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不按套路出牌
古家雖說經營了泉州多年,一直對泉州官場牢牢把控。
但實則泉州對於古家而言不過是一處利益的搜刮點,用來反哺主家的地方罷了。
同時也是預防長安主族若是出事,泉州能成爲其中一個退路罷了。
所以對於古家而言利益纔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的並不重要。
所以別看古玉堂乃是朝廷三品大員,是古家明面上的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但前提是活着,能爲家族提供足夠的利益。
反之若是死了,只要家族整體實力沒有受損,再重新推一個人出來便是。
故而此時面對手持天子劍的顧幸,再繼續抗拒,反而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跟着走,古玉堂就不信了,僅憑眼下這點由頭,逍王還能真砍了自己不成。
“既是聖意,臣遵旨便是,”古玉堂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衣物,腰板挺直朝外走去。
“誰讓你們走了?”
古玉堂被劉子冠帶走,一衆官員挪動腳步便要跟上。
顧幸冰冷的聲音響起。
“逍王殿下還有何吩咐?”衆人停下腳步,一名鬍子花白的老頭朝顧幸行禮問道。
此人乃是泉州同知,古玉堂的副手羅才傑。
是地地道道的泉州地頭蛇,在泉州爲官了一輩子。
顧幸語氣平淡,目光看向一衆官員:“因某些原因,接下來一段時間,就請諸位暫時居住在這天香樓了。”
“沒有本王的命令,誰也不準踏出天香樓半步。”
此話一出衆人面色瞬間大變,泉州同知驚愕擡頭:“逍王殿下這是要軟禁臣等?”
顧幸語氣平淡:“莫要誤會,並非軟禁。”
“只是單純地因爲某件案件,需要諸位大臣配合一下罷了。”
顧幸笑看衆人:“天香樓作爲泉州最大的酒樓,其內部有着最好的廚子,最舒適的上房。”
“哦,差點忘了,”顧幸看着還在屋內一言不發的一衆歌姬。
“還有手藝了得的歌姬,諸位大人就當放假了便是。”
“放心諸位大人居住天香樓期間的所有費用,本王出。”
話落顧幸不再理睬一衆泉州官員臉上錯愕的神情轉身走了出去。
邊走邊冷聲下令:“倪翰林何在?”
“臣在,”倪翰林此刻表情也有些懵,實在是對於顧幸的舉動有些不解,畢竟以往可沒欽差來到地方,會這麼幹。
裝都不裝一下,第一天就直接下令抓了一州知府,以及一衆一州各司衙門的主政官員。
此刻聽到顧幸的聲音,倪翰林神色愣了一下,這才慌忙應答。
顧幸聲音威嚴:“立即調軍隊入城,從現在開始,泉州城全面進入軍事管制,膽敢出現鬧事者,無論對方是何身份,一律斬殺。”
“端走……端走,統統端走。”
顧幸前腳剛走,後腳便有護衛將桌上的各種菜餚全部打包帶走了。
“你們這是作甚?”有人不解。
護衛一臉認真道:“王爺有令,目前泉州正在遭受天災,無數百姓食不果腹,諸位大人作爲一州父母官理應身先士卒節衣縮食,省下糧食救助災民。”
“這些喫食便拿去給那些災民吃了。”
“對了還有你們,”護衛又看向屋內的歌姬:“王爺說了,救災需要人手,無論男女都有救國之責,跟我們走。”
說着招呼一衆歌姬便出了房間。
“王爺說的對,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等身爲泉州父母官,怎可擱這度假,我們也去幫忙。”
一官員眼珠子一轉,立即大義凜然地說了一番話,起身便跟在歌姬身後朝外走去。
“噌!”
一道響亮的利刃出鞘聲響起,屋外兩名護衛抽出了腰間刀刃,淡然地看着對方。
“咳……”
“其實休假也挺好,”官員毫不猶豫轉身就走,臉上還笑呵呵道。
“王爺,今日泉州近半的重要官員都來了此處。”
一行人出了天香樓,都察院的柳正陽猶豫片刻,開口說道:“若是王爺真的將他們軟禁在此,一兩日還好。”
“但若是時間一長,泉州官場必定羣龍無首亂了套,還請王爺三思啊。”
“亂套?”
“爲何會亂套?”顧幸反問了一句。
說道:“今日來這天香樓的官員,大多都是泉州各司衙門的主官,副手並未前來。”
“再者就算副手也跟着來了,但每司衙門的副手應該也不止一位吧。”
顧幸毫不客氣道:“怎麼副手都是喫乾飯的,主官不在,就不會幹活了?”
說着顧幸目光掃視前方,忽然問道:“泉州目前最大的災民聚集地,是何處?”
“北城,”身後立即有一人說道:“根據情報,北城的災民目前已經高達了兩萬來人,是目前泉州災民聚集地最多的一個地方。”
“好,”顧幸點頭:“通知泉州城內七品以上官員,半個時辰後出現在北城災民聚集地。”
“半個時辰不到者,除非自身不在泉州城內,否則不論什麼理由,一律將辭呈遞交到本王手中,本王給他批條子。”
“是,”有人應答立即轉身離去。
顧幸手握天子劍行事雷厲風行,壓根就不和三司衙門的欽差巡察御史商議,直接下達命令。
這讓三司的官員異常的不滿,但一看顧幸懷中抱着的天子劍,又只能閉嘴,靜靜地看着。
反正顧幸是王爺,手中又有天子劍,只要不造反,其餘的事,就算是天塌下來,那也是逍王頂着,與自己等人無關。
隨着顧幸雷厲風行的動作,泉州一半衙門主官被扣,軍隊迅速進城,控制了四門,各主要衙門及街道。
北城靠近北方,是異族叩關突破邊關防禦,首攻的一面城牆。
故而凡泉州人士,但凡手中有兩個大子,都不喜歡居住在北城。
這便導致泉州城內,兩極分化極爲嚴重,從中間一分爲二。
無論是知府衙門,還是各泉州重要的衙門府邸,以及世家豪宅皆在南城。
而北城居住的便大多都是泉州的普通老百姓,甚至越往北走居住的百姓便越窮。
久而久之兩極分化便越發地嚴重,泉州城南徹底成爲了富人區。
城北徹底成爲了魚龍混雜的貧民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