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忽悠
他思索了良久才說道:“雷館長,包老,可能你們對麗飛公司也有些瞭解吧,麗飛公司目前三大版塊之一是農業,兩位覺得搞農業真的很賺錢嗎?”
他覺得雷軍和包元毅今天來,純是爲了忽悠他和小哥。
二十多年過去,直到今天才上門道歉?
當然,他並不懷疑這兩人的真心,否則當年也不會湊出五百塊錢了。
他們這麼多年不上門,也確實是覺得無顏面對易奶奶。
就像他們自己說的,無論如何,對奶奶的傷害都是不可原諒的。
所以他們寧可被自己誤解。
他們今天來的最終的目的,就是爲了談所謂的長期合作。
易飛相信,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
就是爲了保護文物。
可是易飛不想合作。
他覺得他玩不過這兩人,不是說他們私心重,如果他們真有私心還好,一點私心沒有,搞不好自己就得被他們綁架。
易飛太瞭解道德綁架的力量了。
大家各做各的事,沒必要說什麼合作。
他們看中了東西,自己也看中了,花錢買過來就是。
他們來忽悠自己,自己也能忽悠他們。
要說忽悠,誰比誰差啊。
要說忽悠人,現在這個年代的人還差得遠。
雷軍不明白易飛的意思,“不賺錢嗎?”
他真想說,很賺錢。
他聽說,麗飛蔬菜基地去年一年冬季就賺了一千多萬。
別說臨東,就是省城有幾家企業純利潤能達到一千多萬的?
要是隨便一個企業一年都能有一千多萬的利潤,他也不用上門找易飛了。
他和包老認識的國營大廠廠長也不在少數。
蔬菜基地纔多少地,六百多畝。
其它地方,六萬畝一年纔多少純利潤?
可是聽易飛的口氣,似乎是說搞農業,並不賺錢。
至少他不是爲了賺錢去的。
想想麗飛的電器、麗飛服飾。
他也就釋然了。
一件羽絨服他敢賣五百,還真的有人買,自己女兒就買了一件,結果後面幾個月都得省喫儉用。
她把半年的工資都花了。
可女兒只是埋怨工資低,絲毫沒說過麗飛衣服賣得貴。
在她看來,這衣服就是值五百。
熱水器就不說了。
兩千多塊錢一臺,成本多少錢他不知道,但絕對高不到哪去。
真說起來,農業那塊算是賺得很少了。
易飛接着說:“我搞農業,是因爲民以食爲天,不管兩位領導信不信,我出發點是爲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幫助發展農業,我把大棚技術免費推廣出去,把食用菌人工栽培技術推廣出去,花大價錢研發新品種,如果僅僅爲了賺錢,我不會花如此大的代價發展到農業上的。”
他這個說辭是很容易讓人相信的。
關副府長就信。
其實,麗飛生物技術公司真的是很賺錢的,只是不像地產、礦業那麼誇張罷了。
何況,現在麗飛生物技術公司基本上已經理順了。
他根本不用怎麼管。
包元毅點點頭,“易總高尚情操確實令人佩服。”
普通人看來麗飛在農業上是賺了不少錢。
如果易飛把金錢、精力投到其它方面,他會賺更多的錢。
他深信這一點。
這就是關副府長說的格局大眼光遠,有愛國情操。
也是他們來找易飛的談的重要原因。
把最珍貴的文物收藏,不能倒賣賺錢,甚至有些花了大價錢還得捐給國家。
也只有有這種情操的人才會做。
否則搞不好,他和雷軍就成爲歷史罪人,至少是幫兇。
“情操什麼的談不上,我自己都不敢說自己個高尚的人。”
易飛說道:“我近期註冊了一個電子公司,旨在研究開發電子技術,現在很多人認爲生產不如買,有些民營公司也正這樣做,兩位領導也知道我有門路,如果我引進國外先進的電子儀器,很快就能賺一大筆錢,可我還是註冊了一個電子公司,要自己研發電子產品,這需要一個長期投資,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許需要幾億、幾十億、甚至幾百億,因爲我在想,外國人靠不住,他們不賣給我們了怎麼辦?這不是杞人憂天,外國人靠得住,就沒有華夏上百年的屈辱史了。所以,我得拼命的賺錢,拼命的花錢,爲什麼?因爲我熱愛我們這片土地,熱愛我們國家。”
這話不算忽悠,是他真實的想法。
他也把這些話給許昌國院長和季鋼楊,最後才確定成立費萊電子公司。
華夏八十年代前期,電子技術發展還是挺不錯的。
至少不比絕大部分的國家弱。
可是正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味推廣“造不如買”的理論,電子行業的幾個著名企業爲了一己之私,更是發楊這種理論。
結果造成很多項目下馬,事實證明,三十年後,華夏電子行業一直被外國卡脖子。
那些宣楊這種理論的企業也沒活到那個時候。
但那批人真的該死。
易飛這一席話讓在坐的各位都深受感動。
包元毅都要站起來向易飛鞠躬。
現在的社會,能這麼想的人真不多了。
尤其易飛才十六歲。
這纔是華夏的脊樑。
難怪關副府府長說,臨東將因爲易飛而不同。
包元毅甚至覺得華夏也將因爲這少年而不同。
他也知道,帝都很著名的幾家企業思路正和易飛相反。
他們鼓吹花大錢研發,還不一定能研發出來,不如買國外現成的。
這種目光短淺的言論還挺有市場。
好像有不少的項目就因爲相信這種言論擱淺了。
這種事就包括易飛所說的電子產品的領域。
雷軍說道:“易飛,正是我和老包瞭解秋城,又從關副府長那裏瞭解了你,纔會來找你們合作,這些年,我們也認識一些有錢人,認識一些古董愛好者,可真正有家國情懷的卻沒有遇到過,你現在有點爲難,是因爲資金嗎?”
趙秋城酷愛收藏。
易飛要來的那些古董,不用說都是爲他要的。
可看易飛的意思,似乎對他提的合作並沒有多大興趣,而且很爲難的樣子。
他講了這些話,雷軍能聽出來,易飛的意思是,他更願意把資金放在經濟、科技發展上。
這也無可後非。
收藏畢竟是一個可有可無的。
國家經濟、科技發展了,纔是強國之本。
“也不全是資金問題吧,畢竟我能掙些錢,還有一個有錢的媽媽。”
易飛說道:“我搞農業也好,搞電器也罷,都是正大光明的生意,說我賺黑心錢還是說我推動了臨東經濟發展都無所謂,可是做古董生意……”
他沒有說下去。
他和小哥小打小鬧,是因爲小哥喜歡收藏。
去撿個漏,偶爾買上一兩件,其實都不帶考慮價值的。
更不是爲了賺錢。
只要覺得稀罕就買下來。
小哥喜歡收藏,並不着迷。
麗麗喜歡收集錢幣、郵票,說起來也不着迷。
能找到就找,找不到、買不到也不強求。
和雷軍、包元毅合作,正兒八經的做古董生意,易飛還真有顧慮。
易飛的心目中,做古董生意的或多或少總要違規。
不說別的。
如果有人找上你,拿出一件古董,你明明知道這是從地裏刨出來的,你說買還是不買?
舉報還是不舉報?
這都是個大難題。
你買了,就有銷贓的嫌疑,你舉報,未來十年,這玩意特別囂張,你舉報得完嗎?
總不能整天和這些玩意鬥來鬥去吧。
怕是不怕,可是太耽誤時間。
再說,文物和古董如何界定。
易飛以前也在網上看到過一些文物和古董的區別,然而,他還是說不清哪些算文物,哪些算古董。
他講了這麼多。
就是想說他的投資很大,不想做什麼古董生意。
好像雷軍和包元毅沒懂他的意思。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