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獲成功

作者:隱者
門診手術不但方便快捷價格低廉,隨治隨走。花費的也很少很實惠,但真正的大力推廣起來,卻遠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

  最關鍵的難題還是在於醫保和農合對門診不報銷上。

  不管怎麼講,總有很多人覺得,不能報銷一部分醫藥費,就像吃了大虧似的,但實際上,小毛病住院不但浪費時間,更多得也浪費了很多錢。

  另外,在天浩醫院整改之初,作爲負責人的黎水瑤,雖然沒有考慮到門診手術的事情,但還是爲每個科室門診預留了處置室,作爲換藥和深度診查的辦公場所。

  所以決定推廣門診手術後,就立刻找人將各科室的處置室,改建成了手術室。

  雖然從手術室的面積上來說,要比住院部的手術室略小,但相關的設備卻一點不差,比較常見的麻醉過敏,和心衰等等的急救都完全能夠處理。

  在安全性方面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想得到患者的認同,卻依舊沒那麼容易,他們總是擔心門診手術不安全,總覺得只有住院治療纔好,所以當手術室的改造全部完成,並推廣了幾天之後,陳凡才發現,各個科室的病房都打上了地鋪。

  而普外科,作爲常見手術最多的科室,各種各樣的患者,更是令陳凡無語。

  做腋臭的,割雞眼的,切包/皮的,痔瘡手術的,這樣的小手術別說是專家,說不好聽的,隨便拎過來一個外科醫生,立刻就做了,半個小時都用不上,一共都花不上千八百的。

  可他們偏偏就是選擇住院,寧肯排隊等個十天八天的,自以爲是的認爲,這種手術,只有在住院部裏做才安全。

  所以即便陳凡費勁了口舌,接受去門診做手術的人,依舊很少。

  不過這難不住陳凡。

  不就是擔心門診的水平不行嗎?

  那就給他們專家!

  說起天浩醫院的崛起,從根源上來講,無痕手術和後續的藥物,都不過是個噱頭。

  真正令患者們願意到天浩醫院來的關鍵原因,有三點。

  第一,天浩醫院的海外專家多,即便放眼國際,也是一流以上的水準。

  第二點,就是天浩醫院與燕京醫大,協和醫大,人民醫大,這三家歷史悠久,口碑頗佳的名牌醫科大學聯合辦學,這不但保證了天浩醫院,後續會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補充,更重要的是這代表了一種權威性,是醫學界對於天浩醫院認可。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方便快捷實惠的門診手術,

  它的存在不但會徹底的改變現有醫療系統的結構,更將會成爲陳凡打倒其他競爭對手,樹立天浩醫院在醫學界地位的一張王牌。

  是重中之重!

  這樣的觀點,黎水瑤和曾院長都很認同。

  有了這樣的共識之後,事情就好辦了。

  各外科科室的海外專家,立刻都調集到了門診來開展門診手術,面對的就是那些常見的,高發的,並且很容易的處理的手術。

  比如像之前曾美晴做的那種,良性的乳腺瘤切除,闌尾炎切除,包括普通的腹腔探查,割包/皮,人流,痔瘡,腋臭等等兩百多種手術都劃歸到門診手術裏。

  並規定,相關手術不再收入院治療。

  消息一驚放出,立刻掀起了渲染大波,一些壓根連盲腸是啥都不知道所謂專家評論員們,開始瘋狂的抨擊天浩醫院,是在拿患者的生命開玩笑。

  說什麼這樣做太過草率,並希望有關部門介入調查,一定要將天浩醫院這種不負責任的危險做法,扼死在萌芽狀態。

  對於這樣的腦殘性選手,陳凡壓根就不想理會。

  而原本擁擠在住院部,怎麼勸都不行的那些普通患者們,則立刻不聲不響地去做門診手術去了。

  這就叫,送上門的不是買賣。

  一開始,陳凡求他們去門診做手術,他們都不去,總覺得陳凡這麼做是害他們,但現在,陳凡壓根就不理他們,他們反而乖乖的去了。

  畢竟他們不傻。

  打地鋪睡個十天八天的,然後呢,做手術的人,換成了天浩醫院普通的年輕醫生,而別人到門診,立刻就能做這個手術,而且做手術的人是海外專家!

  是真正的花錢少,技術好。

  所以前後沒用上兩天,住院部的地鋪潮水般的退去。

  病房裏剩下的,都是真正需要較好環境修養,和真正需要大型手術的患者,就醫環境的好轉,讓他們住的更安心。

  而隨着相關的新聞播出後,各種各樣的爭議隨之而來,以至於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天浩醫院的門診手術,都是各方爭論的焦點。

  而參與討論這件事情的人,也從一開始的水貨評論員,漸漸的變成了一些真正的醫學專家。

  更在鍥而不捨的媒體人追問下,最終得出來一個結論。

  那就是門診手術是安全的,只要夠規範,就不存在所謂的安全風險。

  這一下,天浩醫院算是徹底的火了。

  畢竟,對於門診手術來說,天浩醫院是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於是各地媒體爭相報道,甚至就連對天浩醫院相當不感冒的上滬電視臺,也邀請黎水瑤去做了一期關於醫療系統改革的節目。

  而這一連串的手段,不但讓天浩醫院真正的崛起了,甚至引起了醫學界的一場地震,最先回應的,竟然是華夏醫大。

  他們宣佈,將在華夏醫大附屬展開門診手術試點,如果一切順利,會在相關條件成熟後,進行相關的推廣。

  這一下,徹底一石激起千層浪。

  華夏的各大醫療機構紛紛效仿,宣佈將會在近期進行門診手術的試點。

  但是……

  他們不是私企。

  他們不是私營,因爲涉及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所以儘管都宣佈了相關的試點信息,但以他們推行的效率來看,沒有三兩年的時間,想全面推行門診手術無疑就是做夢。

  而天浩醫院,做爲行業裏的領頭羊。

  不但聲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實實在在的收到了最直接的好處。

  最明顯,最直觀的就是門診外面排成了長龍,患者們連夜排隊,依舊是一號難求。畢竟,人都不傻。

  比如良性的乳腺瘤手術,在別的醫院,先入院住個幾天,進行各項檢查,手術後,再住一個星期然後出院,快的話,十來天,慢一點,那就半個多月二十天。

  別說花費多少,單單就是這個時間,就能把人折磨得意志頹廢。

  但在天浩醫院卻不用這麼長的時間,做各項檢查確診後,只要符合手術條件,立刻就做,最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回家了。

  以前患者擔心安全,難免寧可選擇住院。

  但現在已經知道門診手術和住院手術在安全性上一致後,誰放着半個小時就能治好的醫院不選,去選那些要半個月才能完成治療的醫院?

  而這樣一來,不但住院部的壓力得到了緩解,更直接的表現就是錢嘩嘩地流進了天浩醫院。

  普通的標準病房,住一天,牀費不過十幾元,相關的基準藥物,也不是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國家有統一的標準。

  所以在普通的住院患者身上想賺多少多,是不可能的。

  但門診手術,卻不同。

  因爲方便快捷,隨治隨走,那手術是一臺接一臺,就普外科而言,每天的門診手術手術量,都在百臺左右,用笨腦子算,平均一臺小手術收費五百,一百臺就五萬,一個月就是一百五十萬,一年下來,僅這樣一個小小的手術室,就能帶來一千八百萬的收益。

  而問題是,這只是一個科室。

  光外科,天浩醫院就擁有二十二個科室,也就是說,僅此一項,每年帶給天浩醫院的純收入,就在三億左右。

  這還不包括其他。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了,那就是門診手術室太少,醫生不夠。

  手術室少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只能往手術室里加牀,擠一擠,一個手術室配三個手術檯,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門診手術的壓力,但醫生卻不是鐵人,沒人能二十四小時連軸轉。

  但這對於陳凡來說,壓根就不是事,一方面,從世界各地的求職者中挑選優秀醫生,另一方面,不是有聯合辦學嗎?

  這麼好的便利條件不用,那不是太對不起的自己了嗎?

  於是陳凡毫不客氣地向三大院背後的三個醫大,各要了二十一名有執業醫師資格的外科研究生來實習,還給了三大醫院每家三名進修醫生資格。

  這對於三大院,和三家醫大,都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所以他們毫不吝嗇的立刻同意,同時包括陳凡江英傑等人在內,天浩醫院,共有六人成爲了三醫大的特聘教授。

  像曾院長,黎水瑤他們醫術方面都達不到標準,所以只能和那些並沒有成爲天浩醫院正式員工的海外專家一樣,掛個榮譽教授的頭銜。

  但對於他們來講,這已經很滿足了。

  而當整整七十二個擁有超高學歷的醫生來到天浩醫院的時候,非常高興的陳凡只對他們笑眯眯地講了一句話,那就是……

  “有了你們的加入,各科的手術室,又可以加班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