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倪翰林的不甘

作者:秋收玉米
倪老夫人一品誥命夫人,手腳還有些不利索,手持一根柺杖,老態龍鍾地走到了養心殿。

  見到老爺子,二話不說撲通一聲就給跪了下去。

  也不說老爺子讓自家老頭喝酒一事,也不說一句責怪之意。

  直接來了一句:“自己伺候倪廷辰一輩子了,現在實在心累,伺候不動了,還望陛下能下旨讓其與右相倪廷辰和離。”

  倪老夫人爲何會來尋自己,老爺子心中門清,無非就是自己讓倪廷辰喝酒,導致倪廷辰舊疾復發一事,讓倪老夫人不滿了。

  對待大臣,老爺子不滿,大可嚴厲訓斥,但對待這種老臣的夫人,還是看着自己長大的這種。

  老爺子頓時就抓瞎了,當即那是好話說了一籮筐,又讓人去後宮請來的妃嬪,與自己一同說好話。

  跟哄自家老孃似的,好說說盡,事後又送了一大推東西。

  還有當着倪老夫人的面,下旨不準右相喝酒,責令戒酒之後,這纔將倪老夫人哄好,派人給送出了宮。

  當時這事可是在長安高層之間盛傳,即便日後倪廷辰病好了,老爺子看倪廷辰的眼神,也是好長一段時間,眼神不對勁,嚇得倪廷辰當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透明人。

  連個眼神都不敢和建武老爺子對視。

  顧幸道:“本王依稀記得,你當時上奏的奏摺,你說你能在建武九年的冬季,徹底剿滅泉州匪患,還泉州一個朗朗乾坤。”

  “不過你好像並未做到,爲此還被言官彈劾,你誇大其詞謊報戰功。”

  “哎,”倪翰林嘆息一聲,隨即臉上浮現一抹憤怒之色。

  “臣察覺古玉堂有問題就是這個冬季。”

  “按理說臣已經對泉州匪患徹底封鎖了大半年,匪患自己又不會種糧,都是山上沒糧之後下山搶糧上山。”

  “而建武九年經過臣的封鎖,泉州大大小小的匪患幾乎都出現了缺衣少糧的情況,只要冬季一來,大雪落下,對於匪患便是一羣等死的困獸。”

  “沒了糧草,面對朝廷的大軍,匪患根本就不敢繼續往深山逃跑,因爲進了深山,他們只會死得更快。”

  “可就在臣以爲剿匪大事可成之時,泉州知府古玉堂居然死活不願再撥糧草給臣。”

  “臣多次派人催促古玉堂供應足夠的糧草,古玉堂每次不是一再拖延,就是隻給部分。”

  “一直在找各種理由搪塞。”

  “只能供給大軍平日開支,根本無法維持大軍在外長時間作戰。”

  古玉堂在搞事情?

  顧幸內心升起一股憤怒,前世顧幸領過大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一句亙古不變的老話。

  無論是對抗異族,還是在外剿匪。

  都並非一朝一夕之間的事。

  曠日持久地對峙封鎖是常態,每日人喫馬嚼所消耗的糧草,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種情況若是大軍糧草不穩定,根本就不敢動一下。

  而在冬季,糧草不足給士兵心中帶來的恐慌,比春夏秋三季更強。

  至少春夏秋三季,若是糧草無法供應,大軍直接拔營返回便是。

  實在不行,就算自己跑了,當了逃兵,只要運氣不太背,也能走出去,尋到一點喫的。

  可冬季就不同了,沒喫的,在深山野外,只需一晚便能徹底將一人凍成冰雕。

  故而只要糧草供應不上,幾乎無人敢在冬季用兵。

  倪翰林氣憤出聲:“在古玉堂的各種拖延下,剿匪的戰機被徹底延誤,無法再出兵。”

  “對此臣心中雖說氣憤,但按臣心中預想,泉州各大匪患已經大半年沒有下山搶過糧食了。”

  “即便冬季貽誤了戰機,山上的匪患沒有充足的糧草,也不會好過在哪裏去,待冬季退去,春季到來,這數個月的時間,也定能餓死不少匪患。”

  “如此一來,臣靜待開春化凍,再繼續帶兵剿匪也是一樣。”

  “但讓臣萬萬沒想到,一個冬季過去,初春到來,等臣再次帶人上山剿匪時。”

  “臣見到的並不是一羣面黃肌瘦內訌不斷的匪患。”

  “也沒有出現臣心中預想,一羣快要餓死的匪徒,一聽到朝廷官兵的喊話,便立即衝出山寨,迫不及待想要投誠的匪徒。”

  “反而是一羣早已嚴陣以待士氣十足的存在,他們一個個面色正常,甚至一眼望去比山下正常的百姓還要健康壯實。”

  “這哪裏是餓了一個冬季的存在,明顯就是養精蓄銳了一個冬季。”

  “關鍵像這般存在的山寨,還不止一處,而是凡是大一點的山寨皆是一般。”

  “王爺你說如此詭異的一幕,若不是有手段通天者,泉州匪患哪來的足夠糧草度過冬季?”

  倪翰林神色憤慨。

  顧幸沉默片刻:“可僅憑這一點,只能說明,山下有人私通匪患,祕密給匪患提供了糧草,但不能直接說明這是古玉堂所做。”

  倪翰林聲音急迫道:“建武九年冬季,臣雖因糧草問題,無法出兵剿匪,但依舊對各大匪患進行了嚴密監控。”

  “在如此防範嚴密的情況下,還能給山上匪患提供大量糧草之人,整個泉州境地,除了他古玉堂還有誰能辦到。”

  “而且後面所發生的事更加驗證了臣的猜想。”

  “從建武九年開始,臣一直對泉州匪患嚴防死守,就連邊關調回來的那支騎兵,臣都一直厚着臉皮,讓邊關主將留下了一千供臣指揮。”

  “臣將一千騎兵,化整歸零讓其百人爲一隊,駐紮在泉州各地匪患猖獗之處,只要匪患敢冒頭。”

  “一刻鐘以內一百騎兵定能趕到,拖着匪患不讓其逃跑,靜待步兵趕到清場。”

  大周雖說地大物博,但在戰馬這一塊,卻依舊有着非常嚴重的缺口。

  故而成建制的優質戰馬,幾乎全部掌握在幾位鎮守邊關的主將手中。

  其餘人需要騎兵協助時,只能上奏老爺子,待老爺子下旨,對騎兵進行短時間的調用。

  至於地方几乎大多都爲步兵,成建制的騎兵根本就組建不起來。

  一是沒那麼多戰馬,二是養騎兵實在太燒錢,朝廷囊中實在羞澀。

  只能無奈放棄對地方組建騎兵的想法。

  全部優先供應邊關,震懾異族。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