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不見 作者:未知 葉湘和老夫人都沒想到銀杏會直接跳穿,也沒有想到她的身手這麼好,兩人緊張的扒着窗戶看她平安落到戲臺上,纔敢扶着胸口鬆口氣。 緊張完了,老夫人便不解的看向葉湘,問,“丫頭,你此舉有何深意?” 葉湘笑道:“雖然有財不露白這麼一說,但我們這個拍賣是爲了救災籌款才舉辦的,爲免事後有人誣陷咱們掛羊頭賣狗肉,私吞了這些拍賣所得的銀子,我覺得咱們不但得當場將籌得的金額給大家報一報,回頭還得讓祖父進宮給皇上報一報。” 老夫人聞言想了想,然後便笑了,點着頭道,“你思慮的極是,雖說那些東西是咱們拿出來的,但今天既借了這個名頭,就得讓這些銀子過明路,免得事後讓人潑咱們污水。” 她們磨刀霍霍,能用一堆不能用的東西換回一百八十多萬兩銀子,若非這是一刀切的買賣,葉湘還真想再來一次,只不過這次已把在場的一衆來賓宰的不輕,想讓他們再入套也不可能了。 拍賣會結束後,老侯爺上樓跟葉湘和老夫人碰了個頭就進宮去了。出門之前,他還特地讓吳宏把一份在拍賣會上買過東西的一衆皇公貴族,官員商賈的名單抄了一份帶上。 在賑災一事上,老侯爺看得比誰都明白。往年靼子犯邊時,也會有百姓於秋冬之際逃難到京城,往年朝庭開施粥點施粥賑災就是救濟災民的主基調,然後各大世家大族跟風的開幾個施粥點以示自身的慈善。從來沒有人像葉湘這樣不但給災民建屋搭房,送藥送衣,還給安排幹活,一副要讓他們在這邊安家的架勢。 葉湘做到了讓京城有災民跟沒有災民一樣,她做的這一切,對於那些災民是大善,這份功跡就是皇上也不可否認,卻不一定是皇帝喜歡看到的。 功高蓋主,聲名累人! 災民不可不救,但他也要自保。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將這份功跡分攤出去,讓所有有份參了一腳的人,從賑災這件事中得到甜頭,如果能再得到皇帝的嘉獎,那就再好不過了。 老侯爺腦子裏想着心事,大步往皇裏走,可才走到乾清殿前,遠遠的便見到了站在殿前的黃公公。他心裏不由咯噔了一下,突然就有了種不太妙的感覺。他笑着上前拱手,“黃公公今兒怎麼沒在皇上跟前服侍,站這兒吹風觀景啊?” 黃公公微微一笑,道:“雜家這是吹風等人,等的就是你這位伯陽侯爺。” “哦?”老侯爺心裏已經開始打鼓了,面上卻不敢顯露,只笑道:“黃公公怎麼知老夫會這時候進宮啊?可是有事?” 黃公公上前兩步,湊近伯陽侯道:“侯爺,咱們明人面前就不說暗話了。”他壓低了聲音道:“皇上說今天不想見您。” 果然!老侯爺目光閃了閃,一咬牙,毅然將袖裏的名單抽了出來,道:“皇上既然不肯見老夫,那老夫就回去了,這是今日朝中各位大人和城中商賈大力支持賑災參與拍賣的名單,還要勞煩黃公公面稟給皇上過目。”伯陽侯說完,就將那張摺好的紙塞進了黃公公的手裏,然後用一隻手緊緊的包住他的手。 黃公公垂目看了眼自己被老侯爺握住的手,無聲的嘆了口氣,緩緩點了點頭,“這紙,雜家會逞給皇上,會不會有用,雜家可管不了。” 老侯爺豁達的一笑,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公肯幫忙,這事兒就已經成了一半了,令狐夜先行謝過了。”說着抱拳向黃公公低頭一禮,然後徑直瀟灑的離去。 黃公公看着他走遠的背景,輕嘆了口氣,卻也什麼都沒說,轉身帶着一衆小太監往御書房走去。 御書房裏,皇帝正與葉守相對而坐,有一下沒一下的下着棋。 面對皇帝再一次的走神,葉守實在忍不住了,道:“皇爺爺,您要是真心急,將人召進來見見不就好了嗎?何必要如此心神不寧的呢。” “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他令狐夜敢膽大包天做出那種事,朕要是再不嚇他一嚇,難保他不會還有下回。” 葉守實在不明白,有人原意主動幫忙朝庭賑災救濟災民,難道不好嗎?怎麼皇帝還要找伯陽侯府的麻煩呢? 記得葉湘聊天時,曾提過皇帝之所以多疑是因爲手裏的權力太大,深怕別人窺視、奪取,但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皇帝的不自信,這可以算是皇帝能力不足的一種表現。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其實就是爲自己組建一個利益聯盟。這事間任何事情都會變,唯利益不變。 就葉守自己看來,伯陽侯肯拿出自己的錢建災民救濟營,能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聯合皇親國豐戚,大小官員捐錢資助救濟,這本就是利於朝庭的好事,事後朝庭只用給一衆出錢的人發份表彰信以示褒獎就夠了,這麼穩賺不賠利國利民的事情,要是換做他,倒巴不得羣臣多做些呢,怎麼還需要打壓? 皇帝看着葉守不以爲然的表情,哼了哼,道:“這可是過了好幾天了,咱們的賭注你可還有信心?” 葉守自信的一笑,點頭道,“當然。”他那個小姐姐一早就爲他策畫好了,有焉有不贏之理? 皇帝盯着葉守審視良久,才沉聲道:“送出自己名下田產三年產出,還要向朕要皇榜張貼的權責,你確實自己到頭來不是在爲他人做嫁衣?” 葉守道:“只要這件事是姐姐在做,孫兒就沒什麼好擔心的。皇爺爺不瞭解家姐,她那人就對賺銀子感興趣,您要真給她做個做大官兒,讓她管一堆人,她反而會不面耐煩。她這人照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好喫好喝賴活着。只要沒有人欺負她,只要能快快樂樂的賺銀子,每天琢磨琢磨菜譜,她就別無所求了。” 皇帝冷哼, “哼!她一個女子除了相夫教子,自然沒什麼可求的,但她不求,不代表令狐方不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