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這是因爲她很小的時候就跟着母親一起去城裏用打到的獵物換糧換鹽。
一開始是母親揹着妹妹帶着她一起去,後來母親身體不好,就變成她一個人進城換東西。
因爲年紀小,所以經常東西還沒拿到地方,就已經被城外一些整天閒晃不幹正事的遊民給搶走了。
有時候只是東西被搶,有時候還要被壞心的遊民踹上一腳。
每次她灰頭土臉的回家,母親也並不會責怪她被搶了東西,而是摸摸她的頭,嘴裏直說人沒事就好。
母親說東西被搶了,還可以再進山打獵,人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這也是母親當初堅持要住在大城外面的原因,因爲這裏有人管着遊民,不讓他們隨便殺人搶東西。
就算是住在城外的山腳下,也比住在那些偏僻的村莊部落要強,有些地方至今還流傳着喫人的習慣呢。
阿若是因爲年紀太小,那些遊民欺負她不懂事,所以纔敢動手搶東西,但是不敢鬧出人命。
隨便殺人的話,被城邦主的侍衛發現了,就要抓進城當奴隸。
城邦主對待奴隸很殘暴,但對於還沒有淪落爲奴隸的平民和遊民來說,並不是一無是處。管理城邦,保護平民的安全,算是他最大的用處之一。
當然,他也不是因爲好心才這麼做,而是在他眼裏,平民,也會在以後變成他的奴隸,所有人都是他的財產。
你說你是平民,是自由人,那明年呢?
明年一場大雨淹死了莊稼,平民地裏沒有收成,就得去借糧。
最大的糧主就是城邦主。
今天你借一罐糧食,以後就要還三罐,以此往後推,借的越多,還的就越多。
誰都知道借了就會還不起,但有什麼辦法?家裏人個個餓的兩眼發青口中發苦。
今日不借,今日就死。
借了,還可以拖一拖,興許明年的收成好呢?
好不容易就着加了多多野菜的稀粥,熬過了今年,熬到了新的糧食成熟的季節。
運氣不錯,這一年的收成還真好了一些。
但收到的糧食,馬上就有大半被城邦主派來收賬的人給要走了。
不給?你借的時候都已經說好了,不給,現在就去當奴隸。
糧食不夠喫,繼續借,越借越多,直到再也還不起。
只要開了借糧的口子,就早晚是城邦主的奴隸。
每年都有新的平民因爲還不起糧食,變成奴隸。每年又有新的平民搬入城邦,填補變成奴隸的那些平民的空缺。
所以城邦主是很歡迎其他部落的人來城裏城外居住的。
人越多,他的田就會越大呀。
平民們雖然隱約知道一點這其中的聯繫,但爲了生活,不得不遵循這些規矩。
阿若因爲學到母親一手打獵的好技藝,又會用竹箭射鳥,所以就算沒有種田,平時打到的獵物也勉強可以養活自己和母親以及妹妹。
一說也很奇怪,以前父親進山的時候,總是說看着這麼大的山,野雞野兔卻沒幾隻,只有毒蛇倒是很多,要是被咬一口,可就丟命了。
後來母親打獵也總是打到鳥肉更多,陷阱抓不到什麼東西。
等到阿若一個人進山的時候,卻時不時能在草叢裏看到野雞和野兔了。
當然,後來阿若覺得,這可能也跟她偷偷往山裏面走了一點有關係。外面一圈沒有獵物,只要往裏面走一點點,就會有很多獵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