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三章:氣昏康熙

作者:寅時到
有一百多名犯人關押在步軍統領衙門中,因此連續幾天下來,京城三司官員幾乎天天都要在步軍統領衙門進出。

  這三司是哪三個部門呢?自然就是刑部、督查院和大理寺。因爲步軍統領衙門只有逮捕權,沒有審理權,因此審理案件自然是要移交給三司衙門的。按照現代來看,這就好比公安下屬警察局抓人,然後移交給法院。而三司衙門則可以理解爲國家最高法院刑部、京城最高法院都察院和全國巡迴法院大理寺。

  刑部審理的案子,通常都是危害江山社稷的大案、要案和重案,普通殺個人放個火的案子,也基本不會交給刑部審理,除非是那種死的人極多、影響範圍甚大的案子,否則刑部幾本只會受理涉及官員貪腐、起義民變等等案子。

  因此,刑部平時都是作爲朝廷半個立法機構存在,所以可以看做是全國最高法院一樣的單位。

  都察院則只是作爲地方性質的司法機構,京城的都察院也就基本只會受理京城、順天府的案件,就連隔壁奉天府的案件,都察院也是基本上沒有權利插手的,因爲各地區都有各地區的都察院衙門。

  按照原本歷史,直到三四十年後,京城都察院地位纔會被提到和刑部與大理寺一樣高,成爲總管全國都察院衙門的單位,因此現在的都察院僅僅只能看做是京城最高法院。

  而大理寺的存在,就算是比較特殊了,這個衙門可以管全國大大小小所有案件。

  首先,大清朝的大理寺和明朝時候職能差不多,區別於唐宋時期,那時大理寺纔是現代全國最高法院,而明清時的大理寺最大職能就是歸攏、整理和複覈全國大小案件,如果發現有問題的案件可以打回地方,讓地方衙門的官員重新審理。

  同時,只要能來到京城的百姓,也可以繞過地方衙門,直接在大理寺伸冤。因此,將大理寺比喻做現代的全國巡迴法院,倒也沒出錯。

  這次劫獄事件,首先影響力巨大:直接影響到了康熙皇帝;其次發生在京城:是京城都察院直接管轄的地方;最後此案審理時需要實時監督:大理寺才具備監督職責;所以三法司官員齊聚在步軍統領衙門,那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雖然案件是三司會審,但審理效率不算快也不算慢——實在是因爲犯人,人數衆多——由於三司衙門加起來,可用於審理案件的官員們,還不到一百名,而犯人就有一百多人。這就導致每次提審犯人時,也就只能分作八九組,同時提審八九人,然後各組之間再交叉審理。而每次審理都要進行一兩個時辰,所以每天能夠審理十五六名犯人,就算效率極高了。

  於是乎,十多天下來,所有犯人堪堪審訊完畢。

  再之後纔是彙總線索,進行分析,接着查案。

  好在幾乎所有犯人在刑訊逼供下,都口徑一致,將矛頭指向陳家嶴。所以陳家嶴自然也就成爲三司衙門官員們認爲的,本案主要突破口,因此把他作爲重點調查對象。

  然而陳家嶴骨頭比公西釗還要硬,十根手指和十個腳趾的指甲都被拔了,硬是生生忍着痛苦,連半個字都不說,以至於三司衙門官員連他家庭背景都調查不出來。

  因爲陳家嶴過於硬氣,案件一拖再拖,以至於還在病榻上的康熙皇帝,親自下旨催促辦案。於是三司衙門的官員們,只好用最笨的辦法,將陳家嶴的畫像貼滿京城大街小巷,期待有人能夠認識這位朝廷欽犯。

  畫像粘貼後,果然蹦出十好幾人表示認識畫像上的人。

  這其中就包括八阿哥胤禩和工部尚書戴梓,其餘的也多是在各衙門裏擔職的八旗子弟——這些人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曾經一起出使過西洋羅馬,見到陳家嶴的地方當然就是在伏山——也就是佛山——因爲四阿哥胤禛曾經救助過陳家嶴,以至於這些八旗子弟們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這線索從頭開始串聯,刺客趙小花受僱於公西釗,公西釗又是陳家嶴的屬下,陳家嶴曾經受到過雍親王胤禛的恩惠。

  按理來說,陳家嶴應該對皇家感恩戴德才對,根本就沒有理由和動機策劃、行事刺殺皇帝,除非……一個可怕想法在衆多三司衙門官員腦海中縈繞,這涉及到朝廷權力鬥爭,牽扯到皇室,一時間再沒人敢往下查了。

  於是衆人推舉,刑部尚書寫了一篇奏摺,硬着頭皮進宮面聖。

  刑部尚書在乾清宮臨時書房見到了康熙,將奏摺呈獻上去,再清清楚楚、原原本本,將調查的各個方面,一五一十向康熙皇帝說的明明白白。

  “混賬……混賬東西!”

  線索明確,再加上老年康熙心思多疑,一時間就將這其中爭鬥和利益看透。

  這刺殺皇帝,無論康熙有沒有死,最終獲利最大的估計就是雍親王胤禛。首先隆科多在陳家嶴劫獄時的反常行爲,不難看明白這隆科多早就是胤禛的人了,也就是說雍親王早已掌握京城兵權。那麼,康熙如果沒死,念在胤禛替自己擋了一刀,他在感官上,就會將胤禛看的比競爭對手胤祉更重要,如果康熙死了,手握兵權的胤禛想要繼承大寶,那還不是有嘴就行的事情。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康熙弄懂了箇中關竅,愈加暴怒起來,忽然心口一陣劇烈疼痛,眼前一黑,直接暈死過去。

  “皇上!”刑部尚書見到康熙昏倒,立刻大喊,“快!快來人,叫御醫!”

  聽到叫喊,趙昌闖進書房中,倒是一點都不慌張,向外吩咐道:“小桌子、小凳子,快去太醫院請御醫張倫之,杜鵑、茉莉,立刻去燒一桶熱水……”

  乾清宮立刻井然有序的開始運行起來。

  趙昌與梁九功快速把康熙擡到牀上,接着將皇帝的衣服脫下,只餘下單薄內衣,接着開始在胸口處按壓——這急救方法,還是張倫之教給兩位乾清宮總管太監的。

  如此這般,直到小桌子和小凳子將張倫之請到乾清宮爲止。

  ——————

  求月票,感謝!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