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野望
這時候,一道破空之聲響過,戲志才的眼前,驀然浮現了一張傳訊符,他用神念激活,查看了一遍,臉色愈發凝重。
“今早,泰山郡已經被呂布大軍攻陷,公孫瓚帶領剩下的百萬將士,退守魯郡。”
戲志才眉頭深鎖,感到現在的局勢愈發棘手,“而三天前,據我們的細作稟報,袁紹在丟掉了整個冀州後,被王強勢力的東路大軍緊追不捨,再次失去了半個青州!”
“這樣看來,要不了幾個月的時間,袁紹最後的半州地盤,就會全數丟失,被王強勢力攻佔。”
“哎……”
戲志才長嘆一聲,“這王強勢力,現今也太強了。”
“他們三路大軍齊出,都已經達成了這一輪突襲的目的,不但張魯、劉璋被滅,現在連公孫瓚與袁紹,也要被滅掉。”
“一旦讓他們消化了戰果,再次開啓擴張的步伐,天下何人能擋?”
他是有自知之明的。
“嗯,大家稍安勿躁。”
曹操感到有些頭疼,揮手製止了現場衆人的喧囂,苦思對策。
自家的實力雖然很不錯,但是隻比那公孫瓚強大一些,與鼎盛時期的袁紹相若。
袁紹與公孫瓚兩路諸侯勢力,都擋不住呂布親率的東路大軍,這讓他很是憂慮。
自家勢力與袁紹並不接壤,中間還隔着一個劉備與公孫瓚。
雖然因爲王強勢力的大舉南下,自己與劉備暫時休戰,雙方卻依舊勢同水火。
因爲潛龍天驕不可共存的忌諱,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劉備,都不可能放自家的大軍入境。
如戲志才所說,如果想要救援公孫瓚和袁紹,卻十分簡單。
因爲現在的袞州北部已經與王強勢力全面接壤,自家與王強勢力已經正式開戰,而且戰場的跨度很大。
想要救援公孫瓚或是袁紹,操作十分簡單:只需要自家的大軍全面北進,對佔據袞州北部的王強勢力,全面開戰就行。
這是最簡單的圍魏救趙之策。
至於能不能打贏,那是另外一碼事。
以現在的總體情況來看,十有八九是打不過王強的。
除非……
“諸位,王強勢力暴露出來的戰力太強。”
曹操稍稍的一想,就有了決定,“以目前的戰局來看,只有說動董卓、劉表,與王強全面開戰,加上袁術和公孫瓚,還有我們一方,是有實力與那王強一決高下的。”
他說的沒錯。
確實,一旦達成這五路諸侯的臨時聯盟,聯手對戰王強勢力,勝算不小。
那王強勢力再強,也有一個限度,不可能超出常理。
在如今嚴峻形勢的逼迫下,這五方臨時聯盟,是有着極大可能能夠成功組建起來。
畢竟,誰也不想自己,被王強這麼一邊倒的碾碎,身死族滅。
他們這五方勢力之中,那些大小世家豪族也是一樣,哪裏會甘心看着王強勢力越來越強大?繼而把他們逐一的消滅。
所以,這個最佳的應付方案,有着很大的可行性。
當然,最好的結果,還是盤踞在司隸地區的衛家與楊家等世家豪族,成功的發起突襲,把董卓從司隸地區滅掉或是驅逐出境。
這樣一來,獲得了富饒無比的司隸地區人力、物力資源,還有衆多世家豪族的支持,到時候光憑曹操這一家勢力,就有信心擋住王強勢力的再一輪南下席捲。
等滅掉了王強勢力後,聯盟勢力的各路諸侯,再各安天命,爭霸奪鼎。
彼時,曹操有着絕對的自信,獲得最後的勝利,問鼎九州。
但是這其中,達成聯盟的最大阻力,還是聯盟自身。
董卓很難說服,劉表是一名守成之輩,這都是阻力所在。
他們不傻,不會不清楚聯盟的弊端,最後爲他人做嫁衣。
曹操的決定一下,手下的諸多文武官員,深知這是與自家利益息息相關,如果不想身死族滅,只有拼盡全力去阻止王強勢力的繼續擴張。
衆人隨即領命離去,分頭忙活起來。
首要任務,自然的全力配合司隸地以楊家、衛家爲首的衆多世家豪族,對盤踞在司隸的董卓背刺,爲曹操勢力的順利擴張而努力佈局。
……
下邳城,劉備的大本營。
“主公,袁紹派來使者,見還是不見?”
簡雍急匆匆的進入議事大廳,對劉備問詢道。
“不見!”
已經徹底黑化的劉備,再不復以前的假仁假義之色,斷然說道,“那曹操已經與北方霸主王強開戰,根本就沒有餘力,對我們徐州發起攻勢。”
“袁紹已成喪家之犬,向我們求援,何嘗不是想要拖我們下水,使得我方與王強立即開戰!”
他是又厚又黑的代表,豈會不知其中的貓膩所在?
“據我們的各路細作發來的情報綜合表明,那王強勢力如日中天,根本就不是現在的我們能夠匹敵的。”
“我們唯一的生路只有儘快南下,趁着曹操、袁紹、袁術分身乏術之際,全力攻伐江東,或是攻伐袁術。”
“無論是滅掉他們哪一路諸侯,都可以讓我們的底蘊倍增,將來纔有與王強爭鋒之力。”
劉備早就考慮清楚,自己接下來的擴張方向。
如今的局勢,那北方霸主王強,與袁紹、公孫瓚、董卓、曹操、甚至劉表全面開戰,這必然會是一個耗時良久的戰局。
無論是哪一方獲勝,勝出的一方都將傷筋動骨,加上穩定佔領區的秩序和恢復民生等工作,短期內不可能再次發動戰爭。
這一系列戰局需要的時間,就是自家最好的發展良機。
這也是劉備、孫堅、袁術這幾路諸侯,唯一的機會。
只有整合了這些南方勢力,纔有實力去奪鼎天下。
“那好,我這就打發袁紹使者離開。”
簡雍知道了劉備的決定,自然不會反對,當即閃身離去。
“大哥,我們的首個目標,是袁術還是孫堅?”
程普眼神炙熱的看向劉備,等他做出最後決定。
這其中的多個計劃,已經醞釀了幾個月之久,早就制定完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