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職業教育
楊振倒是對此早有打算。
既然鍾誠提到了這一茬,就順便提醒了一下,“其實,正河不但有一家職業學院,另外也是有職高和技校的,如果從長遠來考慮一下的話,我覺得在必要的時候,是可以從這上面着手的。”
楊振覺得,拋開國內現有的教育體系不說,其實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是走入了一個誤區的。
拿正河的技校、職高和職業學院來說,這些年都快成壞孩子養成基地了。
正河縣有個順口溜,是這麼形容的:
二中土,一中洋,四中高大上,職高技校出流氓!
這種認知,已經很能說明一些東西的。
但是,如果把職高和技校合併,再和職業學院組成一個從高中到專科院校,然後直接對接各大企業呢?
是不是就可以把這些企業相關於招工、員工培訓、進修深造等事務給囊括進來,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後備梯隊人才培養體系?
鍾誠若有所思。
許家榮卻眼睛一亮,“似乎有搞頭哦,雖然現在的正河,還只有正河電子這家代工企業,但未來,咱們可以勸說京東方和福耀玻璃這樣的企業,也把製造基地落戶在那邊啊。”
鍾誠也跟着笑了。
他其實想到的更多,也知道的更多。
何止是京東方和福耀啊,他可是知道,楊振在未來佈局的,可是還有電池新能源、晶圓廠這些領域的。
而且,以崑崙研究院的研發能力,在技術轉化上,將來還會孵化出多少企業,現在可沒人猜得出來。
所以正如楊振所說,從長遠來看,如果真有這樣一個完善的培養培訓體系,那毫無疑問,是很有戰略意義的……
這樣的念頭在腦海裏閃過,鍾誠立馬動心了,“這麼說,有時間還是得去正河,和有關部門深入談一下啊……有可能的話,改成民營性質的,也不是不可以嘛!”
楊振卻笑了笑,沒有搭腔。
在這種事情上,他也就是開個頭,至於該怎麼去操作,那就不是他需要去關心的了。
反正思路提出來了,鍾誠和許家榮自然而然就會去推動的,
對於楊振而言,也不奢望短時間內,就可以改變一些什麼。
但是,憑藉崑崙持續不斷的發力,他相信在正河那邊,打造出來一個大型的製造產業基地集羣,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而這樣一來,依託這些入駐的企業,這個職業教育模式,慢慢的摸索出來一條全新的教學培訓體系,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兒了。
當前國內在職業教育上的差距在哪兒?
楊振覺得還是在觀念認知上,不管是家長和學生,都把職業教育看作是低人一等,或者是沒辦法纔會選擇的一條路。
以後從裏面畢業了,做的也是又髒又累的工作,而且幾乎沒有多少上升空間,人生等於是一眼就看到了頭。
其他諸如福利待遇、社會地位、醫療保障啥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反正相對於初高中到普通高校的正軌成長路線,職業教育就有些天差地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