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太監的味道(月票召來)
“謝謝公子,屬下有事向公子稟報。”裘丹墨道了聲謝,抿了口茶,跟我擠眼眼,我心領神會:“外邊的人,把房門關了。”吱呀一聲,沉重的在難聽的聲音伴奏下合攏了。
“公子,密碼本屬下已經做出了大概,您請看看這個。”從懷中掏出了一張佈滿了字痕的布片,很神祕地笑了笑,遞到了我手中。
“整出來了?”拿過來一瞧,果然,本公子看了半天也瞧不出是啥子意思,裘丹墨嘿嘿嘿乾笑幾聲,遞來來一本小本子:“公子,您照着這上面的來重新折對,便可知曉其中的內容了。”
“唔,不錯不錯。”我心中很是欣喜,但是臉上不能太過顯露,沒想到,這老奸細果然幹這玩意拿手,從進奏院成立起,我便交待給他的任務,才一個來月的工夫,竟然就整出來了,雖然並不完美,還有許多的缺憾,但是至少已經有了間諜使用語言的雛形,很不錯,值得誇獎。
“不過,尚需要改進,爭取能再進一步,做得更完美一點,希望下次能看到一個完全的作品。陛下留給我們的時間可不多了,吐蕃使者四月便進京,五月底之前,咱們必須讓學員完成全部學業,時間緊、任務重啊……”
“請公子放心,屬下一定盡全力,早日把此物完成。”裘丹墨欣喜地告辭離開。
我再次攤開了桌上的紙,繼續打着草稿,這是參謀院的建設的意見稿,自從李叔叔丟了個散階的朝議大夫給我之後,我的工作任務更加的繁重起來,不僅僅兼負着進奏院主持,還成爲了李叔叔隨叫隨到的參謀?也算是吧,就參謀院一事,讓我給寫出一個條程來,沒辦法,咱只能按後世的參謀體系,進行加工潤色,以便向李叔叔交差,更重要的是,參謀體系的誕生,或許能杜絕宦官監軍這一中國歷史上的軍事體制敗筆,說實話我真不知道那些宦官去當監軍有什麼用,不懂軍事,幹坐在那,時不時還瞎指揮,漢末黃巾之亂,北中郎將盧植奉命鎮壓,拒敵於廣宗一帶,未見勝負,漢靈帝遣宦官左豐詣軍觀勢,左豐是十常侍的人馬,權傾朝野。有人勸盧植花錢賄賂左豐,盧植不肯,結果沒鳥的傢伙左豐因此而恨上了盧植,言盧植畏敵不進,靈帝大怒,用囚車押回盧植,差點處死,後來幸得皇甫嵩表奏盧植有功無罪,最後才復盧植的官職。
別說漢了,除了唐初,唐朝後其的十來位皇帝哪一個不是生活在太監的陰影之下,我真搞不懂,到底太監這破玩意倒底是哪個缺德貨發明出來的,男人搞得人不人妖不妖,最後弄成個心理變態,一天倒晚就只會內鬥,哪一個漢民族朝代末期不是被宦官當權過?漢朝的十常侍,唐朝的宦官高力士受寵,逐步參政。一般政事由高力士處理,大事才送皇帝裁決。同樣是太監的李輔國因擁立有功,權利逐步擴大,可以參與機要,統領禁軍,任免宰相,還殺皇后,又擁立了代宗皇帝。
至於宋朝,對太監壓制得利害,可一樣有這樣的禍害冒了出來,到了明代,更是數不勝數。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我從父親那裏打聽到,宦官比由內侍省、掖廷局、宮闈局、奚官局、內僕局、內府局管理。掌管宮內的簿冊、門衛、病喪、倉庫供應等事項。各局之長官稱令或丞。李叔叔這位開明之君對於太監的的限制極爲嚴格,規定內侍省宦官最高官階爲三品,數額亦有限制。並且這個時間尚未出現宦官監軍的勢頭,整個皇宮之內,太監的數量一直限制在千人之內,不允增加。
要是能以立法來註明,限制太監的權責就好了,可惜,皇權,纔是李叔叔最爲要緊的東西,待參謀院的體系成熟之後,再想辦法提出來,完全擺脫宦官參與軍事這一環節,有利於軍隊建設的健康發展。咱不能明着改變歷史,悄悄然地一點點地挪動着軌道總成了吧?反正本公子還年紀,時間還長着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