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六章:登基只是開始(已修改)

作者:寅時到
康熙五十年六月二十日,國殤,七日後,康熙葬於景陵,舉國哀悼三十日。

  康熙五十年七月二十一日。

  “三哥該當登基!”

  胤禩笑着,對胤祉拱手,末了遙指太和殿上金鑾寶座。

  胤祉動了動嘴脣,也不知心裏想哭還是想笑。

  自從《信報》披露雍親王覬覦皇位,建立粘杆組織,密謀刺殺康熙皇帝,消息已經傳遍天下,胤禛自然也就失去登基的資格——這是天下輿論所在,沒有人能夠和天下輿論大勢相對抗,他誠郡王胤祉也不行。

  “我何德何能啊……”

  這是胤祉發自內心的感嘆,只能說他這是自找的不痛快了。

  從四十多年胤礽太子被廢,胤祉看到最跳的胤褆那個樣的下場,便學着胤禩韜光養晦——他是知道胤禩不甘寂寞的,否則就不會作出那麼多利國利民,用來給自己積攢聲望的事情了,只能說要說誰看的最清楚,還得算是胤祉這個局外人——可是胤祉沒想到,老八這人表面上是韞櫝藏珠,實際上偷摸摸的厲兵秣馬。這一波啊,還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了。

  所以胤祉韜光養晦把自己給韜光養廢,那也怪不得誰。

  兄弟倆還擱這推拒呢。

  “三哥,你可別謙虛了,你可是皇阿瑪指定的兩個繼承人之一,如今四哥謀反叛亂,可不就只剩下你一個人了嗎?人心在你啊,你不登基,誰敢登基?”

  胤禩這句話,那還能不是張口說瞎話呢?

  胤祉可是知道,南方經濟較好的省份,自己這位八弟,孝賢親王之名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胤禩纔是真的民心所向。

  然而胤禩拒不肯坐上金鑾寶座,如此一來,胤祉算是明白了八弟的想法,無非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罷了吧?那這沒什麼好說的,自己接受就是了,以後好歹也可以說自己也是當過皇帝的人。

  “哥哥我就卻之不恭了,實在受之有愧……”

  康熙五十年七月二十二日。

  百官與京城西阜成門內歷代帝王廟外聚集,禮部已準備好各項祭祀禮儀。

  康熙帝三皇子胤祉祭祀祖先、昭告天下、登極皇位,改年號爲誠晟,是爲誠晟元年。

  誠晟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審訊雍親王胤禛謀反一案。

  胤禛見至此他所有大勢已去,也不再隱瞞什麼,一五一十將建立粘杆,接着先後安插宮廷和官員中諸般臥底和盤托出,但拒不交代自己密謀刺殺前康熙皇帝——好歹也是爲人子,還是要一點臉面的——誠晟皇帝也不爲難胤禛,只是奪爵、幽禁,將胤禛降爲貝勒,依然讓胤禛全家都住在雍親王府,只是雍親王府要改個名字了,叫做四貝勒府。

  接着當然是一人得道的戲碼,佟佳皇貴妃封爲太皇貴妃,仁憲皇太后封爲仁憲太皇太后,生母榮妃馬佳氏封爲榮憲皇太后,地位最高的四妃封爲太妃。至於其他妃位,統一出宮去和兒子居住,包括十二阿哥胤祹生母定妃萬琉哈氏住進十二阿哥府、胤禩生母良妃衛氏住進孝賢親王府,也就只有這兩人需要搬出宮去的。還有妃位以下的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四十六人,全部居住到景陵去給康熙守墓。

  當然,誠晟皇帝自然沒忘了給康熙追封諡(Shì)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還有禮部恭迎牌位時的廟號:聖祖。

  當然了,那麼一長串諡號,自然不可能是誠晟皇帝一個人想出來的,其中大部分都是禮部給出的字,還有康熙皇帝生前自己給與自己的評價,誠晟皇帝只添了‘仁’這一個字——至於後世之人會怎麼想,那是後世之人的事情,總之前皇帝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做完這些,已不知不覺來到誠晟元年七月三十日。

  這一天,誠晟皇帝只做了一件事,再次召集百官,宣佈要將皇位禪讓給孝賢親王胤禩。

  這個決定百官中竟然沒有一個人反對,也只有陳夢雷爲首的幾位文官說了幾句場面話。

  誠晟皇帝心中笑笑,已經很清楚的明白,確實會是這樣一種結果——不清楚也不行呀,從登基前一天,他心中就門兒清的,胤禩與自己互相推拒,實際上就只是不想插手對於四貝勒胤禛的處置。

  壞人讓胤祉來當,如果事情有變,惹來一身騷的也只會是他胤祉。

  好在胤禛也沒有留下什麼後手,倒是順順利利的奪爵、幽禁。

  於是,誠晟元年八月初一日,普天同慶,孝賢郡王胤禩祭天告祖,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年號爲禹治,稱爲禹治皇帝。

  禹治,禹治,堯舜禹、治天下,從這年號就可以看出胤禩的野心。

  爲什麼不是堯治,或者舜治?那還用說嗎?年號堯治,後世閒的沒事幹的喫瓜網友還不得編排胤禩是‘腰子皇帝’啊?至於舜治,當然是要避諱祖父的年號順治啦。

  新帝登基,那一人得道的戲碼再次上演,胤禩生母衛氏封爲良憲皇太后。

  接着已退位重新成爲誠郡王的胤祉,被封爲永承誠親王,永承兩字是哪裏來的?自然是胤禩嫌棄鐵帽子不好聽,便改爲永承兩字,表示此爵位可以永久繼承。原來的那些鐵帽子親王、郡王,自然也改爲永承親王和郡王了。

  之後便是九阿哥固山貝子胤禟封爲和碩肅親王,十阿哥多羅郭郡王胤䄉封爲和碩郭親王,十四阿哥胤禵封爲和碩廉親王。

  其餘官員也各有封賞,完畢後大赦天下。當然這大赦天下也是有前提條件的,並不是所有罪行都可以得到赦免,胤禩爲人還沒有那麼迂腐,得到赦免的僅僅只是小偷小摸、防衛過當等造成的傷亡等罪犯,至於那些大凶大惡之輩,想要赦免?等到下輩子也沒可能啦。

  禹治元年八月十五日,中秋節。

  天下社稷纔剛經歷過三次皇權交替,胤禩就做了一個極爲大膽的決定,甚至可以說是叛祖的決定。

  他改國號清爲夏,大意是從夏朝開始,經歷商周、唐宋、明清,至此重爲夏朝,可視爲一個輪迴。並將封建帝制,變更爲首創的帝君分權制。

  朝廷一分爲四,設立四殿:中極殿、文華殿、建極殿、武英殿。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其中中極殿自然是地位最高的,也就是皇帝入主的一殿,掌管國家軍權。

  文華殿,囊括原來的吏部、工部和禮部,行使國家行政權,最高官員叫做殿閣,殿閣則由天下人共同選出,一人最長可擔任殿閣四年,最多可連任四任,所有百官都可以參選文華殿殿閣職位。當然首任殿閣將由胤禩親自兼任,但胤禩也規定了,以後任何皇帝都不能參選殿閣,杜絕後代恢復帝制的可能性。

  建極殿,殿名有一個極字,自然也是地位極高的機構,原大理寺和原四殿二閣的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官員,都被劃歸到建極殿中,統管國家立法權,最高官員稱爲法相,法相只能從建極殿官員中選出,自然首任法相由湯志明擔任。而且法相有別於殿閣,這是個一輩子的職位,只能涉及案件被撤銷或者自身辭職,否則法相一職可以擔任到去世的那一天。

  武英殿,地位與文華殿等同,但權力也是很大,原刑部和都察院都歸屬於武英殿,職責也就脫口欲出了,掌管的是司法權,最高官員成爲大法官,大法官也是四殿中唯一可以由科舉制度選出來的官位。

  如此,通告天下,天下百姓大部分不知道這種改制的意義所在,然而少部分商人和大部分官員都明白,這社稷江山都要變天啦!

  ……

  主角登基了,封建時代結束,即將進入下一卷,書寫國際風雲局勢。

  很多人說清穿不造反,XX套電鑽,我倒覺得沒必要,17XX年了,都十八世紀了,放着那些成見能幹嘛呢?人家康熙爹雖然氏愛新覺羅,但娘可是妥妥漢軍旗,先不說有多少漢人血統吧,人大唐開國李淵還有鮮卑族血統呢,唐朝還不是一樣被後世稱道?所以對清朝‘另眼相看’是真的沒那個必要。

  個人以爲,都十八世紀了,發展國家纔是正經事,清穿不發展,XX才真是套電鑽/笑。

  瞧瞧人家西方,都開始轟轟烈烈大航海和殖民了,你一個穿越者還窩在家裏,自己騙自己是泱泱天朝,這纔是真的可笑好吧。

  最後,求求月票,求求了,實在感謝大家支持和厚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