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陳教授
畢竟他出入京大圖書館的證件,就是人家給辦理的。
別說親自打電話過來了,隨便捎個信兒,他都得立馬屁顛屁顛的跑過去。
這位可是大佬陳正欽,國科院院士、京大理學部和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理論物理領域的權威人物,是在粒子物理和量子場論方面,取得過耀眼成就的。
於是當天下午,他就按照約定時間,提前去了陳教授的辦公室。
陳教授的辦公室很大,楊振敲門進去之後,才發現裏面有好幾個人。
這些人分成了兩撥。
陳教授和一個年紀相仿的人,隔着辦公桌對坐而談;
另外三個人,則在另一邊的會客區,年齡幾乎都是二十大幾的樣子,估計是陳教授帶的研究生。
陳教授看到楊振,笑的很和藹,“來了,過來這邊坐。”
楊振笑着稱呼了一聲“陳教授”,腳步輕快的走了過去。
陳教授不忘向老友做了個簡單介紹,“楊振,去年IPHO的參賽成員,非常有潛力的一個孩子……至於這位,楊振伱直接稱呼顧教授就行了。”
楊振很有禮貌的鞠了個躬,“顧教授您好。”
但對此人還是有印象的。
顧向華,國科院院士,曾先後在京航和L21所工作,在材料研發領域和航空航天事業,都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稱之爲國家棟梁都不爲過,值得敬仰。
顧教授是個很嚴肅的人,所以只是點了下頭完事兒,也不是應付,純粹就是性格使然。
陳教授倒是習慣了老友的做派。
對楊振笑了笑,“其實這次把你叫過來,是校招生就業處的馮處長,託我聯繫的你,他應該等會兒就到了。”
楊振一下子就明白了,估計還是爲了招生那事兒啊!
陳教授這邊交待完楊振的事兒。
就轉過頭和顧教授繼續談正事兒,“還是那句話,這事兒你來找我,那真算是問道於盲了,航發在設計上雖然和流體、喘振、結構有關,但我搞的是理論物理,應用方面,實在的有心無力啊。”
顧教授指了下辦公桌上的幾張圖紙,“你先看看再說嘛,畢竟當年你也搞過數學和數理統計,別的不說,幫着做個數據分析沒問題吧。
“實話對你說,現在我們所裏爲了這事兒,都快發瘋了,你就當我是急病亂投醫吧。”
陳教授被搞的哭笑不得,“這事兒以前不是L06所在搞嘛,怎麼成了你們L21所的事兒了。”
顧教授揉了下眉頭,“不只是我們所,其它單位被拉進來的,同樣不在少數,這不是大家都沒轍嘛,而且這都一年多了,還是事故頻發,不解決也不行啊,拖不起的。”
楊振在旁邊聽的一頭霧水。
好奇心一起,下意識就瞄了幾眼圖紙。
結果一看之下,就忍不住在心裏直接“嚯”了一聲。
沒猜錯的話,這應該就是那款於去年初,從大俄引進的航空發動機AL-31FN了。
後來國人還給它起了個外號,叫……“三姨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