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出題
在看見對方帶着那小山一般壯實的小廝進了會所後,周清放纔對董生道:“聽說他有咳疾,身子骨弱,經常感染風寒來着。不過人家身子骨再弱,那也是十七就連中小三元的人,可與你我不同。與其擔憂別人,你還不如多擔憂擔憂我。”
董生前面還在認真聽,後面聽到那句玩笑話後,也是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他拱手討饒,“是,周兄說得對,是在下多慮了,後面的日子,在下定會多擔憂擔憂周兄,督促周兄同在下一道溫書學習的。”
周清放:……
倒也不必那麼實誠。
“好了不說了,這位青州來的小三元叫白非魚,你見過就好,沒事可別輕易湊過去,若把人碰病了,我怕人家那小廝找你麻煩。”
周清放拍拍董生肩,邁腳朝會所大門去,“進去吧,我們在外面耽誤夠久了。”
董生跟上。
都是頭一回來京都這處名人會所,董生和周清放一路過去,瞧見什麼都覺得驚歎。
不過觀光不是他們的目的,找到其他舉子們,聽諸位探討學問、探聽各種有用的消息纔是真正要做的。
二人並沒有多找,畢竟會所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專人引路,只需要稍微詢問幾句,下人就會將他們待到該去的地方。
兩人被一小廝帶到了一處寬廣的庭院中,裏面有假山活水,翠竹林蔭,水榭涼亭,到處都有人站着。
董生頭會過來,不知道該做什麼,只站在院門口細細看着各處的人。
庭院內瞧見兩人進來的人不少,不過大多數人都只是看了眼,然後便見怪不改地收回目光繼續幹各自的事,也就少部分人了,在瞧見周清放後,忍不住衝他打了個招呼。
周清放只是瞧一眼,便看到不遠處的假山旁站着衝他打招呼的幾個熟人。
看見了熟人,周清放也不猶豫,拉着董生就過去了。
“周兄好。”
“幾位兄臺好,今兒來的人可真多啊,我這還不算來遲吧?”
“這還沒到巳時呢,自然不算,誒?周兄,你身邊這位是?”
“哦,這位也是來京赴考的舉子,董生,我的同鄉好友。董兄,這幾位都是膠州來的,也算是咱們的同鄉。”
“原來是董兄,在下齊淩,久仰。
“在下……”
“在下董生,見過諸位。”
熟人見面,自然是要先寒暄幾句的。
而因着周清放的緣故,董生也是成功打入了這個膠州舉子小團體。
大家都是同鄉,來了外地自然是要互相照拂。
齊淩幾人先來一步,知道的要比周清放和董生多,因此趁着詩會還沒開始,幾人便與二人就這各種小道消息聊了起來。
都是一些不曾聽說過的八卦,董生光是站在這兒喫瓜就差不多喫撐了。
幾人站在假山旁噓噓索索的,時不時會因爲院門口有人到來望過去,又時不時因爲某個八卦去找當事人。
董生喫瓜一直持續到了巳時。
巳時到,當日商量好要來會所探討學問,以文章作比的主持人便冒了出來。
董生看到一儒雅的藍衫中年人站在涼亭那邊,高聲笑着出題,“諸位舉子好,在下秦時,承蒙諸位賞臉,願意前來參加這個不成體統的小小聚會,在下不勝感激……”
董生不識這人,但瞧見這叫秦時的人一開口,其他人便都看過去,專心聽他說話,便知這人是個人物。
他好奇詢問旁邊的周清放,“周兄,不知這秦時是何人?”
周清放:“人家是這京都本地的考生,聽說他堂兄是鴻臚寺少卿,若非如此,你看其他人可願聽他的話?”
哦,原來是背後有人啊。
董生了然,繼續聽對方講話。
“……在下知道,諸位賞臉前來,皆是爲了探討學問,同爲此次春闈考生,在下也不多言了,不如咱們就直接開始,大家各自出題,各抒己見,最後的文章就公佈在這涼亭之中,可好?”
秦時確實不是個囉嗦的人,說完這話後,庭院內的人都紛紛點頭稱好。
秦時笑了笑,指向身後的迴廊,道:“那裏擺了桌案,筆墨紙硯皆奉上,若有需要者,儘可去那兒做文章。”
那遠處的迴廊隔着一片小湖,沒靠近的人還真就不知道那裏擺了有東西。
人羣中有小小的騷動,董生也仰頭朝迴廊那邊看了看。
看不到,太太遠了,只能依稀看見迴廊下確有一些桌案擺着。
不等諸人冷靜,秦時又道:“諸位都是滿腹經綸的才子,既來此,那自然是想同他人一較高下的,不知諸位有誰敢第一個站出來,爲大家出道考題啊?”
此話一出,全場皆無聲。
一羣人轉頭看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的。
董生幾人站在假山旁,靠近院門口,算是站在最外圍的,最能看清庭院內大部分人的動靜。
周清放眉頭微蹙,忍不住道:“這第一個出題可不好弄啊。”
董生贊同頷首。
確實不好弄,大家都是舉子,能走到這兒,學問方面誰都不差誰,單論書本學問道理,那沒什麼好說的,簡單了被人瞧不起,難了……好像也沒什麼難的,頂多就是出的東西偏僻了些,討巧賣乖,被人落個善鑽營的名頭。
所以這題大抵就是論國事了
。
既是國事,那又以何爲題纔算是能蒙對上心呢?
他們是考生,如今既要出題答題,那自然是以出中之後可能會考的題目方爲上乘啊!
在一衆人沉默的時候,突然,有道聲音響了起來。
“既然無人敢應,那不如就讓在下來吧。”
ωWω.GoNЬ.οrG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