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惆悵
兩個人擡着一個大筐,底下壓的南瓜紅薯玉米麪,上面是一捆綠油油的韭菜,還有一竹籃土雞蛋。
梁玉看見韭菜,忍不住臉色發綠。
此時,反季蔬菜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玩意兒,在衝平縣這種人均消費較低的小縣城裏,供應極少。
在這種三四月青黃不接的日子裏,普通居民喫到的蔬菜一般都是冬天儲存下來的蘿蔔白菜,可以隨時泡發的豆芽,還有就是容易生長的韭菜。
自從來到衝平縣,謝家的菜譜上,動不動就是韭菜炒雞蛋,韭菜雞蛋餡兒餃子,韭菜豬肉餡兒餃子,還有韭菜炒豆芽……
幾乎沒有一天不在喫韭菜,梁玉都快喫吐了。
梁玉伸手去幫忙,李三嬸撥開了她,“這個重,你這個小身板可不行!”
能不重麼?底下壓了一堆紅薯兩個大南瓜呢!連馮勝這個十七八的小夥子也被沉得胳膊上青筋突起。
蔣從英不由嗔怪李三嬸。“你拿這麼多東西是幹什麼?縣裏什麼沒有,還用你這麼大老遠的擡這麼多東西過來嗎?看把孩子累的!”
李三嬸坐下,喝口水,喘了會兒氣,笑着說:“縣裏倒是什麼都有,可那都是得花錢的,我這帶來的都是自家種的,不比你花錢強麼?”
“本來打算你剛搬過來那兩天,就給你送過來的,可惜家裏忙着種地,一直抽不出空來。”
李三嬸指一指那個大筐最上頭的竹籃,說:“也沒什麼稀罕東西,就只有這個土雞蛋,是剛開春家裏小雞兒最開始下的,人家說這個營養高最補人,你每天拿兩個給明安燉雞蛋羹喫。”
兩個人是真正投契且相交了十幾年的老姐妹,蔣從英也不再客氣,晚上特意燒了魚招待李三嬸母子。
馮勝喫完飯以後就回學校去了,李三嬸則在老謝家住了一晚。
蔣從英以前就是城裏的人,這次從李家村搬到衝平縣以後,對城鎮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不適應,只是有一點,她跟周圍的鄰居還不太熟悉,就不太好意思去人家串門,平時除了上街買菜還有周五晚上出去看戲,基本都待在家裏。
有梁玉在,謝家怎麼都跟冷清沾不上邊,蔣從英不會感到寂寞。但李三嬸來了,蔣從英仍然攢了一肚子的話,想跟她嘮一嘮。
夜晚,蔣從英和李三嬸住一個屋,明安則被抱到了梁玉的屋裏。
這還是穿過來以後,梁玉第一次帶明安一起睡覺。
兩人對此都感到有些新鮮,一點兒不着急睡覺。
地方衛視最近正在轉播《聰明的一休》,母子兩個人每天下午六點半雷打不動地坐在電視前追動畫片,都是一休哥的忠實粉絲。
他們倆此時盤着腿坐在牀上,用食指划着頭頂模仿一休的經典動作,嘴裏“格嘰格嘰”開始唱動畫主題曲。
“咯嘰咯嘰咯嘰咯嘰咯嘰咯嘰,我們愛你,”
“咯嘰咯嘰咯嘰咯嘰咯嘰咯嘰,聰明伶俐,”
“……”
“格嘰格嘰……”,聲音越來越大,後來,明安還興奮地光腳踩在牀上開始蹦躂,動靜越來越大,終於惹得樓下的蔣從英跑上來敲門。
“還睡不睡了!?再不睡就出來捱揍吧!”
做錯事的兩個人慌忙把燈繩拉滅,然後蒙在被子裏,互相看着對方小小聲偷笑。
“奶奶真兇,是吧?”明安眼睛黑亮,聲音奶聲奶氣,尋求梁玉的認同。
“嗯——”
梁玉被這個小東西“好怕怕”的表情惹得發笑。
說起來明安長得其實跟謝齊光很像,若是再瘦一點,簡直就是一個三頭身的Q版紙片人。
但是不知道是因爲明安年紀太小,還是兩人的性格確實有差異,父子兩人散發出的氣場完全不同。
梁玉當初看過的那本小說,謝齊光在開頭出場時已經是一個三十多歲,面容冷峻,行事果決的成熟男人。
現在的謝齊光要比書裏開場時年輕許多,但是那股冷峻的氣質已經較爲成型了。
他面色算不上嚴肅,但也沒見他笑過,說話的聲音還有看人的眼神都是淡淡的,能不多說就絕不多說一字……
梁玉心裏其實很清楚,謝齊光對她的態度並不算友好。
至於這種不友好究竟是針對何小芬,還是針對她……她不太想去深思。
月光灑進窗前,梁玉躺在牀上,雙手放在腹部,心中有一絲淡淡的惆悵。
“這大概就是男人女人感情上的通病了吧,”
“總是期待自己有好感的人也會喜歡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