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村裏的爺們
村官:豔滿杏花村,征服村裏的爺們
于歸農和張亮初步算了一下成本,機器加廠房保守估計得十萬,于歸農讓張亮列了個單子,自己又重抄了一份,每樣的價格加了五成,倒不是他貪得無厭,而是預留了意外備註的錢,另外又加了五萬的人工錢。愛玒琊朄他報給翟律師的價格是二十萬,翟律師倒是很大方,給了于歸農三十萬的支票。
“其中有十萬是給你留的預備金,畢竟我不常在這邊,電話溝通有時候也不能馬上解決問題,所以我留了十萬的預備金,相信足夠建設加工廠了!”翟律師說道。
“翟先生,謝謝你!”于歸農真誠的說道。
“哪裏,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而已!”翟律師客氣的說道。
“翟律師,中午我請你喫飯!”于歸農邀請道枳。
“不了,我一個小時以後就上飛機了,於先生很高興認識你,希望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翟律師說完就和于歸農告別走了。
于歸農拿着支票去銀行兌了現,于歸農第一次到手這麼多錢,他有一種一夜暴富的感覺,甚至想攜款潛逃了,不過他不會那麼沒出息的以爲這就是終點了,恰恰相反他的致富路纔剛剛起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于歸農去了一建找了盧大軍,盧大軍原來是拆扒的高手,他對拆扒和丈量都很在行,而且他也認識不少小的建築隊,于歸農不希望因爲這點小事兒去找唐麗君。好在他和盧大軍成了哥們,盧大軍對他的事情也盡心盡力,盧大軍折騰了一個月才找齊人手脂。
盧大軍知道他們村困難,拆扒找的以前隊裏的朋友,因爲是冬天也都沒有什麼工程,人還算還是挺多的,但基本上都沒要什麼錢。盧大軍又找了哥們的工程隊,規劃了地方,打了地基,蓋了個三層小樓。
剩下的料又將四周圈成了院子,甚至還幫着村裏把大棚又擴大了面積,固定了棚底。因爲是冬天,和個水泥都得在工棚裏進行,所以工程進行的有些慢,整整兩個月才完工,村裏的爺們也有不少跟着幫忙的。
連工帶料的折騰下來,連着請客喫飯才一共花了兩萬,于歸農非常詫異,原來盧大軍的朋友從之前完結的工地裏剩下了不少磚石還有水泥砂石什麼的,沒地方拉都填到了這裏,而在城裏的拆扒工程裏,拆下來的窗戶和門也運來免費給了于歸農。
于歸農實在是不好意思了,于歸農知道就是普通的三間的瓦房都得一萬多,何況是三層的小樓還外帶着大院,裏面的設施還一應俱全的。這期間他們還找了張亮幫忙定製加工設備,設備花了四萬,他們很快規劃了設備的位置,連工作臺都砌好了,于歸農對盧大軍真是千恩萬謝,結果盧大軍只一句話就堵住了于歸農的嘴:
“誰讓你給我送了個媳婦呢!再說,你和唐總的關係,我敢不幫忙嘛,她要是知道我不幫忙估計我以後就得喝西北風去!”
設備有了,加工廠也有了,可是工人呢?于歸農打起了村裏人的主意,村裏的娘們都在養山珍,肯定是抽不出手了。這蓋加工廠的時候村裏有好幾戶的爺們也都出來幫忙了,眼下就快開春了,又到了要分別的時候,村裏又成了留守村,這事實上對於歸農的工作是不利的,眼見着村裏有爺們幹活還是要快一些的,尤其是一些體力活。
于歸農做了一個決定,他讓葛花挨家去了解,爺們一年在城裏能掙多少錢,葛花拿着小本子都記了下來,回來後於歸農叫上村幹部開了個會。他把村裏爺們的收入大致估算了一下,最高的一年三萬五,刨去喫住和在外的開銷能好一點的能剩兩萬五,不好的也就是兩萬。差一點的一年也就一萬八,刨去喫住也就剩個一萬二三,再差點的就剩一萬。
兩者一平均下來,于歸農給村民算了一筆賬,如果村民在加工廠工作的話,初始工資是一個月一千五,但是基本上喫住都在家裏,沒有多大的開銷,前三個月學技術,誰先把技術到手,誰漲到兩千,以後每個階段都遞增,包括全勤,當然效益好了還有分紅。
這樣算下來,如果盈利的好的話,一年能剩下三萬塊,而且村民再外面打工多數都是高空作業,很危險,在村裏只要把技術學到位了,沒什麼危險,而且工作時間也不會超過八個小時,不像城裏一般都工作到十到十二個小時,還是體力活很辛苦。
村幹部們聽完于歸農說的也都暗自算了一下,的確是這個理,而且有不少夫妻都不願意過這種聚少離多的生活,村裏有不少的孩子基本上都不認識自己的父親,這讓外出回來的爺們們也很沮喪。
“大致的情況我說明了,我只是做一個建議,與其便宜外來的人,不如便宜村裏的人,咱有什麼好處,必須得先考慮村裏的人,而且我說句實話,加工廠的規模不大,有三十個人差不多就足夠了,我也負擔不起多餘的開銷,所以先到先得,而且我們是免費培訓!”于歸農看着村幹部蠢蠢欲動的腿,知道她們想通知自家的爺們先來了。
“郝穎,都記下了吧,開始廣播!咱再說說別的!”于歸農故意這麼說道。
“於主任,我家裏還有點事兒,先回去一趟!”一個村幹部說道
“我也是!”另一個說
“我也是!”大家都說。
“行了,那就散會吧,等下次再說!”
村幹部們急衝衝的走了,郝穎趕緊廣播,播完三遍了,郝穎關了大喇叭笑着罵道:
“你可真鬼道,明明是需要他們幫忙,卻說成了先到先得的好處,這樣村裏的爺們都得搶着來!”
“人多了,咱就可以擇優錄取了!跟他們這些人不玩點心眼兒還真不行,我要是說加工廠需要人幫忙,即使給錢,他們也得覺得虧,還不愛幹,現在就不同了,咱等着就行了!”于歸農得意的說道。
“你啊,越來越得瑟,加工廠要是起來的話,是不是連鎖店也能開了?”郝穎問道。
“不止,如果銷量好的話我們還可以出口,這樣的話就是錢生錢了!”于歸農說道。
“然後呢?”郝穎問道。
“度假村!”于歸農嘆息道。
“你還沒放棄?”郝穎驚異的問道。
“那是我一個遺憾的夢,也是一個教訓,我一定要把它完成了!”于歸農堅定的說道。
“我支持你!”郝穎鼓勵道。
沒過十分鐘就有人來報名了,于歸農提示郝穎登記了姓名、年齡、原來從事過的職業還有在城裏有沒有辦過健康證。于歸農知道在城裏打工喫的是大鍋飯,要辦健康證的,他們做的是食品行業,健康證很重要。
一個小時候基本上來了四十幾個,還有一些是在城裏有些貓膩的,不願意斷了回來的,于歸農也不問,只是在這些裏挑選着,又把幾個村幹部叫過來問問以前幹活是不是麻利之類的,好在只有兩個人沒有健康證,被于歸農刷掉了,又有幾個太過年輕的,于歸農也刷掉了,理由是照顧年紀大的奔波辛苦,年輕人多鍛鍊。
最後挑挑揀揀的剩了三十五個人,于歸農給他們弄到了村公所,滿滿騰騰的坐了一屋子,于歸農清了清嗓子說道:
“我設定的人數是三十個人,所以你們中間有五人會被淘汰,這五個人不計年齡,不計原來的工作,我只看這第一個月的培訓成果,最先上崗的,被錄取,剩下的最後五人淘汰,當然我會支付這一個月的工資。山珍加工其實所需的技術不多,分爲熬煮、裝袋、封口、裝箱。當然我們村裏提供的機械設備會完成所有的自動化工作,而你們中有差不多十個人會負責裝箱的工作。我們也會根據工作的辛苦程度和大家的工作態度設定工資和獎金。
現在我想問問,會開車的有幾個?”
有三個人舉了手,于歸農點了下頭說道:
“有駕照嗎?”
只有一個稍微年輕些的舉了手,他原本在工地就是開車的,于歸農點了點頭說道:
“你們先跟着學技術,然後我對你們另有安排!”
“第一個月所有流程的培訓大家都要參加,我們會對所有的崗位擇優錄取,當然也會有淘汰,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咱靠山屯富的日子就算來了,加工廠運作起來後,城裏的連鎖店也會開,只要銷量好,咱工資就有下線沒有上線,一直漲,我一定讓村裏都告別土房子,住進新家!”于歸農大聲說道。
他的話感染了村裏的爺們,大家都充滿了幹勁,這一刻他們徹底被這個新來的主任征服了,不與其說是于歸農征服他們的,不如說是于歸農規劃的美好生活征服了他們,于歸農的加工廠正式開始運作了起來。
(今天的第四章,下午太熱了,倫家請求各位看官將倫家送入北極,我願意和北極熊呆在一起!晚上奉上第五章,別走開哦!)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