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科舉糊名制的誕生(上)
但然,正所謂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今天,我只不過是提出了這一疑問,最終的解決權,同樣在李叔叔的手裏邊,而不會在我的手中。
“……當然由於不平等和地方豪強的存在,使兼併更加快速和難以避免。西漢末王莽新政,便是因爲土地兼併,最終的赤眉綠林之亂,根本原因在於此。而東漢末年,同樣土地兼併嚴重……”
說了近半個時辰之後,總算是結束了這一題目,李叔叔還蹲在榻上扮菩薩,沒有離開的意思,我也不好打擾,不過,等了老半天,李叔叔還在那很木然地敲着案几苦思。
無奈,我決定先行溜走,反正教完了課程了,咱該回家喫飯了,與幾位學生一起悄悄地往殿門口摸去。
“賢婿休走!”李叔叔真個是耳聽八方眼觀六路,腦袋擡都不擡就揪住了我,靠!
無奈之下,只好又溜達回了李叔叔跟前坐下:“不知道岳父大人有何指教。”
“唔,指教談不上,今日既只你我翁婿,聊一聊也是應該的,來人!上酒,今日,老夫要好生與賢婿聊聊。”李叔叔垂頭側臉望向我,趕緊點頭:“小媚求之不得。”我是老實人,很少會跟人客氣來客氣去的。李叔叔既然邀請了我,那咱也不好折皇帝陛下的面子。
-----------------------------------------------------------
幾杯酒下肚,吃了幾口菜後,李叔叔打開了話匣子:“今日聽賢婿之言,方知賢婿亦爲老夫的知己啊……”李叔叔幹掉了一杯酒,抿了抿嘴嘆道。
“老夫縱觀史書,天下賢明之君能有幾人?除開國之君、守成之君外,餘子皆碌碌無爲之輩,就拿賢婿所著之三國演義來言,何不如是?曹操世之奸雄,其子丕也有才俊,然而呢?曹睿不過一蕭歸曹隨之輩爾,東吳,更是除了孫策父子三人,而後,孫權的子孫,皆無一子能繼其大統……不得不讓老夫憂心忡忡啊。”
“岳父大人,小婿以爲,這確實與他們的生長環境有關,父輩生死鏖戰以劈土開疆,兒孫們呢?一降生下來便錦衣玉食,到哪都有着一大堆的人侍候着,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瞭解天下百姓的生存環境,小婿就聽過一個這樣的笑話。”
“什麼笑話?”李叔叔挾了塊菜塞進了嘴裏朝我擡眼詢道。
“不知是春秋還是戰國之時,一位大臣給國君彙報國家發生了災害,老百姓沒有糧食喫,甚至以樹皮草根充飢。而這位常年藏於深宮,美酒佳餚都喫提膩味的國君就好奇地問自己的大臣們既然沒有了糧食可喫,那他們爲什麼不喫肉呢?”
李叔叔剛嚼了兩口的肉脯直接被噴了出來,扯起了嗓子大笑了半天方纔指着我道:“好你個小子,倒戲弄起老夫來了。”
“哪裏,小婿哪敢戲弄您啊,不過,這雖是一則小笑語,然其中之深意,卻非同小可啊,陛下!”我很是誠懇地向着李叔叔進言道。
李叔叔歇下了笑聲,目光有些感傷:“是啊,想太子,不就是一個例證嗎?整日裏錦衣玉食,得天下名師教誨,卻不明民間疾苦,每每喫東西的時候,還爲喫什麼而煩惱?老夫的教誨、師長的勸戒,全被他拋之腦後……”
“還望岳父大人制怒,此非陛下之過,也非太子之過。”我趕緊勸道。
李叔叔一楞,雙眉一擰:“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笑了笑,很有諸葛哥哥舌戰羣儒榮辱不驚的架勢,抿了一口酒後道:“其實這道理誰都懂,只是諸位大臣都不願意說罷了,即便說了,倒頭來,爲難的,依舊是陛下。”
李叔叔微微一愣,仔細地打量了我兩眼,自己皺起了眉頭:“你是老夫的女婿,你來說。老夫不責你,也不罰你。”
“那請岳父大人恕我斗膽了,其實說簡單一些也就是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的,很簡單的一句話,可這一句話,天底下真正能做得到的又有幾人?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老夫記得,這是出自孟子吧?”李叔叔回頭朝我問道。
“正是,它的題叫《舜發於畎畝之中》。文章第一段便列舉了六位名人: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他們或者是傳說中的聖君,或者是歷史上有名的賢相、賢才,而他們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爲他們在成爲名人之前,要麼經受磨難,要麼從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麼都不爲世人所知……一個人假設常處於安樂的生活中,不思進取,沒有憂患意識,就會走向滅亡。
此文從從個人經受磨難的作用談起,但也同樣講到了國家的處境,如果太平太順,在這虛假的太平表象下,就會使整個國家的人們放鬆警惕,使國家一旦遇到內擾外患便土崩瓦解,走向滅亡。”
我跪坐在矮榻上向着李叔叔懇切地道:“岳父大人,您聖明,您經歷過戰亂,您與士卒同甘共苦過,可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