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全村一起打餈粑
畢竟她空間裏還有不少豬肉呢,連豬板油豬下水豬骨頭都有。
那是上次她自己殺了一頭豬剩下的。
純瘦肉都拿來做豬肉脯了,剩下的這些,過年剛剛好。
趁着全村人都在煮肉或臘肉,安小暖和劉氏也開始忙活起來。
臘月二十七跟臘月二十八兩天,婆媳倆都在家炸豬油,做臘肉和臘腸。
就連空間裏的豬頭,都被安小暖拿出來滷了。
滷豬頭肉多好喫啊,香死個人喲!
臘月二十九,必須得打白餈粑了。
老天爺還挺給面子的。
陽光明媚,驅散了不少冬日的寒冷。
全村老少出動,從上午起,就在村子中央壘起了臨時的竈口。
有人搬來了家裏的大鍋,有人把自家的木桶木盆都貢獻出來用。
還有幾戶人家,把自己的桌子給搬來了。
幾張桌子拼在一起,方便待會兒做餈粑。
女人們燒柴火蒸糯米,男人們則圍在木臼旁打糯米。
孩子們在旁邊你追我趕,玩累了就跑過來看一看,還有嘴饞的直咽口水。
大人們見了,就開孩子的玩笑:“小鬼頭,你別把口水流到糯米喲!”
孩子臉紅,一下子就跑開了。
整個山間,都響徹着小孩子的尖叫和大人們的笑聲。
大老爺們捶糯米時,還‘嘿喲嘿喲’喊着口號,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
“嘿喲~讓開讓開,上糯米糰咯!”
第一團糯米打爛,
大老爺們合力挑着糯米糰,用力丟到桌子上。
“來了來了,老孃們開工咯~”
女人們也不懼糯米糰燙手,三兩下就把糯米糰從木棒上給扒拉了下來。
緊接着,便開始揉小團,壓餈粑。
而這時,第二鍋糯米蒸熟,又被放到木臼裏,大老爺們繼續開始捶糯米。
別看十來斤的糯米不多。
想要餈粑好喫,這蒸糯米時就一定得隔水。
這時候的鍋雖然大,可蒸東西要隔水,又要看火候,不讓下面的水漫上來浸泡到糯米,這糯米就得分幾次來蒸,每次蒸少點,保證糯米不碰到鍋裏的水。
而製造條件有限,廖大伯和易大伯做的木臼,也沒有做得特別大。
剛剛好,每一次就放一小鍋蒸熟的糯米就滿了。
倘若圖省事,想再多放一點,捶打時就要小心翼翼的,得時刻看着糯米會不會掉出來。
總之啊,糯米雖然不多,但做白餈粑時,家家戶戶都參與其中。
雖然每個人要乾的活兒不多,時間也不長,可大家夥兒都得到了很好的體驗。
從壘臨時竈口到打白餈粑,再到按照人頭把白餈粑分完,也就一個半不到兩個時辰。
大家夥兒邊玩邊幹活兒,熱熱鬧鬧的,歡樂又喜慶,這纔是大年該有的氛圍嘛。
白餈粑分下去後,很好孩子就有點忍不住了。
“阿奶,我想喫餈粑!”
“阿孃阿孃,給我喫一口好不好,我就喫一口!”
“阿爺~白餈粑好香香喲,妞妞要喫
。”
“我不管,我就要喫,不給我喫我就哭給你們看!”
“哇嗚嗚……要餈粑要餈粑!”
孩子們撒嬌的撒嬌,威脅的威脅,耍賴皮的耍賴皮,都想喫白餈粑。
家裏人口多的,分的白餈粑就多,自然可以先給孩子們嘗一嘗。
但人口少的,就有點不捨得了。
“乖啊,咱們留着過年那天再喫。”
“你忍一忍咯,什麼東西一到手就要喫,你是老鼠嗎?留不得隔夜糧是吧!”
“過兩天再喫,等我們祭拜完太爺爺太奶奶先好不好?太爺爺太奶奶也想喫白餈粑哩!”
安小暖看着煙火氣十足的小村,笑得癡癡的。
這時,劉氏過來道:“你看,你的白餈粑把多少孩子給惹哭了。”
“哈哈哈。”
安小暖忍不住笑,壞壞道:“孩子嘛,哭一哭才玩咧。”
“不正經!”
劉氏寵溺地看了安小暖一眼,笑罵了句。
安小暖直接抱住了劉氏的手臂,撒嬌道:“好好好~我不正經,那我哭給娘看!”
“你這丫頭……”
劉氏拿安小暖沒辦法,伸手拍了拍安小暖的頭。
二人說是婆媳關係,實則跟母女已經沒有什麼區別。
“對了娘。”
想起大家夥兒都在說祭拜祖先,安小暖把頭從劉氏的肩膀上擡起來,問道:“我看家家戶戶都要祭祖,咱們傢什麼時候祭祖啊?”
“祭什麼祖?”
劉氏瞥了安小暖一眼,說道:“我沒有孃家,不需要祭祖,季家這邊,他們有什麼祖先
值得我們祭拜嗎?
就算要祭拜,那也是季小雨和季大河那兩個白眼狼去祭拜,關我們娘倆什麼事?”
“呃……”
安小暖被劉氏懟得眨了眨眼,半晌說不出話來。
——嗯,好像也是這麼個道理哦?
——那我留一份紙錢和香蠟是爲了什麼?
——等等,不對!
“娘,您慢點,等等我啊。”
安小暖快步追上劉氏,她差點就被劉氏給帶偏了。
“娘,您是不是忘了什麼?季家的人不用祭拜,但哥哥和嫂嫂呢?我們總得給他們燒點紙錢吧?”
這話一出,劉氏的身子微微顫了顫。
她深深看了安小暖一眼,說:“他們……他們就不用祭拜了吧?
一旦祭拜了,大寶二寶和三丫總要上香燒紙錢,到時候喊他們伯伯伯孃,他們聽見了,恐怕又得傷心。
不喊伯伯伯孃,我又……我又實在不敢告訴他們真相。
大寶和二寶就算了,三丫她……她一直是把阿霄當成自己親爹的,所以我……我……”
說到這,劉氏又突然想起安小暖的父母。
於是,連忙轉移了話題:“瞧瞧我這腦子,差點就忘了,你還得祭拜你爹你娘咧。”
安小暖:“……”
這一下,輪到她想說:我這邊不用祭拜了吧?
可轉念一想,那到底是原身的爹孃。
她現在用着原身的身體,理應要幫原身祭拜祭拜她的父母。
垂眸想了想,終是道:“一起祭拜!
我們準備點好喫的,就在家門口,喊上我爹
我娘還有哥哥和嫂嫂回來。
該讓他們喫飯就喫飯,該燒紙錢就燒紙錢,誰也不能少。”
說完,又拍了拍劉氏的手背,安慰道:“不管孩子們叫哥哥嫂嫂什麼,他們都是哥哥嫂嫂的孩子。
哥哥嫂嫂身爲父母,最大的願望,應該就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幸福快樂,健康平安的成長。
至於叫他們什麼,他們是不會在意的。
相反,您若連逢年過節都不祭拜他們,他們纔要傷心難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