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武研院的間諜!!(求月票衝榜)
撓了半天腦袋,頭皮都掉了一地也吭哧不出一聲來,見我拿眼瞪他,只好嘿嘿乾笑幾聲:“小治實在不知,還望俊哥兒能提點一二。”
“出版社,是一個跟屬下和作者、讀者打交道的地方,在這裏,你既要兼顧各個方面的關係,還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來保持中立,除了監督審覈之官員禁止發佈的文章之外,你就應該用一個客觀的眼光來看這些作者的來稿。”
“身爲領導者,任何一方面的意見都要聽取,但是您不能爲了自己的喜惡,去傷害到另一些人的積極性,這是一個身位上位者最要注意的一點,不論你以後是去封地還是其他的,同樣要保有一種不以物悲,不以物喜的心態,你才能聽得進一些苦口良言,有的時候,正確的,往往是你不願意去想或者去聽的東西,你如果能克服這一點,你的成就,必能不壓於你的父皇。”
李治默默地聽我說完,方自鄭重地朝我一禮:“師尊之教誨,學生一定牢記於心,時時不敢懈怠。”
見到李治明白了我的苦心,很是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和他一起往來路回走,繼續朝他訓戒道:“明白就好,最主要的就是要擅於利用。”
李治凝神用心地聽着,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回到了大殿之內,我讓自己的嗓門再放大一些,以便讓李慎他們也聽到我所想告訴他們的。
“況且,不僅小治你,還有你們幾位殿下,都要記住一點,真理,是越辯越明的。真理,簡而言之,真實的道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然而,什麼方式能讓真理變得更清晰明朗呢?辯則是其中一個有效方式。
-----------------------------------------------------------
正如那些古代的學者發現了一條真理,而此時要把他的思想給表達出來,總要用上語言文字吧。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真正明白這條真理。但是又些人會錯誤的理解,就像現在的儒學,衆說紛紜,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讓所有人都敞開來談論,各抒幾見,總會有一天,真理會在人的意識中正確地反映出來,真理,纔會真正地被大衆接受。人類的歷史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傳播真理,進而擺脫矇昧,無知,愚鈍的歷史。我們熱愛真理,敬仰真理。爲了追求真理,人類文明數千年都在與無知相辯。”
在認識真理的過程中,辯可以使認識由片面到全面,由含混到清晰,由膚淺到深刻。大千世界萬物運行,無數規律隱藏在表象的背後,需要我們去探索、去檢驗。然而,人們的認識水平是有限的,正所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於是,人們用辯來辨明真假,用辯來裁決真理和謬誤。在辯的過程中,真理逐漸由萌芽走向成熟。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任何事物和規律的發展總需要一個實踐的過程,一個時間段。真理有時是在曲折中前進的,即使真理之火有時顯得微弱,但是這星星之火總有一天將會燎原!但人們只要記住,實踐可以證明一個真理,爭辯同樣也能在真理走向光明的路途上所做出貢獻。因爲任何一門科學從荒謬走向真理是都是一個辨證前進的過程,最終真理是會越辯越明的。真理就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想攻擊它,你的攻擊就越加充實和證明了它!我方堅信:真理是會越辯越明的!大唐時代週刊第二期的序言落款是房俊,也就是本公子我自己。
除了這一則全部是由白話文所寫的序言之外,還有不同學者也都跳將了出來,除了攻擊王義方的,同有有支持他的,讓那些讀書人陪感痛快,只覺得比自個親自上陣還來得舒服,畢竟自己的文字能留墨於書中,對於文人來算着是種莫大的光榮。
而我寫下的序言,卻引發了儒林一次極大的震動,瞪目結舌者有之,爲我搖旗吶喊者有之,痛斥我故意如此以便曲解聖人之意者有之,不過還好,大家都是斯文人,不屑於動粗,於是,開始有更多的人加於這一場鬨動了長安的羣架,嗯說準確一點應該是大辯論。有些人不光是攻擊我的文章,更有人還攻擊我的人品,不過還好,在貧寒士子和着年青的讀書人的心目當中,我還是有着相當一批的擁戴者,於是,起於大唐貞觀十年的這一場關於什麼是真理,儒家典籍是不是真理,真理是否越辯越明,儒家經典的解釋是不是需要得到大數有識之士的認同方能算是正確,還有刊物使用白話文和標點數字符號有沒有必要等等,總之,幾乎每一期的《大唐時代週刊》都爭辯得火爆異常,而且又吸引了更多的士子來購買,當然,說書人自然也不會放過這麼個熱烈的話題,甚至在酒樓飯館裏也一一述說出來,反倒有比小說還受歡迎的勢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