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章 條件
將一鄉一鎮合併,發展文水縣經濟。
是符合整體利益的。
市府肯定支持。
易飛的一刀切的搬遷計劃,能否順利實施,實在不太好說。
一是農村的工作不好做。
一些老年人故土難離,你就是建得再好,他們不一定就願意搬遷過去。
最重要的還有利益分配問題。
哪怕你做得再好,都有人認爲是不公平的。
到時候,別他出了錢,反而惹得一身騷。
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關雲濤認爲易飛什麼都好,就是性格比較衝動。
如果他的好心被大家不當回事時,這傢伙敢把剛建好的房子全推了。
錢?
他從來不當回事,幾百萬怎麼了?
他當垃圾收來的日用品都能賣到幾千萬。
真發展到那一步的話。
他傾力打造的餘家嶺基地也不復存在。
事是好事,但一定要運作的好。
易飛笑道:“關叔叔放心,我覺得基地的餘總能把這事辦好,我可以先把新餘家嶺規劃好,把分配方案確定好再實施,不過我有一點要求。”
餘二狗別的能力不好說。
但這傢伙就是個大忽悠。
沒有東西都能忽悠出來,何況是實打實的東西呢。
他剛來準備投資時。
餘家嶺的村民也不太熱心,大部分持觀望態度。
不出一個月。
餘家嶺的村民態度全變了,連老支書餘三槐都把支書讓給餘伯伯了,他還義無返顧的幫着協調工作。
搬遷的事,根本不用他操心。
餘二狗輕鬆就能擺平。
但是錢花了,總得有一點打件。
關雲濤笑道:“你一說,我就知道,你這個傢伙憑空投資上百萬,甚至更多,不可能一點條件沒有。”
這傢伙做事一般都是有條件的。
儘管有些條件,實在是微不足道,甚至不是爲麗飛公司着想。
但提條件是他的風格。
“我是這樣的人嗎?”
易飛說道:“我這個條件非常簡單,就是餘家嶺搬遷以後,現在餘家嶺村佔的地皮歸麗飛公司經營。”
餘家嶺村依山傍水,完全可以開發成一個旅遊度假中心。
可以和計劃開發中的溫泉渡假村相呼應。
他當初的計劃也是把餘家嶺村搬出去。
把村裏舊址開發了。
關雲濤說道:“這個你和易府長商量就可以,市府原則上不參與。”
這不算大事。
餘家嶺搬走以後,易飛不開發,村子也會廢棄。
整個小靖湖和大威山都給了他幾十年的經營權。
不在乎一個小小的餘家嶺村。
易好說道:“只要餘家嶺村的村民沒問題,縣府就沒有問題。”
餘家嶺村的村民會有問題嗎?
想來大概不會。
新房子都給建好了,還挨着國道,以易飛的做事風格,不會建得太差,至於老院子歸誰經營,只要村民同意搬遷,他們就不會關心這個。
他也沒想到。
自己只是提出一鄉一鎮合併,最後居然搞出一個新農村來。
易飛做事也太隨心所欲了吧。
他做爲文水縣的府長,自然是支持的。
他提的條件根本不是條件。
整個餘家嶺周邊本來就歸麗飛公司經營。
只是麗飛公司大方,放棄了金銀花種植的所有股權。
易飛說道:“既然說定了,回頭我擬個方案,爭取儘快的把這件事實施,另外,易府長,麗飛旅遊公司馬上就要成立,鄭敏就是旅遊公司的總經理,大威山和小靖湖的開發也要進入議程,旅遊嘛,總要有點噱頭,我需要大威山一帶的詳細資料,咱縣誌中應該有記載,哪怕是傳說都成,您找人把這這些資料給整理出來,越快越好。”
開發小靖湖和大威山是個長期的項目。
趁現在物價便宜,還是開些開發比較好。
西陽大峽谷和峽谷鎮,他以前去過,當時就是5a景區,他記得當時的樣子。
大威山和小靖湖不一樣啊。
他以前沒有來過。
開發前,肯定要好好測繪,好好規劃。
“這個小易總儘管放心。”
易好說道:“我讓文化署和檔案館無條件支持麗飛公司的工作。”
文化署和檔案館的人平時也沒啥具體工作。
正好給他們找點活做。
就算沒歷史沒傳說怎麼了,找人編也得編出傳說來。
易飛嘆了口氣,“還得想辦法掙錢啊,錢還是不夠花。”
在座的都不說話。
全國都找不到像他這樣會掙錢的人。
他說這話純屬爲了氣人。
一會說有錢,一會說沒錢。
關雲濤說道:“市府和縣府支持你的工作是肯定的,但是資金上沒辦法給你提供幫助。”
他在這哭窮。
市府和縣府比他還窮。
他哭窮,肯定後面還有話說。
易飛說道:“說到這裏,正好我媽媽要在臨東呆一段時間,青江鎮趙總建的那幾個企業,我想把集體那部分股份買回來,青江集團得快速建起來,我醜話說在前面,如果市府不同意,那我就建新廠,說實話,當初那些企業建的時候,規劃啥的都無序,我就是買回來,也得進行大的改建,算起來,總的投資可能比我建新廠還要花的多,我只所以寧可多花錢買回來,一是那是趙總五六年的心血,另外一方面也是支持下臨東市的經濟發展,我真建新廠了,那些廠如何生存下去都比較困難。”
鄉鎮企業也就風光十年時間。
很快就會走下坡路。
主要是國營企業不爭氣。
當大量私營企業建起來,大量外資擁入華夏,鄉鎮企業要麼倒閉,要麼被私有化。
青江的企業看着不錯。
只要小哥不管他們,不出五年,就得全部倒閉。
大型國營企業現在動不了。
鄉鎮企業私有化的可不在少數。
本來就有一些鄉鎮企業本身就是名義上的,實際還是控制在某些人手中。
青江的鄉鎮企業。
其實和趙總自己的企業也差不多。
但易飛還是想完全拿下來,儘早的走入正規。
新材料也是他主攻的方向。
看着時間長,其實很快。
華夏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可以說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易飛一直堅信。
國外能搞出來的東西,國內一定能搞出來。
只是近二十年,華夏人比較浮躁,一切以快速賺錢爲主。
華夏電子行業在80年代初期,其實並不太落後,只是被後來幾位自認爲很牛的人和幾家企業給帶偏了。
他們放棄了獨立研發之路,認爲造不如買。
這正中了西方發達國家的下懷。
青江鎮那幾家企業其實現在很尷尬。
不管它,讓它自生自滅有些不捨得。
畢竟,趙總投入了不少的精力。
管它,它發展起來就是一塊肥肉,再想買回來恐怕就有些麻煩。
肥肉。
誰不想分一口啊。
如果市府緊咬着不放,那隻好放棄,重新成立青江集團。
然後像服裝廠一樣,讓他們求着合過來。
到時候,別說讓他花錢買,白給都不一定要。
關雲濤說道:“這個你和劉建軍商量吧,雖然他已經調到郊東區,但這幾個企業是他和秋城成立的,裏面的事情他比較清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不同意,趙秋城肯定讓那家企業擺爛,等爛到一定程度時,你白送給他,都得求着他。
青江服裝廠就是個例子。
當初李成明想拿易飛搞事。
麗飛公司第一個動作就是停止對服裝廠的合併。
白送人家都不要。
你還說人家侵吞國有資產。
鄭韻前些天向市府申請地皮,要把服裝廠的規模擴大五倍。
說實在的。
麗飛公司收了服裝廠和建新廠的投資基本差別不大。
他現在願意出錢購買青江那幾家企業的股份,還真是他說的那樣。
只是爲了趙秋城五六年的心血。
那就讓他收購。
反正最後臨東市也跟着受益。
幾家企業變成合資企業,也是政策允許的。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