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倒閉的襪廠
意思很明顯。
你還有什麼想生產的?
乾脆一股腦全註冊了。
易飛也在想。
難道現在就註冊個麗飛電器公司?
還是算了。
真要生的時候再說吧。
註冊公司對別人難。
對趙秋城、趙麗麗又不難。
計劃啊。
它怎麼就趕不上變化呢。
易飛說道:“現在我也沒什麼計劃,走一步說一步吧。”
趙麗麗低聲說:“你不是說能生產那個熱水器嗎?要不要再註冊個熱水器公司。”
熱水器生產出來。
那東西好賣。
現在,要賣一個得到省城。
買來後,在家等大半個月都沒人來安裝。
還找不到安裝的人。
易飛說道:“這個還是緩一緩,等把手裏的項目處理下再說。”
現在沒人。
就自己一個人。
註冊了也生產不了。
就算手工作坊敲敲打打純手工生產。
那也得有人啊。
生產熱水器不是種地。
機械、電路得有人去畫出來,加工出來。
他還得抽時間教給李小國修電器呢。
趙秋城看他們兩個嘀嘀咕咕也不在意。
嘀咕吧。
能嘀咕出來個好主意也不錯。
麗飛公司易飛佔了一半,趙秋城不在意。
他投錢也心甘情願。
相當於易飛出技術、麗麗出錢。
各佔一半,合情合理。
趙秋城舉目四看。
這塊地的北端有幾排房屋。
遠看像個小工廠。
他真不知道是個什麼小廠。
“我們去看看,那是個什麼工廠,以後說不定是鄰居了。”
趙麗麗說道:“原來是個襪子廠。”
院子大門口掛着牌子呢。
李張莊襪子廠。
那種白底黑字的木牌子。
牌子上蒙了一層灰塵。
讓這個小廠頹敗了不少。
院子的大鐵門虛掩着,院裏一點聲音都沒有。
易飛說道:“好像廢棄了。”
就這麼個小襪子廠。
不用說用的都是那種手搖式織襪機。
半自動、全自動的織襪機這年月都是大型的國營大廠才配。
村辦的小廠。
也配不起,也沒指標。
他們拿錢買都不一定買得着。
前世,後來那家改變華夏制襪機的企業還沒成成立呢。
老闆正領着大家賣襪子。
改造手搖式制襪機呢。
後來最著名的那家襪業公司。
要過六七年才成立呢。
趙秋城說道:“這幾年流行成立鄉鎮企業、村辦企業,辦起來了幹不兩年就倒了的多的是,腦子一熱辦了,最後原料進不來,產品銷不出去,只能關門。”
易飛贊同。
國人一干什麼,就喜歡一窩蜂而上。
不考慮自己適合不適合幹。
有沒有能力幹。
別人掙了錢,自己也能掙到錢的想法佔大多數。
現在的鄉鎮企業日子並好過。
夾在國營單位的夾縫中生存。
只能靠相對靈活的經營方式,在國營企業覆蓋不了的地區、行業發展。
不過。
這個年代弄個襪子廠混不下去。
也是個人才。
這時候襪子可不便宜。
就那錦綸絲襪比三十年後賣的都貴。
三十年後。
不到一塊錢就能買一雙襪子。
當然。
也有十塊、幾十塊、上百塊一雙的。
那些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現在。
一雙普通棉襪就得一塊多。
前世,有專家說過。
八十年代你就是生產出一堆垃圾。
也能賣成錢。
事實是。
很多鄉鎮企業卻生存不下來。
原材料是關鍵。
趙秋城推開院門,三人走了進去。
院子很大。
除了中間幾條水泥路。
到處長滿了荒草。
小院南北有一百多米,東西有兩百多米。
院子倒是不小。
東北角有三排紅磚房。
應該是原來襪子廠的辦公室或宿舍。
院子的最西端有兩排廠房。
大門右手邊有兩間房子。
三人剛進去。
右邊那兩間房子的門開了。
一個看着五六十歲的人走了出來。
他有點好奇地看着三人,“我們是幹什麼的,找誰?”
原來有人啊。
“我們不找誰,路過這裏,進來看看。”
趙秋城隨口說,本來也不找誰。
老頭的臉上充滿了戒心,“就是個倒閉的小廠,有什麼可看的。”
趙秋城一米八多的身高對他壓力很大。
趙麗麗說道:“大叔,南面那塊地我們租了下來,看這有個廠,就過來看看,以後我們就是鄰居了。”
易飛心說。
你可真敢說,現在還不允許租地皮呢。
要租也只能租上面的建築物。
那塊地上有個屁的建築物。
就是市府同意了我們的項目,也是批給我們使用。
而不是租給我們。
租這個小院還說得過去。
老頭臉上的戒心消散。
他看到趙秋城和趙麗麗,包括易飛都穿着不凡。
一看都是大人物。
自然沒道理對他這個老頭不利。
廠裏除了上百臺只能賣廢鐵的設備,啥值錢的也沒有。
“原來這樣啊,那你們看吧,不過,鄰居啥的做不成了,這廠子荒廢了大半年了,我就是這個看門的,下月也不用來了。”
老頭的戒心消除了,話就多了。
趙麗麗奇道:“下月爲什麼不用來了?”
既然是看門的,爲什麼下月不看了。
老頭說道:“村裏沒錢發了,我還呆在這幹什麼,這廠裏除了一些鐵疙瘩,沒人偷。”
易飛纔不信沒人偷。
電視天線都有人偷,鐵疙瘩會沒人偷?
鐵也值不少錢呢。
易飛問道:“大叔,襪廠怎麼就幹不下去了?”
老頭說道:“織襪子的線買不來,量太少,買來也死貴,織出的襪子供銷社和商場不收,自然就幹不下去了。”
易飛不好說什麼。
李張莊怎麼也有上百人口吧。
就是都去臨東市區擺攤,生產的襪子都能賣出去。
織襪子的線買不來,是真的不好辦。
紡織廠都比較大,絕大總是國營的。
沒指標賣給他們很正常。
三人說着向廠房走去。
老頭跟在後面。
倒不是怕他們偷東西。
看他們的穿着,還有停在大門的車,這裏的東西白給人家,人家都嫌沉。
三人說話挺有禮貌的。
不陪着人家,顯得不懂禮節。
易飛隔着窗戶向裏一看,果然裏面擺了兩排那種固定在桌子的手搖織襪機。
裏面還擺着幾臺羅紋機。
甚至一個角落裏還放了臺定型機。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儼然一個小型的襪子生產線。
隔着玻璃看,那些機器還是挺新的,沒有生鏽。
看來廠子倒閉的時候,有人對機器進行了保養。
這裏有兩排廠房,應該有兩套生產線。
易飛前世在深市時。
曾經在這種手工作坊幹過一年。
他會用這種機器。
南方比較多。
北方就相對少一些。
趙麗麗也隔着窗戶向裏看。
“這些小東西能織出襪子?”
她有點不信。
趙麗現見過農村那種織布機,老大個頭。
易飛點點頭,“這幾種機器組合,確實能織出我們常穿的襪子。”
趙麗麗不服,“我那種絲襪能織出來嗎?”
她想擡腿給易飛展示下。
卻發現今天沒有穿襪子。
易飛知道她說的是她那些長統絲襪。
“那個織不了。”
易飛說道:“但能織出我們常穿棉襪和短的錦綸絲襪。”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