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老三的命運……(月票請28號再投哈)
想想二十一世紀初中亞地區的顏色革命,還不也就是通過細作和間諜,收買、暗殺、蠱惑、煽動,各種手段無所不包,原本的東西兩大世界格局由此崩分瓦解,這不能不讓人警惕,同時,也讓我能使用這些策略來影響身邊的人們,告訴他們,很多時候,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不僅僅是抄刀子狂剁一氣,也不光光是經濟和文化戰爭。
只有當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意志都統一起來,把目光向外看,手中的刀劍不再傷害自己人,這樣的民族,纔能有抵禦外敵,征服世界的雄心。現在的大唐,正朝着我希望的發向而發展,我很渴望能看到大唐帝國和華夏民族成爲銀河系的霸主,這當然是不可能滴,但是,只要大唐能夠以一種開發性的思維地思考着整個世界,而不是把眼光僅僅侷限於眼前,那麼,憑着中華民族的智慧,將整個世界踩在腳下的時間也就不遠了。
老爺子很是喜孜孜地又聊起了大哥,月前,江南道所有州縣的第一季稻米業已到了豐收的季節,除了十餘個州縣因爲災害欠收之外,餘者皆盡豐收,另外,第二季的稻種業已種下,已經在期待着今年的第二次豐收的來臨了。
百姓豐收,我大哥的政績也同樣獲得了豐收,畢竟,這可不是小事,江南道的三十餘萬頃水田,也就是三千萬畝水畝,共計產稻米七千多萬石,這只是江南道半年的收成,再加上下半年的收成,那江南道一年的糧食收入就會在一億四千多萬石以上,唐代的一石相當於後世的五十九公斤,一畝水田的兩季產出最少也能達到五石,換算下來也就是畝產在二百九十五公斤,一億四千多萬石也就是……嗯,不用算,也能知道這是個不小的數目。
------------------------------------------------
硬是生生地把滿朝文武狠狠地震撼了一把,江南道,在大唐這些以北人爲主的政治要人的眼裏,不過是比起南方的蠻子好上一點,確也好不了多少,從來就沒有太在意過,只不過從武德年間以來,海貿漸開,才讓大唐對這些地方稍加註意,另外,如果不是因爲呂宋島和雙季稻的問題,怕是我大哥也不可能到那裏去,通過這三年多的努力,在各方面的政策的傾斜下,使得江南道的發展得到了突飛猛進,而大量農業人員的派駐和指導,連續數年來的試種,使得當地的百姓漸漸地認同了這種新式作物,纔有了這樣的成績。
老爺子還告訴我,大哥再歷練上幾年,到時候,李叔叔肯定要把他召回長安。“到了那時候,你大哥就算不是尚書級別,也至少是個侍郎銜。以後重用他的日子,怕是不遠了。”老爺子得意地搖晃起了腦袋,彷彿他已經看到了大哥從他的手裏邊鄭重地接着了大唐宰相的相印,繼續順着他的步伐向着前方走去,父子皆相的佳話,將會永垂青史。
老三在那邊突然得意地大笑了起來,也不知道這個小屁孩子又在擺顯什麼玩意,嗯,老爺子聽到了老三的笑聲,表情跟苦瓜有得一比,這混小子,確實有本公子當年的幾分紈絝風範。
“父親怎麼了?莫非老三又做了什麼事把您惹氣了不成?”我小心地將擺在邊上的酒盞遞到了老爺子的手裏。老爺子美滋滋地抿了一口,放下了酒盞嘆氣道:“哼,那小子,跟你當年一般模樣!整天就知道胡鬧,可把爲父我氣的不輕,你孃親又整天護着,唉,家門不幸啊……”
我忍不住朝天翻了對白眼,雖然咱以爲愛胡鬧,可問題是咱能鬧出成績,鬧出一個美好的未來和前途,那是老三能比的嗎?“父親,老三了大了,都快要成年了,有些事,怕是他也該知道個好歹了,您操不完那麼多的心,還是擔心您自個的身子骨要緊,有啥事,讓孩子去拾綴那小子。”我賠着笑臉朝父親道。
老爺子擡手揉了揉眉心:“話是這麼說,可我還是不放心三郎,再這麼不聽管教的走下去,怕是跟柴家那幾個混球沒什麼區別了,子不教,父之過,爲父能不操心嗎?再者說了,你長年在渭南,也難有時間去管教你這個弟弟。”
“三郎是聰明,不論是書經文章,還是那些異國典籍,他幾乎都能朗朗上口,過目而不望,其見解就算是在書院裏邊,才名也算得在外了,可就是乾的那些事,着實讓人哭笑不得。”看得出來,老爺子是愛之深,責之切,生怕咱房家的又一根好苗子變成了一個混喫等死的無用之徒。
嗯,這事上,我也有些頭疼,照老三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確實有些難以控制,首先,他是大唐宰相之子,加上與陛下的晉陽公主甚爲親厚之事早已在長安傳得滿城風雨,嗯,不是我乾的,我想幹也不敢,主要是害怕這位皇帝老兒一怒之下來找我的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