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周慈幼院

作者:秋收玉米
“是,”周貿然將摺子重新放回袖口,開口說道:“此案經過臣昨夜連夜審訊,案情已經可以基本告一段落了。”

  “主犯一人,名爲何光衛,青州安河郡人士。”

  “另有從犯十九人,目前已歸案十七人,另有三人在逃,不過臣已經安排人手嚴密監控各城門,同時對城內進行搜捕,相信在逃的三名罪犯不日便能歸案。”

  “青州人士?”顧幸聞言眉頭微皺:“青州距離長安路途千里之遠,此人跑這麼遠,就爲了幹這等喪盡天良的勾當?”

  長安府尹周貿然苦笑一聲:“此人是建武二年就來的長安了,當年是因爲青州安河郡發生了百年難遇的大旱,地裏糧食顆粒無收,逃難過來的。”

  “此人來到長安之後,便一直逗留在長安,一直沒有返回青州!”

  “逃難過來的?”顧幸聽聞眉頭更是緊鎖:“既是逃難過來的,便說明此人沒有青州路引。”

  “既沒有路引,此人爲何能一直滯留長安?”顧幸言語中已經帶着問責的語氣了。

  朝廷爲了防止各地人口出現大面積流失,可是做了嚴密管控的。

  其中最有效的管控便是路引,一人想從這個州去往另一個州,必須要有地方官方開具的路引證明。

  若是沒有,一切當成流民處理!

  一旦被當作流民處理,運氣好,發現的官兵不想麻煩,便會直接驅趕不加理睬,自己打道回府便可。

  或是周邊出現了大規模天災,被官府當成難民統一安置,待查清原籍之後,官府會發放少量路費,由官府護送統一返回原籍。

  但若是運氣不好,則很有可能會被直接送到附近的礦山,當苦力用。

  甚至被當成敵國細作,直接殺了領賞。

  故而像這種沒有路引的人,是很難長期在一個地方生存下去的,尤其還是長安這種一國之都。

  而這個名爲何光衛的人,不但在長安生活了這麼多年,還幹起了這種喪盡天良的勾當,這顯然是眼前這位長安府尹的失責。

  “臣失責,還請王爺治罪,”周貿然沒有爲自己找藉口開脫。

  周貿然爲官多年深知一件事,有些事情一旦案發,身爲臣子越是爲自己找理由開脫,越會激怒君者。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的應下來,只要自己態度誠懇,上面不是真心要自己死,頂多就是狠挨一頓呲,大不了掉層皮,但絕對死不了。

  但若是反之,反而會適得其反,死的更快。

  當然若是上面鐵了心想要弄死你,這種也同樣不用找理由。

  因爲這種情況除非你有通天的本事,直接造了前朝的反,不然最後的結果依舊都是一個死。

  “你身爲長安府尹,在你的治理範圍內因你的失察,出現如此情節惡劣的案件,你肯定是跑不掉的。”

  “不過,治罪那是朝廷的事,本王管不了,也沒那閒工夫,”顧幸說道:“現在本王關心的是,此案你打算如何結案,那羣傷殘的孩子,你又打算如何處理?”

  見顧幸不打算過度深究此事,周貿然長舒了一口氣。

  開口說道:“按大周律法,主犯何光衛秋後問斬,其餘十九名從犯,割耳刺字剁一手,收監五年。”

  “至於那羣傷殘孩童,臣今日一早便派人聯繫了慈幼院,將會全部安置到慈幼院,同時後續進一步查明他們的身世原籍。”

  “若是還有家人,會聯繫其家人來接人,若是沒有家人,便會一直安置在慈幼院,直到成年爲止。”

  慈幼院是一處大周專門針對那種被父母遺棄的幼兒開辦的一處機構,幾乎覆蓋整個大周,凡是郡城以上的城池都有。

  少部分縣城也會出現這種機構!

  各地慈幼院每年的生活開支,由各地地方官府支出。

  大周除了這種專門針對幼兒設立的慈幼院,還有專門針對孤寡老人設立的贍養院。

  贍養院每年的費用,和慈幼院一樣也是由地方官府支付,多設立在郡城或州城以上大城當中。

  “幼童的事,本王沒有意見,”顧幸想了想說道:“不過關於那十九名從犯,本王倒是有點不同意見。”

  “王爺請說,”周貿然畢恭畢敬道。

  “這十九人割耳刺字,沒有問題,但剁其一手,本王看就沒這必要了。”

  “留他們一個健全的身體,全部送到礦上去吧!”

  “然後按照正常工人每日的工錢進行正常支付,最後將這筆錢,每月定期送到慈幼院。”

  “交到慈幼院手中,來贍養被他們傷害過的幼童。”

  “同時分出一部分,送到那些接回孩子的家中去,也算是這羣人對受害者的救贖吧。”

  “至於他們,此生就在礦山度過餘生吧!”最後顧幸幽幽說道。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