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打油詩

作者:骨漏呱聞
有了提純白鹽,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法子,那自然是要用的。

  魏皇安排了鹽事司的人去做這事,說的是越快越好,結果鹽事司的人真就在三天內把東西給造了出來。

  當然,這一批新造出來的白鹽,那必須得是皇室先用的。

  但魏皇沒用。

  他拿着鹽上朝去了。

  潔淨的細膩白鹽,朝上每個官員都被強迫性地看了一看,嚐了一嘗,感受了一感受。

  魏皇很是欣賞了一番愛卿們感動涕零的情態。

  然後,他點名了幾個喜歡在心裏逼逼賴賴的,讓他們就白鹽一事當衆賦詩一首。

  這在朝堂上是很稀罕的事,畢竟談論家國大事的地方,賦詩這玩意兒,太附庸風雅了。

  臣子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將白鹽誇了又誇。

  但魏皇卻不高興。

  因爲他們沒誇對地方。

  最後還是杜興自發站出來,面不改色地造了一首四不像從打油詩出來,這才讓魏皇喜笑顏開——

  “白鹽好,鹽好白。

  吃了妙,身體棒。

  百姓用了人人誇。

  若問誰家兒郎?

  當是天家九子。”

  真是好沒水平且不倫不類的一首詩。

  臣子們再是瞧不上杜興造的這打油詩也沒辦法,畢竟他是陛下第一個給了好臉子的人。

  聰明的人已經從魏皇的態度上瞧出了端倪。

  於是,自杜興之後的詩作,多是在讚美白鹽的同時,又誇了幾句他們賢王的。

  魏皇終於滿意了。

  他也不管此舉會不會給臣子們各種錯覺,魏皇純粹就是想給那些看不上他寶貝小九的人一個小小懲罰!

  對臣子們漠視魏鈺的態度,魏皇心裏其實還挺不是滋味的。

  不孝子他自己可以嫌棄,但別人要看不上那卻不行!

  皇后之前對他的兒子們挑挑揀揀也就算了,左右也拿她沒辦法,但幾個臣子他還不能穿小鞋了?

  不是看不上魏鈺嗎?

  那他就非得讓那些看不上魏鈺的人都誇他好!

  而就因爲魏皇這手騷操作,在白鹽還在加班加點趕造的時候,整個京都可以說都知道了白鹽的事。

  臣子們在朝堂上現場造的詩,尤其是杜興那首四不像的打油詩,更是傳遍了大街小巷。

  那詩造的委實太糙,但凡是個看過幾本詩書的詩書人,都不好意思將其稱之爲詩!

  但偏偏那詩還被陛下誇過不錯,寫得好。

  你說這叫京都的那些讀書人能怎麼辦?

  只能不帶腦子的誇了。

  而當事人杜興,他本人不僅半點不羞臊,甚至還十分得意,逢人就說自己寫了首被陛下誇過的好詩,生怕有人沒聽過。

  整個京都,彷彿一下就進入了沒腦子的詩會大賞。

  幽州,樂安郡杞縣下,有個叫張家村的地方。

  張家村在杞縣乃至整個樂安郡,都是一個很有名的村子。

  不爲別的,只爲張家村的人都是木匠。

  在這個敝帚自珍的時代,無論是木匠,還是鐵匠,但凡是有點技術活在裏面的工作,基本都是非親族不傳。

  張家村的人世代都是木匠,家家戶戶都有着屬於自己的獨門絕活在裏面。

  譬如這家擅長給人做雕花牀櫃,那家擅長桌椅板凳,這家會做農具,那家又會藤編手藝活……

  張家村的人都是祖傳的手藝,做工精細又認真,在樂安郡是出了名的口碑好,可以說只要離得不算太遠,有點閒錢想弄個好點木具的人,都會上張家村請他們打傢俱。

  張進寶就是這張家村的人。

  跟村裏其他叫大牛、石頭、二狗的夥伴們不一樣,張進寶有個不同尋常的名字。

  這名字是他爹特意找秀才老爺取的,就希望張進寶能繼承家業,以後做個有出息的人。

  可惜。

  事與願違。

  張進寶不想做木匠。

  “你這個孽障!有本事你再說一次?你信不信我打死你!”

  平時只聽到刨木頭花子聲音的張家村,這會兒卻是異常熱鬧。

  一戶農院外,不少人都圍在矮小的籬笆牆外看熱鬧。

  有人瞧着院子裏追趕的父子二人,還很是幸災樂禍地高喊幾句。

  “哎喲,張三哥,進寶過兩年都要成親的年紀了,你怎麼還拿着棍子打他啊,這也太不像話了。”

  “三哥,進寶這又是不聽話了?”

  “進寶你可跑快些啊,你爹棍子要落下來了!”

  張進寶是個身形高大的少年郎,比在場任何人都要強壯,被他爹拿着棍子在院子裏趕的時候,不但沒有一點狼狽,反而有種在逗他爹玩的滑稽感。

  張進寶一邊跑,一邊高喊道:“叔伯你們勸勸我爹啊!我爹他又瘋了!”

  張爹在後面氣得要死,“你個兔崽子!你給老子站住!老子這會非綁了你不可!”

  但凡是張進寶從外面回來,基本就會跟他爹吵一回,張家村的人本來都習慣了的,就是這次瞧着有些不一樣。

  牆外的觀衆很好奇。

  “進寶是昨兒從杞縣回來的吧?他這又在縣裏看到什麼了,把他爹氣成這樣?”

  “這誰知道……哦對了,前幾日有個田成村的人過來找我打櫃子,跟我說了什麼縣裏有白鹽賣,是官府賣的,好像是什麼三百文兩斤?”

  “對對對!我也聽說了,我昨晚聽我婆娘說的!是一個瓶子裏裝了白鹽,那一瓶是三百文!”

  “啥?一瓶三百文,你們是不是聽錯了!”

  張家村的人有錢,他們比城裏的人還要有錢。

  要不是經常需要木料做傢俱,加之村子裏地方寬敞,方便做活,張家村的人完全可以搬進城裏過日子。

  所以張家村的人不像一般農戶那樣用毒鹽,他們用的基本都是青鹽。

  因着一個個都是經常埋頭刨活的木匠,都不怎麼進城,所以關於城裏的消息,張家村人都不怎麼聽過。

  這會兒聽到白鹽的消息後,圍觀羣衆們的注意力一下就轉移了。

  張進寶耳尖地聽到他們談論的事,一個扭身,立馬就從他爹跟前躥到了籬笆牆邊上,鄭重點頭。

  “對,就是白鹽!官府貼了告示宣揚的,一瓶三百文,那個瓶子叫玻璃瓶,是咱們朝的一位王爺造出來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