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那個你們喫過嗎?”寒枝指着芡實問。
古猿茫然的搖搖頭,那個東西外面的硬刺太扎人了,不好摘的。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爲北芡成熟時間是九月的中下旬,那時候水溫已經開始變冷,蓮子菱角也喫沒了,她們族裏也就不會再下水。
湖裏除了水生植物之外,還有一羣,呃。
寒枝一下子沒認出來,又仔細瞅了幾眼。
野鴨子啊!差點看成鴛鴦了。
主要是和灰撲撲的家鴨比起來,這羣野鴨子還挺好看的。
站在岸邊有點看不清楚湖中心的野鴨子們,寒枝把手伸進揹簍裏,掏出望遠鏡架上一看。
一羣秋沙鴨!
秋沙鴨的雄鴨體型要比雌鴨大一些,身上的羽毛黑白分明,頭是綠色的,紅色的鳥喙又長又細;雌性的羽毛則要更灰白,頭部也不是綠色而是紅褐色。
秋沙鴨的喙和其他鴨類不太一樣,有細長且發達的鋸齒,適合捕捉身體光滑的魚類。
五月份是秋沙鴨的繁殖期,這期間它們會棲息於森林中的河流、湖泊及河口地區,也棲息於無林的苔原地帶水域中。
等到小鴨子破殼以後,就會跟着媽媽一起學習各種生存技能,直到一百天後可以獨立生活。
一羣野鴨子有大有小,正在湖中心一邊遊動着一邊時不時把頭伸進水裏捉魚喫。
小鴨子們也跟着模仿母親的動作。
看得寒枝口水直流。
烤鴨啊,好多烤鴨!
秋沙鴨只會在短距離之間遷徙,而且會在樹洞中築巢,所以會尋找古老的森林繁殖。
五月開始繁殖,小鴨子破殼還需要一個多月。就像母雞帶小雞時有一段時間不會下蛋一樣,母鴨在帶崽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不會下蛋。
算一下時間的話,現在正是它們帶崽的時期,估計就算去林子裏搜尋,也找不到野鴨蛋的。
寒枝只好遺憾的放棄了。
等秋天的時候再來看看好了,找到鴨蛋不光可以喫,還可以試試孵化小鴨子。
秋天的時候還可以織網來湖裏捕魚啊!雖然是季節性湖泊,但是聽說湖中心的水不會乾涸,那裏面肯定有很多魚吧。
今年冬天的食物不用愁啦!
此行除了湖裏面的產物之外,寒枝最想看的還是沼澤邊的野稻。
古猿首領不放心老巫醫一個人,打發了幾個族人先回去,只帶了兩個族人和她一起領着寒枝她們往沼澤地走。
沼澤要沿着湖邊再走一個小時才能到,到地方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寒枝已經看見了遍地的野稻植株。
不同於後世家稻直立生長的植株體型,野稻是匍匐在地上的,個頭瘦小。
葉子是線形,邊緣與中脈粗糙,花期已過,枝頭已經掛上了穎果。
寒枝蹲下身,扶起一棵野稻,數了數稻穗上掛的稻子。
十三顆。
後世一串稻穗上大概會結120到200顆稻子。
而理想情況下,一個優質的雜交水稻種子在穩定的生長條件下,有效分櫱可以分櫱到15根左右,每個穗子的穀粒在170顆左右,這樣計算下來,大約是2550粒稻米。
和後世這些經過了幾千年培育的優良品種比起來,此時的五穀之首,實在是太過於弱小了。
它們匍匐在沼澤的泥巴地裏,種子頂端長着長長的芒,這是爲了防止鳥兒喫掉它們。
野生稻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種子非常容易掉落,熟一顆就掉一顆,埋藏在泥土裏面,這也是爲了更好的繁育後代。
就是這樣矮小瘦弱、穀粒乾癟、毫不起眼的作物,依然被先民們敏銳的捕捉到了它的可食性。
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中,經過不斷的傳播改良,一步步登頂,最終成爲夏國的水稻、玉米、小麥三糧之首。
作爲一個吃了幾十年稻米的人,如今終於見到了稻米的祖先,寒枝的心情無疑是非常激動的。
但是再激動,現在也是不能採摘野稻的,還是要等到秋天成熟的時候,來挑選種子。
她不是培育作物的專家,但是根據她自己的推測,除了籽粒大、產量高、易成活這些優點外,重要的是挑選的時候一定要選成熟以後不會掉落的種子。
不然照着野生稻的脾性,熟一顆掉一顆,不可能到時候一顆顆去地裏撿吧。
天色漸暗,該回去了。
沼澤地裏除了野稻之外,也零星的長着小片的野荷。
這片沼澤地其實很適合用來人工培育蓮藕,或者種牧草也挺好的,再或者直接在這裏開闢農田培育野稻也不錯。
不過這是人家的地盤,不能無故佔用的,寒枝只好先壓下心裏的想法。
事已至此,先想想晚上喫什麼吧!
沼澤地裏除了各種水生植物,動物也是不少的。
頭號居民就是!青蛙!
從寒枝她們到達沼澤地開始,就一直不斷傳來青蛙的呱呱聲,吵得人都頭疼。
寒枝以前住的小區裏面,有業主大半夜被青蛙吵得睡不着覺,崩潰的在羣裏求助讓物業想辦法。
凌晨兩三點物業帶着幾個人,提了桶就去抓青蛙,抓一晚上只抓到小的,大的抓不着。
但是青蛙只有大的會叫,因爲叫聲是爲了吸引異性的注意,小的是不怎麼叫的。
業主只能繼續崩潰,可想而知這東西有多擾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