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022章
次日一早,喫過簡單的早飯後,趙桂枝就拽着幼娘進了竈屋,開始折騰昨個兒拿回家的大骨頭。
“幸好我有先見之明,特地讓我舅劈成了四瓣,熬湯就容易多了。”趙桂枝一臉的得意,卻不知道陳屠夫昨晚磨刀磨到了半夜裏,嚇得隔壁的孩子別說哭了,連哼一聲都沒敢。
幼娘好奇的看了兩眼,就安心的生火去了。她對於這些湯湯水水的沒什麼興趣,比起高湯,她更懷念昨晚的肉沫蒸蛋,那纔是好滋味。
不過,很快幼娘就知道打臉是個什麼感覺了。
骨頭湯乍一看是沒什麼稀罕的,但要是真的能將裏面的骨髓都熬出來,那香味可真是別提了。跟之前趙桂枝做的素肉串還不同,麻辣火鍋味的素肉串,香味特別得霸道,隔着老遠就能聞到香味,勾得人肚子裏的饞蟲可勁兒的翻滾折騰。
但以豬筒骨爲底料的高湯,在熬到了一定的程度後,香味透過鍋蓋的縫隙,緩緩的溢了出來。
沒有任何霸道的感覺,也不像肉那般令人陶醉,可就是這種若有若無的香味,順着空氣飄蕩在整個竈屋裏,帶着一絲煙火氣息,又因爲筒骨裏的油脂都被熬出來了,那種油脂的香味就好像拼命的要往你的鼻孔裏鑽……
“幸好虎頭上學去了。”幼娘使勁的嗅了嗅空氣中的香味,忍不住吞嚥了下口水,同時不由的慶幸道。
趙桂枝一時間沒能理解幼娘這話的意思,以爲她是在心疼虎頭喫不到,就解釋道:“高湯是可以留着當做菜底料的,虎頭也能喫到。”
幼娘卻是搖了搖頭:“二嫂你剛進門晚你不知道,有一年家裏燉大肉,那會兒虎頭纔剛學會走路吧,趁着家裏人沒注意,居然搖搖晃晃的摸進了竈屋裏。要不是娘剛好過來拿東西,只怕虎頭能鑽到大鐵鍋裏去。”
啊這……
趙桂枝下意識的看了眼跟前的竈臺,鄉下的土竈普遍都是很低矮的,江家的也不例外。加上竈臺旁邊還堆了一些東西,兩三歲的小孩還真就能爬上竈臺去。
不過那情形,想想都覺得可怕。
沉默了一瞬後,趙桂枝問:“他捱打了嗎?”
“那可不!娘又氣又怕,一把將虎頭拽下來,扒了他的褲子舉起巴掌狠狠的打了他。”幼娘邊回憶邊道,“那時候應該是快過年了,我聽到虎頭的大哭聲,跑來竈屋一看,就看到虎頭被娘打得屁股蛋子都腫起來了。”
“小孩子就不該來竈屋。”趙桂枝當然不支持打孩子,但那也得看具體情況。像幼娘剛纔說得那情形,實在是太嚇人了,狠狠的收拾一頓,打得他以後再不敢上竈屋來,纔是正確的做法。
不然呢?跟個饞嘴娃講道理?
也就是道理不好喫,不然那饞嘴娃一定嚼巴嚼巴把道理吞下肚。
幼娘點了點頭:“二嫂你看,虎頭每次進竈屋,是不是離竈臺有幾步路?他就是怕再靠近竈臺,又要被收拾。”
“該!”
“哈哈哈……”聽趙桂枝這麼說,幼娘頓時笑開了,“二嫂你不知道,虎頭那會兒被娘打了屁股後,又被丟出了竈屋,他立馬搖搖晃晃的去找他娘。結果大嫂聽了緣由後,二話不說又揍了虎頭一頓。虎頭哭得嗷嗷叫,等看到他爹回來了,又是一通告狀。他那會兒人小,說話還不利索,就是連比帶畫的指着娘和大嫂,說她們打了他,還給大哥看他的屁股。”
趙桂枝覺得吧,她大概猜出了最後的結果。
果然,幼娘忍不住抱着肚子笑:“大哥纔不慣着他,又打了他一頓。可大哥是幹慣了重活的,那巴掌打在虎頭的屁股蛋子上,啪啪作響。反正一直到出了正月十五,虎頭才能坐板凳。”
“……挺好的,至少家裏人是一心,就怕這個打了那個慣着,養得孩子慣會看人眼色。”趙桂枝就很心疼虎頭,誰讓她的童年跟虎頭那麼像呢?
熬煮骨頭湯不是短時間內能成的,趙桂枝擔心幼娘做不完活兒,又要被江母罵,就讓她先去忙自己的事兒,這兒有自己看着呢。
幼娘起身把竈膛前的位置讓給趙桂枝,還有些不太放心的問:“二嫂你能行嗎?”
“不會生火還能不會看火?放心吧,我看你生火好多次了,往竈膛裏添點兒柴禾還是沒問題的。”
於是,幼娘不太放心的走了。
趙桂枝等幼娘一走,立馬動作利索的開始添柴禾,那架勢全然不像是個生手。
其實,她本來就不是新手。
不會生火還能不是打火石的鍋?她上輩子是用過竈臺的,只是那時候有打火機,再不濟火柴總是有的。她還會生煤餅爐,至於燒烤架之類的,更是信手拈來。
至於爲什麼要裝……
還不是因爲虞三娘跟江母說,她以前下廚都是由粗使婆子負責生火看火的。
唉,扯一個謊言,往往需要用無數個謊言來掩蓋,實在是太考驗演技了。
大骨頭湯是作爲高湯用的,趙桂枝一口氣燉煮了一大鍋的骨頭湯。隨後,用另外一口大鐵鍋,舀了一些骨頭湯進去,又削了一個蘿蔔,煮了一鍋的蘿蔔骨頭湯。
等後一鍋也煮好後,距離晌午已經不遠了。
她喊來了幼娘:“這個鍋裏的高湯先留着,那個我燉了一鍋的蘿蔔骨頭湯,咱們中午就喫這個。你要不要再貼一圈餅子?”
“好,我來貼餅子。”幼娘上前接了餘下的活兒。
趙桂枝拿小鍋子舀了不少蘿蔔塊和湯料:“我先給奶奶送一鍋去,正好叫她配着下飯。”
“二嫂你快去快回,等你回來就可以喫午飯了。”
……
也是穿越之後,趙桂枝才明白,什麼叫做一碗湯的距離。
反正從自家到大伯家,蘿蔔骨頭湯還是熱乎乎的。
剛好,大伯家準備喫午飯了。
看到趙桂枝過來,江奶奶可高興了:“桂枝來了啊?我等你一上午了,還尋思着你要是再不過來,我下午就要去找你了。”
“我上午在燉湯呢,奶奶您先嚐嘗。”趙桂枝直接將小鍋子擱在了大伯家堂屋的飯桌上,“對了,我做的第二批泡椒春筍已經好了,就是當初用了大罈子,光罈子就有七八斤重,裝滿了筍子後,我根本搬不動。”
“叫你大伯去搬!”江奶奶轉瞬就賣了兒子。
可趙桂枝怎麼能勞煩長輩呢?哭笑不得的道:“讓大侄子搬吧,大小夥兒可比我有力氣。”
一旁的大堂嫂聽了,忙吩咐道:“豐收滿倉,你倆喫過飯去一趟你們三爺爺家。”
兩個少年郎忙點頭。
趙桂枝也要回家喫飯,就沒多做停留,只道:“那順道把鍋子幫我捎來吧,我先回去了。”
她拿的是家裏的小鍋子,可這年頭的餐具吧,普遍都十分得龐大。上輩子她家的電飯煲最多也就是煮五人份的飯,這年頭的大鐵鍋,輕鬆就能做出三十人份的飯。那可真的是碗比鍋來大,鍋能當盾牌。
也因此,就算是家裏的小鍋子,那湯的份量,也足夠大伯家的人都嘗一嚐了。
可惜,趙桂枝不知道,江奶奶慣會喫獨食,只分了一些給年歲小的孩子們,剩下的她一人就包圓了。
還不是一口飯一口湯的喫法,而是在分出了一小半的湯和蘿蔔後,直接將飯倒在了湯裏。
“真好喫啊!桂枝這手藝沒得提!對了,桂枝是誰的媳婦來着?”江奶奶喫得心滿意足,突然想不起來桂枝她男人是誰了。
“是二郎媳婦。”大伯孃已經習慣了婆婆的作風,也沒在意,隨口答道。
江奶奶恍然大悟:“原來是那小子喲!能娶到這麼好的閨女,嗯,是個有福氣的。等桂枝她男人回來了,領我跟前我好好說說他!”
大伯孃:……
就算她已經習慣了婆婆的不走尋常路,但還是冷不丁的會被噎一回。
什麼叫做桂枝她男人?她男人是你孫子!
“你去把鍋涮涮,讓你孫子幫我搬春筍去!”江奶奶喫飽喝足就開始給兒媳婦指派活兒了。
“行行,讓我孫子去幫你幹活。”大伯孃無奈的投降,她決定想點兒好的,畢竟比起村裏那些動不動就折騰兒媳婦的惡婆婆,她婆婆真的算是很不錯了。
……就是老拿話噎她!
略晚些時候,趙桂枝就又過來了。
她走在最前頭,手裏拎着個竹籃子,後頭跟着倆少年郎,就是大伯孃的大孫子豐收、二孫子滿倉。
這倆孩子的名字還是很質樸的,關鍵是一聽就知道取名字的人求的是什麼。而且,想想虎頭的兩個小夥伴扁擔和板凳,就感覺豐收和滿倉還是很幸福的。
多好聽、多有韻味的名字啊!
等走上大伯家的院壩時,趙桂枝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江奶奶。
江奶奶沒待在她那屋的門前,而是坐在了堂屋旁邊的竹椅上,一面打着哈欠一面等着她。
等看到趙桂枝的身影出現在壩上了,江奶奶頓時兩眼放光:“人來就好了,怎麼還帶東西呢?你這竹籃子裏裝的是啥啊?”
“蔬菜乾。”趙桂枝跟江奶奶打了好幾次交道了,再說家裏還有一個縮小版的江奶奶,她逐漸也摸清出了老人家的套路。
走上前將籃子裏的東西拿給江奶奶看,她只道:“看着是不太起眼,不過您嚐嚐。”
“嗯,我嚐嚐。”江奶奶從善如流的在籃子裏揀了一塊蔬菜乾塞到了嘴裏,“脆脆的……味兒不錯啊!”
趙桂枝心說,那肯定是不錯的,畢竟這纔是她擅長的零嘴。
誰讓蔬菜便宜呢?蔬菜便宜,但蔬菜乾卻不便宜。而且上輩子又有烤箱,做蔬菜乾和水果乾特別容易。不過,顯然水果乾的味道會更好,她以前就很愛做香蕉幹,切成一片片的,烤乾後味道特別棒,保留的水果的甜味兒,又格外得有嚼勁兒。
尤其是刷劇的時候,咯嘣咯嘣的喫起來,特別帶勁兒。
簡單地說,蔬菜乾和水果乾的成本低廉、做法簡單,但又可以賣高價,所以趙桂枝上輩子真的沒少鼓搗這玩意兒。
見江奶奶吃了一塊還想喫,她趕緊把籃子拿開。
面對江奶奶不敢置信的眼神,她解釋道:“這不是纔剛吃了午飯?奶奶,這個是讓你當零嘴喫的,可千萬別喫撐了。我給您拿屋裏去,這個能放很久的。”
說話間,豐收和滿倉也上了院壩,高聲的問罈子往哪裏擺。
江奶奶一下子就分神了:“放我屋裏!”
大伯孃聞聲走了出來,一聽後頭這話就給氣樂了:“擺你屋裏啊?那你要是半夜裏睡不着覺,起來把一罈子都吃了呢?豐收滿倉,擺糧倉裏去。”
已經走到了江奶奶那屋門口的趙桂枝,聽到大伯孃這話後,又返身回來了:“奶奶半夜裏會起牀拿東西喫?那我還是把這個交給大伯孃保管吧。”
可別小看了蔬菜乾,這玩意兒蒸發了水分後,會縮得很小。滿滿一籃子的蔬菜乾,要是真叫江奶奶一口氣全喫完了,那絕對會出大事的。
大伯孃立馬上前接了過來,還對趙桂枝說:“二郎媳婦,你上次拿來的素肉零嘴,就那個油紙包。哎喲別提了,你奶她兩天就喫完了,夜裏起來都能喫幾塊。我那天晚上肚子不舒坦,跑去茅房蹲着,就聽到她屋裏窸窸窣窣的,我還以爲她屋裏有耗子呢!”
趙桂枝無言以對,半晌才道:“那這樣吧,以後我拿來的零嘴都給大伯孃管着。”
“就該這樣,免得她喫壞了。”
江奶奶:………………
就很委屈。
可憐無助又弱小。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