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當戲骨 第123節 作者:未知 附加覃醒和經紀團隊的宣傳計劃,熱點瞬間放大,成爲討論的焦點,熱度一時之間不僅蓋過了《影子》,甚至連某位糊咖出軌的新聞都蓋過了。 蘿月:[我看新聞說,《南海十三郎》已經賣出了二十多個國家的版權,光是版權費都已經回本……白帝牛逼!] 妖精的死神:[南海十三郎?我好像之前看到了宣發,不過看名字和預告片,感覺不是我的菜,現在感覺有點興趣!] 神間之人:[六得飛起,我對白帝的演技,除了信任還是信任,如果再能把產量提升起來,那不是天下無敵?] 敏min:[本來聖誕檔最期待的就是影子,這一弄我都想去看十三郎了。] 喫瓜羣衆們討論,當然不瞭解電影圈的路人,會疑惑,五個電影節有含金量嗎?全世界有七百多個電影節,競賽類型的也有接近兩百個,大多數都沒含金量。 但互聯網有能人啊,準確說業內人士也在知乎有賬號,id名叫“對你的依賴i”進行了一個大概的科普。 [我對電影節來個科普,噱頭片集中營的“戛納電影節”、政治正確館的“柏林電影節”、實驗先鋒隊的“威尼斯電影節”,被我們譽爲歐洲三大,這三個屬於t0,他們的大前提畢竟還是以藝術爲主。 世界上被fiapf認定的有a類電影節有十四個但含金量並不相同,能排進t1,首先有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它被譽爲電影節王子,一直想變成歐洲四大,可另外三個不帶它玩。 剩下的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東京電影節、華沙電影節、塔林黑夜電影節,與世界三大獨立影展就都是t1。 t2梯隊的鹿特丹電影節、南特三大洲電影節、芝加哥電影節,以及剩下的a類電影節,包括華夏的魔都電影節,其實我個人覺得平遙電影節要強點。 t3梯隊包括舊金山電影節、聖保羅電影節、都靈獨立電影節等,這類型是文化話語權不大的國家最大的活動,或者是文化很大是國家,第二梯隊的活動。 上述梯隊,個人認爲都是有含金量的影帝,至少不會遜色於國內的金雞百花的最佳男主角。 此外不統計b類不具備競賽能力的電影節,比如多倫多電影節。 拉斯帕爾馬斯國際電影節是歐洲三大接盤俠,好多在歐洲三大卷輸了的電影都會跑回這裏鍍金,所以很低調但含金量奇高不比t2差,不過考慮到沒知名度,還是把它放在t3梯隊。 所以白帝獲獎含金量不僅有,並且還很大,t1、t2、t3梯隊各一個影帝。 亞太影展和太平洋子午線電影節,稍微寒酸了一點,不說了。] 很多時候真是這樣,光說有多牛逼,看不出來,要有專業人士分析才清楚。 比如一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分析知道導演鏡頭語言蘊含了那麼東西,頓感牛逼。 同樣的,黃白遊五個影帝牛嗎?牛! 到底有多牛呢? 不清楚,大多數網友都不清楚。 現在清楚了,從t3跨到t1的含金量,全方位覆蓋! “一部電影橫掃電影節,還有誰?”、“感覺限制白帝的只有電影節參賽規則”、“我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演技,能有這麼猖狂的成績”、“所以遲昌拿什麼和白帝比?”…… 遲昌再一次被點名,又是一頓羣嘲,這一點裴文也拯救不了。 除此之外,是把觀衆們的期待拉起來了。 《南海十三郎》網絡預售,從之前的四千多萬,變成了當前的2.5億,對於一部粵劇題材的民國劇情片,成績何止是逆天,簡直是簡直。 “光是預售票房都回本了,這就是五帝的誇張了。”於墨臉上的表情笑得跟菊花一樣燦爛。 “等等,這話我是不是說過一次?”於墨仔細思考。 對了!在累計賣出了6000萬版權費時,於墨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二十多個國家,相當於每個國家就兩百來萬,其實不高,可版權費不用和電影院分賬,實實在在的回本。 主打一個回本! “裴文是吧,如果是這張牌,你又該如何應對?” 於墨深知,電影本身參加了七個電影節,都沒拿到一個最佳影片金夫人獎,連一個最佳導演都無。 擺明了,那些外國片商肯花費兩三百萬購買,就衝着黃白遊那誇張的演技去的,因爲演技好就是演技好。 裴文也感受到壓力,增加了宣發費用。 彷彿聖誕檔期就只有這兩部電影上映,前面的《影子》,後面的《南海十三郎》,中間沒有其他。 這真是湯都不給留。 兜兜轉轉,時間終於來到聖誕節! 第216章 他成角了! “黃哥、覃哥,你們有點緊張啊。”武笑笑說道。 首映禮在京城tz區張家灣的環球影城,於墨邀請了許多圈內的朋友,黃白遊也動用人脈邀請了不少人。 覃醒否認自己緊張,並向武笑笑遞去一個白眼,不過袖釦都錯開了一顆,依照覃醒在意細節的習慣,得是有多慌亂纔會出現這種狀況。 “與其說緊張,倒還不如說小激動,等這個首映禮,等了一年多。”黃白遊道。 “我就不緊張。”武笑笑說道,“你們都沒發現一個規律嗎?” “什麼規律?”黃白遊表示洗耳恭聽。 “生命之路、慌槍走板都是在聖誕節上映,然後拿下了好成績,歷史是有慣性的,《南海十三郎》也在聖誕節上映,肯定也能輕鬆拿下。”武笑笑說得異常認真。 “這有點玄學了。”黃白遊瞥向旁邊的覃醒,發現後者真的在認真思考。 怎麼的,這麼玄乎的說法,你不會還真信吧,黃白遊正待開口。 “聖誕檔之王,很不錯。”覃醒說道,“如果電影票房真不錯,那麼就可以把這個作爲營銷熱點。” 黃白遊還真沒想過有這巧合,“聖誕檔之王有點尷尬。” “尷尬?導演有春節檔之王的說法,演員有個聖誕檔之王有什麼奇怪?”覃醒轉頭對武笑笑說,“不錯,這個想法很好。” “到時候再說,我先去招呼朋友了。”黃白遊瞧見了熟人,算是半個主辦方的他,先行離開。 到場來賓,多數是演員,黃白遊在媒體方面的人脈不足。 好在金逸傳媒,可以補足,也側面證明,暫時還是要工作室掛靠,羽翼還未豐滿。 想來黃白遊穿越也才四年,積攢自己的人脈也算快了。 至於導演於墨……香江導演,在內地最大的人脈是老塗。 “婁老師好久不見了。”黃白遊說道。 新笑傲認識的老戲骨。 “好久不見,白遊的演技一年比一年好,好樣的。”婁老師上來就是一頓誇。 “婁老師飾演的司馬懿纔是讓我大開眼界。”黃白遊道,“我第一次對鷹視狼顧有這麼清晰的認知。” 別看黃白遊每天就是演戲,實際他也蠻喜歡看劇,像網文作家也肯定愛看網文,異曲同工。 “演員沒事不琢磨演技,那琢磨什麼。”婁老師笑着說,“好了,我找個位置坐着就行,你去招待別人吧。” 緊接着趙江、穆悅、小浩等人一個個到場。 來的嘉賓有個共同點,要麼就是有身份的老戲骨,要麼就是流量明星,中間位置的演員很少。 比如董鞏和李毛峯都以有事推脫了,這部分演員有機會演裴文的戲,所以不想得罪。 別覺得太過謹慎,想想黃白遊的遭遇,就明白娛樂圈步步爲雷。 “周哥,沒想到你能抽空來。”黃白遊挺驚訝。 “出了這麼大的事,肯定要來看看。”周席麟笑了笑,他當前氣色不錯。 “不用擔心,五個影帝擺出來,你怕誰?誰拿你都沒辦法。”周席麟給了黃白遊一個擁抱,並道,“今晚找地方聚個餐,我們好久沒聊聊了。” “好的晚上再聊。”黃白遊點頭。 零零散散的接待中,覃醒看在眼中,對黃白遊當前的羽翼有個瞭解。 再簡單說說,敵人的狀態。 《影子》的首映禮同在京城,不過他選擇的是華夏電影博物館。 首映活動在抖音、映客、央視頻開啓直播,花樣很多。 整個首映禮分爲好幾個不同板塊,有專訪對話、映後交流、專家研討會全程六個多小時。 特別是專家研討會,黃白遊也對戴錦繡發出邀請,但戴還是去了那面。 兩場首映禮的資金不是一個檔次,但電影終究還是要以電影來說話。 啪! 全場燈熄滅,首映了。 “偷我左腳鞋的是英國人,偷我右腳鞋的是霓虹人,華夏人的鞋都叫他們偷光了。無路可走,哪也去不了,走投無路行不得也!” 《南海十三郎》的故事說書人口中的江譽鏐“瘋癲”開場。 “傳奇故事,有意思。”趙江小聲,以前說書人講的開篇,都有類似的楔子,先講述一段故事主角的與衆不同。 江譽鏐是江太史公的十三子,自幼不服管教,別人讀書他放火,校長教訓學生,他要爲民除害,就一把火點着了校長的蚊帳。 不過因爲江譽鏐天資聰慧,過目不忘,即便江家子嗣衆多,他也是非常受寵。 長大後,江譽鏐乖了些,知道用功讀書,考上了港大的醫科,但依舊不走尋常路,參加學生會的慈善酒會,別人洋裝西服,但他一身長褂,金絲框眼鏡,搖着一把扇子。 “明明聲音沒變,爲什麼感覺就像兩個人。”小浩口中的兩個人是指開篇報警時“老年蓬頭垢面”與當前的模樣。 應該是改變語氣的輕重音吧,小浩猜想,前面遇到隨性而沉,現在是清亮而輕,他就抱着學習技能的態度看電影,因此對電影劇情不那麼在意。 電影的觀感比較私人,或看劇情、或看鏡頭語言、或看演員的顏值等等,莫衷一是。 不過首映禮現場演員多,還有拿下五個影帝的宣傳,很多人都抱着見識演技的觀點來的。 [薛五爺:“我唱的都是大仁大義之戲。” 江譽鏐:“我寫的都是有情有義之詞。” ……] “這動作好,好在……對哦,爲什麼好?”小浩撓頭,寫筆記都不知道如何概括。 完蛋了,這怎麼學。 身後坐着的影評人和自媒體人無語,因爲他們也想知道,爲什麼幾個小動作就感覺把人物演活了。 這段臺詞是薛五爺邀請江譽鏐做劇團編劇,後者高興給自己起個藝名,幾個碎步,手中摺扇幾下翻轉。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