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作者:佚名
而農業之後,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讓男性掌握了更多的生產資源。

  也就是後世人人皆知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有錢有資源,才能掌握權力。

  農耕社會的出現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對女性地位起到的負面影響,也是實打實的。

  這種影響持續了幾千年,甚至一直到寒枝生活的時代,夏國的社會結構早就由傳統的農耕社會轉變成了工業、服務業的多元化結構,甚至很多地區的農業都已經成了自動化,這種影響也沒有消失。

  它在許多不知變通的夏國舊民古板的腦中,根深蒂固的存在着,猶如毒瘤一樣難以拔除。

  不過這些思想,最後的結局也必然如那些舊時代的遺老一般,悄悄退出歷史的舞臺後,又死在某個不爲人知的角落。

  想要打破農耕社會結構對女性地位的影響,也很簡單。

  就是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發展多元化經濟。

  寒枝不止要讓族人種田,同時還要發展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各種不需要很大力氣也能做的產業。

  她要直接跳過用力氣和拳頭取得話語權的野蠻時代。

  而提高糧食產量,增加部落的人口,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人類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從最初的狩獵採集,轉向農耕方式,就是由激烈地部落鬥爭和突出的人口矛盾導致的。

  比如一片山林只能養活一百個人,而部落的人口卻在逐年增加。

  這時候就需要擴大采集範圍,或者乾脆放棄這片山林,轉而遷徙到其他地方。

  但其他地方已經有了別的部落,爲了爭奪食物,兩邊自然就開始引發鬥爭。

  通過對小麥和水稻等高產農作物的馴化,人類暫時緩解了這個矛盾。

  但是隨着文明的開啓和發展,這個矛盾又開始日漸尖銳起來。

  最初的糧食產量太低了,根本不足以養活全部人。

  人口基數,是保證文明發展的最根本條件,農業時代,如果一個文明的人數連一百萬都達不到,那麼它不但無法建築起長城,或者是金字塔這樣的奇觀,它甚至連冶金技術都發明不出來。

  更遑論城市的出現呢?

  人口少,就意味着絕大多數人都會被束縛在土地上,只有少數人才可以從事農業以外的工作。

  什麼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這種費腦子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會有人去從事了。

  這樣的文明發展,必然是極其緩慢的,也很容易在和其他文明競爭的時候走向滅亡。

  如同落後就要捱打。

  解決農耕社會中人口和糧食的矛盾,除了繼續培育更爲優質的農作物品種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改進農業生產工具以及生產方法。

  石犁的出現已經是農具的一大進步了,但那是對於原始人來說。

  於寒枝這是遠遠不夠的,她迫切的需要一片正經的鐵礦來冶鐵打造農具。

  只要有了鐵,她可以直接把江東犁,也就是曲猿犁造出來。

  現代犁鏵她是搞不出來了,因爲家裏不種地,所以她沒怎麼見過現代犁什麼樣。

  知道曲猿犁的構造是因爲她在博物館裏面見過,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曲猿犁有幾處重大改進。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