是良民,要麼只能當流民送往南邊。

  拿出文書不代表過關,若拿的出來,是要被趕回原籍的,不能在京城門口待着。拿不出來,下場更慘。

  一時間,城門口哭聲不斷。

  皆是哀求那守城的將士放他們一馬,讓他們離開。

  只可惜,時候已晚。

  喬嵐聽說這消息時,莊子上也傳來了消息。

  說是一羣流民不知道從哪裏打聽來了消息,知道段家的主子宅心仁厚,紛紛去莊子面前哭着求着自賣爲奴。

  好逃脫送往南邊或遣返回原籍的命運。

  喬嵐揉了揉額頭,覺得這日子太難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