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當戲骨 第193節 作者:未知 “臥槽?同名同姓?”老孔口中冒出國粹,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如此。 可轉念一想,黃白遊這名字很拗口,很不容易重名。 況且即便是重名,眼前這數量也有點誇張吧,知網收錄黃白遊寫的論文,還有心理、文化、刑偵類等類型。 “不對,這不是同名同姓。”老孔當了這麼久的小編,也是有點觀察力的。 《論人格分裂在影視劇中的表現方式》是出演了柒個我。 《新時代中國諜戰劇集的“英雄”人物塑造及其文化闡釋》是出演隱形守護者。 發佈在西部學刊的關於刑警的論文,明顯是來自前面大火的白夜追兇。 “我的個乖乖,這貨是每飾演一個角色,就寫一篇論文?”老孔感覺到頭皮發麻。 老孔點擊其中一篇,有關新浪潮電影的分析,[在戰前電影理論的基礎上發展出了電影放映的心理學、攝影影像本體論與電影語言的進化觀三大具有開拓性的理論……] “寫的真好。”老孔通讀了一遍,80%的內容都看不懂,探討放映心理學的,他的邏輯很直接,看不懂就是高端的。 “難怪別人是影帝,難怪別人拿高票房,你看看這態度。”老孔嚷嚷着,也不知道對誰說。 “娛樂圈真有意思,有本事的拿名譽博士,顧華澤這種濫竽充數的拿博士學位,牛啊。” 隨即老孔心中更加歡喜,當前的輿論環境中,出現一個圈裏的正面形象也很好。 即便和計劃有些出入,可效果一樣,老孔開始撰寫新聞…… 第300章 是大師! 《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黃白遊是大師還是小丑?》 老孔能在競爭激烈的抖音新聞站穩腳跟,那肯定是有一定本事,就好比這標題,點進去的網友相當不少。 考慮到近期“顧華澤學術造假事件”,轉念一想臥槽難道黃白游出事了? 要說黃白遊,那是九零後的年紀,七零後的演技,六零後的口碑啊! 如果真的黃白遊也學位有水分,或者其他,那娛樂圈也得抖三抖。 一點進去,準備接受好喫大瓜的網友們震驚了,與他們內心所想完全不同,黃白遊不僅不是顧華澤那樣的小丑,尼瑪還是理論知識“大師”! 老孔統計了所有論文,得出一個結論—— “黃白遊是表演天才,爲何天才從此也能看出一二,他具有十分誇張的“統計”能力,每拍攝一個劇本,都會將自身查詢到的資料,統計成兩到三篇論文。 細讀黃白遊是期刊發佈的文章可發現,他許多觀點都極爲新潮和專業。” 說到專業,老孔也挺專業,把黃白遊的文章都貼了鏈接。 發佈在覈心期刊的文章有11篇之多,省級刊物有16篇,市級刊物有7篇。 特別是核心期刊的文章,要說內容是真不賴。 喫瓜羣衆都驚呆了,諸多營銷學霸人設的明星崩了好幾個,沒曾想什麼都不營銷的黃白遊,是真學霸。 學霸狹義來說是成績好,廣義上來說是在文學、科研領域有建樹! 很多電影學院專業的學生,肯定了黃白遊論文的含金量。 “六啊真的六,最近電影理論圈最新討論的話題就是[城市電影],這篇《現實議題、廣角敘述:伴隨現代化發展的華夏城市電影》,寫得真的很牛,我畢業也是這個話題,但我的內容,和白帝寫得,深淺度差異太大。” “什麼理論大佬?是十三哥的實踐不厲害嗎?” “想起來一個笑話,如果十三哥寫演技的論文,如果有人評價‘你懂個球,有本事你來’,那麼十三哥是不是可以直接下場?” “怎麼沒有演技的論文呢?《當代電影》的‘對布萊希特陌生化的四個批判’,就是講述演技的。” “牛牛牛,我百度了一下,布萊希特是德國戲劇家,他創立了陌生化方法這種基礎的表演理論,敢批判大師,還刊登了,感覺就很牛。” 等等留言。 喫瓜羣衆深刻知道了黃白遊論文的含金量,畢竟外行沒有內行的講解,那裏瞭解有多厲害。 就好比有網友留言詢問,“不懂就問,如果是數學、物理什麼最新話題和最新研究,可以理解,畢竟都是頂尖技術,那麼這種藝術類的最新話題是怎麼來的?就好像爲什麼城市電影是當下最流行的?” 而剛纔說自己畢業也寫了相同話題的網友“夢騎兵1975”給予了回答,[我也不知道理解得對不對,我們國內電影行業是起步較晚的,而電影理論一行也是歐美更加先鋒,所以國內影視理論圈最新話題基本就是歐美的話題。] 這網友打破砂鍋問到底,那麼歐美的話題又是怎麼是“最新”呢? 不過追問,夢騎兵1975就沒再回應了。 “理論和實踐的雙重人才,難怪別人可以開宗立派呢,很強大,這種人物,十年也不一定能出一個吧。”彭院長都想鼓掌了。 身爲超析派的顧問,刷到這麼一條新聞,可讓他心驚膽戰,彭院長不是關心黃白遊,關鍵是他的事業纔剛起步。 如果創始人的名聲都臭了,那麼超析派也中道崩殂,沒曾想黃白遊給了他這麼大的“禮物”。 城市電影?作爲近來圈內比較先鋒的觀點,彭院長也關注,也擔任過相關通訊作者。 他閱讀了這篇—— [在對現實挖掘之外,城市電影還以城市爲中心展開輻射,由城市/現代性的場域將視野擴展到鄉村/前現代的場域中,爲華夏電影的表達提供了寬廣的社會文化空間。列斐伏爾在《城市革命》中提到人類城市的發展經過政治城市、商業城市、工業城市正發展到了一個“關鍵階段”。場域與場域間的演進,會經歷列斐伏爾稱之爲“盲域”的階段……] 好,極好。 能在《世界電影》期刊發佈是理所應當,論文用《城市革命》、《後革命時代的中國》、《電影語言》三本書,清晰的稱述了一個觀點,“電影中的城市越來越脫離人的屬性,轉換爲階級符號和風景標籤”。 “以拍攝《慌槍走板》,就想到了這麼一篇論文,互聯網的興起讓所有人都能寫文章,新聞報道的質量越來越差。” “但這次抖音新聞的編輯也算是說對了,黃白遊對資料的統計,和對影視行業的研究能力,未免太出色了。” 彭院長的理論知識非常有一手,否則也不能夠讓多篇闡述超析派的文章上核心刊。 人脈是一回事,你光有人脈一點實貨都拿不出來,也不能夠。 想想看,連見多識廣的顧問都震驚了,遑論其他超析派弟子。 一個二個都被祖師爺震懵了。 “角色分析到可以發佈核心期刊論文的地步,祖師爺你在贛神魔?!”弟子們的共同反應。 吳子南也拜服了,每當他以爲自己要觸及到超析派天花板時,老師總能再度把天花板拉高。 “學吧,任重而道遠。”吳子南這樣對自己說。 當天下午,也是“顧華澤事件的第二天”,北影和北大也發出公告,兩個學院在接受調查,由教委組織和校外專家組成專門的調查組,針對此事進行徹查。 具體處罰結果如何估計需要等一段時間,反正人設該崩塌也確實崩了。 黃白遊和崩塌的三人組對比太過鮮明,一時之間事件更加甚囂塵上。 “這個北影授予的榮譽博士我認可,甚至去掉榮譽,授予博士學位我也認可,太牛了。” “啊啊啊啊啊,被畢業論文逼瘋的大學狗卑微求一個白帝的腦子。” “請問怎麼擁有十三哥的腦子?” “你看這樣行不行?我把我的腦子先寄過去,然後白帝調教調教?” “說真的,每當我感覺內娛要完時,白帝就會蹦出來告訴我,不!內娛還有救。” …… 黃白遊本來就極好的路人緣更上一層樓。 爲什麼明星們這麼喜歡立學霸人設?因爲真的很多人喫這一款,特別是叔叔阿姨輩,對優秀的明星會寬容很多。 況且黃白遊本身的影迷跨度就很大,他的演技還是肉眼可見的牛掰。 #理論大師黃白遊# 熱搜掛了兩三天,黃白遊也挨誇了兩三天。 第301章 魔術般的演技 “可惜,真的太可惜了,這種表演天才被上帝拿走了聽力。”樂子人艾斯嘴上說着可惜,但臉上是幸災樂禍。 “呵呵,華夏有句古話叫慧極必傷。”狸荒男說。 “什麼意思?”艾斯學着着這成語。 “意思是太過聰敏,容易被天妒忌。”半桶水狸荒男解釋。 “噢,原來如此。”艾斯再度重複,“真可惜。” “他這個年齡擁有這樣的演技,他該的。”狸荒男的話很冷酷,但目光裏閃過一抹嘆息。 這一個霓虹人,一個美籍日裔,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眼見爲實耳聽爲虛,兩人的話語和真實想法相悖。 閒言少敘,兩個小日子講話也沒啥意思,還是說劇組那邊—— “一會你先這樣,然後再探出頭。” “注意別看鏡頭,開拍鏡頭會從這個方向走。” “好好好,看清楚腳下的a點和b點了嗎?你們要從a走到b,不要太快也別太慢。” 劇組的角色導演教導着羣演,以及給小配角說戲,選角導演的權限大,工作也忙碌。 場務在片場來來回回穿行。 《楚門的世界》首場。 “別有太大壓力,紅綢拿不到也沒什麼。”岑鶴說,“我拍戲這麼多年了,不信這個。” 電影開拍的紅綢是首條可以一遍過,迷信的人相信,首場預示着後面拍攝的狀況。 岑鶴也確實不信這玩意,信紅綢不如信他前幾天跑完一個馬拉松。 不會有人還不知道,他又跑了一次馬拉松吧? “不該不知道啊。”岑鶴都把獎牌掛在了後臺室,都能看見啊。 “岑導都好了。”執行導演彙報情況。 道具組、燈光組、錄音組、攝影組都完備。 除了必要的幕後工作人員,甭管有沒有戲份的演員都在一旁看戲,特別要說艾斯,他佔據了絕佳觀賞位置。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