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暗流(呼喚月票)
“朕拔工商有功於國之士,許其子孫參加科舉,其一,選賢用能,爲的是我大唐帝國之昌盛,不使良材沒於市井,其二,就是想讓天下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我大唐用人爲官,不拘一格……”李叔叔站起了身,走下了龍榻,站到了中央,朗聲發表了他對於太子李治奏本的看法和支持,這個時候,在場的諸位官吏都已經明白了,李叔叔業已下定了決定。
“陛下聖明!”馬周,這位出生於一個世代貧寒的農民家庭,卻因爲偶遇上了李叔叔,胸藏濟世之才的他受到了李叔叔的賞識,才得以成爲大唐一代宰輔的他,自然是對李叔叔此舉大加褒揚。
“曹操何以能爲三國之雄主,何以猛將數不勝數,謀士如雲,何也,正是因爲魏武舉賢用能而不拘一格,唯纔是舉,方得人盡其才,衆心穩固,進而使魏能強於吳蜀。臣覺得,拔良材於市井,並非是不可爲之事,使工商之士知曉陛下之天恩,加以報效國家和朝庭,此舉上善,故爾,微臣附太子殿下之議。”馬周此言一出,代表着朝庭的一份重要力量站到了太子殿下這一邊,緊接着,我家老爺子、李靖伯父……朝庭重臣之中,頓時站出泰半。
不得不說,李叔叔此舉,得到了工商人士的大力褒揚和贊誦,而長安數千商賈更是痛哭流涕者有之,給李叔叔立長生牌位者有之,還有的精明一些的,開始合夥出資,修繕長安附近鄉村的道路橋樑,又或者是舉辦敬老院,又或者是增辦幼學,反正這股風潮掀起之後的後果,着實是令朝庭括目相看。
同樣,也讓李叔叔爲自己的英明決策而感到十分的高興,又做對了一件大事,另位,賜太子李治錢千貫,很是勉勵了一番。李治爲此挺高興地,至少李叔叔對他的態度是越來越好,說明,很是重視他這位太子殿下,畢竟,身爲大唐皇帝,肯定會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有成績,有思想,有遠見,李治的表現,讓他很是滿意。
------------------------------------------------
嗯,李叔叔依靠情誼和鐵腕,暫時壓制住了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勢力集團的反對,下達了大唐皇帝令,宣佈了這一項改革措施,一時間,大唐的軍界震動,可謂是大地震。關隴集團原本就是大唐軍界的支柱,而經過了這七八年的時間,人給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的在軍界的力量已經受到了相當的削弱,可是現在,李靖伯父這一招,簡直就是在掐滅他們用來對抗國家的最後一絲希望。
不過,李靖伯父可不在乎那些所謂的彈劾和攻訐,反正大唐軍事學院畢業的一萬餘名學員如今也已是大唐軍中的主要骨幹力量,他們都是完全忠於大唐帝國,忠於人民的軍隊主心骨,不過即使如此。他們也只是控制了大唐的邊軍和長安的十六衛,而地方上的折衝府,特別是關隴一帶的折衝府,軍事學院的畢業生目前爲止,還很難從世家門閥的手裏奪得控制權,最主要的就是,他們心中不甘不願,不願意就這麼束手待斃。
這段時間以來,長安、整個關中河東地區的氣氛有些太不尋常了,就有一些像是山雨欲風風滿樓的那種感覺,雖然表面上風平浪盡得很,但問題是,底下的暗流,卻實在是讓人覺得觸目驚心,擺在我面前的一厚疊的東西,實在是讓我有些覺得心臟有些難以承受。
由於土地兼併問題,便得關隴世家和山東門閥世家佔有了大量的田地,一開始,由於人多地少,使得之間的衝突容易產生,但是漸漸地,無田地的百姓們響應了政府的號召,要麼去闖遼東,要去去開墾藤原道,要麼就去南方流求,又或者是更南邊尋找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這樣一來,卻也讓那些個世族門閥們驚恐的發現,爲他們租種田畝的佃戶越來越少了,這個現象,到了貞觀二十三年末更爲嚴重,因爲貞觀二十三年一年之中,願意進行土地置換的百姓,達到了一個上州,近十萬戶缺乏田地耕作,希望能擁有更好的生存環境的百姓們的集體遷出。
而且遷出的人口多是人口密集地區的,甚至其中有近兩成是受到世家門閥庇護,替世家門閥耕種的隱戶和逃戶,對於他們來說,大量的土地開始出現了荒蕪,而那尚未全盤推行開來的新稅法,卻像是一柄高懸在他們腦袋上的大刀,隨時有可能會一刀斬下。
要知道新稅法是按照財產的多少和土地的多少來交納稅賦,而非是像以往那樣以人丁來算收取稅賦,而且以往貴族官僚是不需要交納稅賦的,而新稅法要求全民皆納稅,納稅是每一位大唐帝國子民的義務,就連李叔叔也假巴一二地跳出來拍胸口向大家作了保證,自己也要納稅,那麼,必然會對貴族官僚的財富造成巨大的衝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O(∩_∩
請
,點擊圖片即可下載,如果無法下載請截圖後識別二維碼
本站即將關閉,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我們的APP即將更換版本,請
,截圖二維碼識別即可!
喜歡初唐房二傳請大家收藏:初唐房二傳搜讀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