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倪古對噴

作者:秋收玉米
“好好好!”

  老爺子滿臉笑意:“民間商賈還是有很多愛國之人嗎。”

  “並非全部是蠅營狗苟的逐利之輩。”

  老爺子一臉欣慰,目光看向都察院右都御史古瑞慈:“古愛卿認爲可是?”

  “是是是,陛下說的極是。”

  “民間商賈雖說逐利之輩衆多,但在陛下皇恩之下,還是涌現出了不少愛國之輩。”

  古瑞慈滿臉笑意,馬屁拍的震天響,內心則是在滴血。

  匯通商號可是他們古家的啊,對於太子而言,不過是古家嫡女嫁給太子成爲了太子妃。

  古家想將太子推上皇位,讓古家出現一位皇后,穩固地位。

  做了一些投資,給太子匯通商號一些乾股罷了。

  但特麼的也沒讓你這麼嚯嚯啊。

  而且你有這權利嗎?

  古瑞慈內心大罵。

  你大口一張,就決定了。

  盡全力支持朝廷賑災,你特麼知道匯通商號各地倉庫堆放的貨物值多少錢嗎?

  你丫的就直接梭哈了。

  古瑞慈心中滴血不止,臉上卻依舊滿是笑意,但眼底深處卻是對太子的不滿之意。

  老爺子臉上的笑意一閃而過,視線重新落到戶部尚書身上。

  冷着臉道:“匯通商號乃是大周百年商號,其各地商號布遍大周全國各地。”

  “京周商號雖只是近半年纔出現的商號,但其崛起之快,各州州城也皆有商號店鋪。”

  “有如此兩家商號鼎力支持朝廷賑災,你戶部若還無法籌集足夠多的賑災物資,此事之後,你這尚書之位便不用做了。”

  “是,臣返回戶部便立即親自督辦此事,”戶部尚書面露恐慌之色。

  戶部尚書可不認爲,此時老爺子口中的尚書之位不用做了,只是單純的革自己職那麼簡單。

  “陛下,”此時一護衛大步走了進來,面帶喜色道:“臣按逍王所說,對殿外冰面做了撒鹽處理,冰面果然很快出現了融化的跡象。”

  “只不過因爲時間尚短,效果並不算太明顯。”

  “有效果便成,”老爺子聞言一喜,頷首道:“傳令鹽政司火速調鹽運往工部,不惜一切代價迅速解決官道路面積冰一事。

  “給你一旬的時間,若是賑災物資運輸不到位,你這工部尚書之位,同樣不用坐了。”

  “是,此事臣回去便立即親自督辦,”工部尚書額頭出現絲絲汗珠,急忙應聲。

  老爺子登基十一年,向來手段雷厲風行,一手帝王之術玩的爐火純青,對朝堂管控堪比當年的聖祖皇帝。

  凡大事一旦老爺子真的發怒進行拍板,幾乎沒人敢反對。

  故而賑災一事在老爺子強硬的態度之下很快敲定。

  不過對於賑災主官卻還待商議,代朝廷賑災,這可是一個香餑餑,一旦順利完成,有了這一層履歷日後官途將是平步青雲。

  各方勢力都不願放棄,都想將自己人推上去。

  吵得不可開交。

  “行了此事吏部下去儘快選出人選上報到朕這裏來,今天便不再議論此事了。”

  “是,陛下,”吏部尚書面色淡然的應了一聲。

  眼前的畫面,吏部尚書不知早已見了多少,早就習以爲常了。

  “陛下,泉州刺史倪翰林無視朝綱帶人私衝庫糧,導致泉州庫糧遭到嚴重哄搶,還請陛下立即派出巡查御史,將其抓捕歸案。”

  因賑災主官一事的吵鬧,剛被老爺子強行壓下來,都察院右都御史古瑞慈便立即將話題重新引到了泉州的事上。

  “哎,”老爺子內心嘆息一聲,擡手揉了揉眉心,眼神略顯不喜的看了一眼古瑞慈。

  古瑞慈躬身行禮,目光直勾勾的看着老爺子,一副全然沒有看到的表情。

  “泉州一事巡查御史肯定是要派的,”倪廷辰冷笑出聲:“不過依臣之見,不是去抓泉州刺史倪翰林,而是抓捕泉州知府古玉堂。”

  “若非古玉堂無視天災,不顧百姓安危,賑災無力,泉州刺史又何必直接帶人開倉放糧。”

  古瑞慈冷聲反駁:“如何賑災自由章法,泉州刺史一區區武夫如何懂得?”

  倪廷辰譏諷出聲:“章法?什麼章法若是古玉堂乃是治世之臣,泉州爲何會匪患叢生,導致朝廷不得不設立刺史一職,每年耗費百萬巨資進行繳費。”

  古瑞慈眼眸一冷:“還請右相說話注意言辭,泉州一地靠近邊關之地,民風本就彪悍,不服教化。”

  “外加洪定年間術士亂國,民間百姓食不果腹,這才導致泉州匪患衆多。”

  倪廷辰臉上譏笑不減:“怎麼洪定年間術士亂國,就亂泉州一地?”

  “爲何大周其他地方匪患早已平息不少,就泉州一地匪患依舊日益猖獗。”

  “還不是歷代泉州知府無能,這才讓泉州匪患有恃無恐。”

  “導致即便現在朝廷在泉州設立刺史一職,也因泉州知府的無能,導致匪患根深蒂固各中關係錯綜複雜,才遲遲不能剿滅。”

  “泉州匪患一事,其實老夫倒是一直很好奇一事,爲何朝廷剿匪多次,對方都能事先知曉消息逃之夭夭。”

  “莫非匪患中還有什麼大能人,能未卜先知不成?”

  倪廷辰似笑非笑的看着古瑞慈道。

  “倪廷辰大殿之上你竟敢信口雌黃,”此話一出古瑞慈面色大變,怒視倪廷辰輕聲喝道。

  “陛下,倪廷辰無憑無據信口雌黃,您要爲臣做主啊,”隨即古瑞慈慌忙朝老爺子叩首了下去。

  泉州從上上任知府開始,便在古家的運作下,一直都是由古家人在擔任。

  中途老爺子爲了制約古家在泉州的發展,也曾換過幾次泉州知府。

  但無一例外,凡是到泉州任職知府一職的官員,短的不足半年,長的不足兩年,定會因貪污亦或者其它大案落馬。

  唯有古家的人坐得住。

  這其中的道道大家都懂,但古家所做之事全部是按照規矩來的,其本家在長安勢力也不小。

  老爺子對此也是無奈,至於再安排其他官員前往泉州擔任知府。

  在連續革職多任之後,一個個一聽是前往泉州,頓時避如蛇蠍。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一州知府,堂堂從三品大員,能在官場之上爬到這個位置的人,誰敢說自己屁兒是乾淨的?

  可不敢趟這趟渾水。

  而倪翰林之所以去了泉州擔任刺史,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爲古家。

  至於應對異族,不過是一個理由罷了。

  單純的就是想要制約古家,不能讓古家將泉州治理成鐵板一塊。

  不然到時泉州百姓恐怕就只知古家,不知皇家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