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李叔叔的死命令!
嗯,咱的努力總算沒白費,從漢朝至今日之前,強大的華夏民族一向認爲認爲倭國不過是荒蠻之地,加上有海路相隔,交通不便利,加上倭人至少在表面上看來恭順,方一直沒有起念動手,可是今天,他們已然觸怒了李叔叔,偉大的、強盛的大唐帝國的獨裁者。
倭國的下場,由李叔叔下詔的這一刻開始,已經不言而喻,甚至連《大唐時代週刊》和《大唐日報》上也刊登了相關的文章,引起了朝野的轟動,許多駐守邊關的將帥和州府官吏亦遞書至長安,皆是激憤之言,這下子,真可謂是舉國震動。
看樣子,貞觀十九年夏秋之交,大唐又將掀起了一輪新的征伐,不過這一次遇到的阻力遠遠比當初攻打高句麗時要小得多,主要的就是,現在的倭國僅僅是一個奴隸制的小國,雖然從前朝至今,派來學習制度、文化、技術的使臣不下數百,不過相當一部份已經不願意再歸倭土,所以,現在的倭國的文化和科技水平依舊極其低下。
大唐自從數年前開始,就一直注意了各國的學子的動向,所以到現在爲止,大唐的鍊鐵技術和着各種的重要技術都牢牢地把持在大唐的手中,倭人軍隊的武器甚至還沒有鋼製品,眼下,倭國的範圍僅包括本州島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大部,人口不過百萬餘,常備軍隊不過數萬。
而對於新羅和百濟這兩個屬國甘當附庸僕從軍,願與大唐一同往征伐的請求,被李叔叔婉拒,大唐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如今的大唐在遼東的兵力近十萬,另有七萬海軍戰艦六百七十二艘,糧船四百八十七艘,這些兵力目前還處於一級戰備狀態,大唐軍事學院炮兵團中的一百二十七名炮手如今還被困在大唐海軍之中,連同俺的炮團的剩餘火炮也已經被厚臉皮的海軍將領們給和平接收了過去,不過這樣也好,爲大唐日後的海軍發展先期作出了貢獻。
---------------------------------------------------
可以說,光憑大唐的海軍實力,就已經可以把其國蕩平,但李叔叔卻不這麼看,因爲他生氣,這不僅僅是私怨,而是整個大唐帝國的憤怒!
“……所以,朕要你們參謀院給朕擬定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記住了,朕要徹底把倭國抹平。此舉,也必然能對我大唐周邊各屬國起到震攝作用,朕今日所言,諸卿可都聽清楚了?朕不希望,到了朕登基的第二十一年,還聽聞有倭國的任何消息。”李叔叔就站在參謀院的沙盤前,咬着腮幫子冷冷地道。
“諾!”參謀院內,大唐的諸位重臣,相關部門負責人,還有參謀院的各級軍政幹部,全都向李叔叔表達了他們一往無前的勇氣與決心。
參謀院已經全力地開動了起來,研究如何對倭國的作戰,情報方面,進奏院將全力的作出有力的支援。我自然是以十二萬分的熱情投入到了這一項我最熱愛的工作當中。
“無論如何,陛下已經下了死命令,最遲明年年初,就會啓動對倭國之戰,事關重大,我大唐武研院,無論如何,也得做出一些成績來。”坐在武研院的辦公室內,我正朝着武研院的一干官員進行着總動員。
“大人儘管放心,其他的不需說,迫擊炮如今已經可以採用強度比青銅更好的鋼材來進行製造了,至於火炮,我武研院的火炮已經遵照大人之命令,分爲了兩部份,一部份專攻青銅火炮的改良,而另一部份正在加快開發子母膛的火炮……”鍾驊一面向我報告,一面呈遞上一份書面報告。
這上面可以看到,這兩個月來,每月武研院的鋼產量依舊穩定在八萬斤上下,軟鋼的產量約爲五萬斤,硬鋼約爲三萬斤,按照如今的工作強度,每個月出產的鋼弩約爲二千五百具,耗費的軟鋼約合三萬斤,除了每月支援大唐工部將作監的一萬斤鋼材之外,鑄造迫擊炮和火炮幾乎把剩餘的鋼材全部給囊括了進去。
因爲火器製作工藝的日益成熟,現階段,迫擊炮已經淘汰了沉重的青銅炮管,轉而用更輕的鋼材來鑄造。
現如今的迫擊炮按口徑分爲了三種。最重的是大口徑的迫擊炮,全重量爲一百五十斤上下,射程可達一千三步之距,三個人就能形成一個戰鬥小組。最小口徑的全重約爲五十斤上下,射程約爲八百步。而且射擊速度並不慢,三箭的時間,可以發射一次,這種輕型迫擊炮就是爲了嶺南的作戰而專門改進的,由單兵攜行,用於山地和叢林作戰,兩個人就可以形成戰鬥力。當然,在其他的戰爭場地上,同樣也可以發揮極出色的靈活性和威力。
每個月的迫擊炮產量約爲七十門,火炮的產量要低得多,最主要的就是爲了適應作戰的需要,正在進行各方面的改良,每個月的成品量不超過十門,前幾個月的產量全部供應給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的炮兵學部,供學員們進行練習使用,另外每月的炮彈數量約在兩千枚左右,每個月必須向南方的劍南、嶺南這兩個正在發生戰事的地方提供近半的彈藥供應,也就是說,每月能留存的數量大約是千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