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衡山

作者:未知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爲‘五嶽’之一。 位於湖廣承宣布政使司,中部偏東南部,綿亙于衡陽、湘潭兩盆地間,主體部分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 而衡山的命名,據戰國時期《甘石星經》記載,因其位於星座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變應璣衡”,“銓德鈞物”,猶如衡器,可稱天地,故名衡山。 衡山是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 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于衡山赤帝峯,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於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衡山主要山峯有回雁峯、祝融峯、紫蓋峯、嶽麓山等,最高峯祝融峯海拔1300.2米。 由於衡山之上,寺廟道觀衆多,故此,整個衡山範圍之內,大大小小的門派衆多,而這也並非是衡山一地如此,在其餘的諸多大派所處之地,也是同樣。 因這些小門小派大多都爲所屬之地,大派的附庸,所以雙方也算是和諧相處,大派提供庇護,小派則是供奉。 而在衡山一地,以前最大的門派,無疑是用衡山地名命名的衡山派! 在江湖上,只要一說到衡山,衆人第一個反應就是衡山派,對於衡山之上的其餘門派卻是甚少有人知曉。 衡山派,位於衡山主峯祝融峯之上! 祝融峯,是衡山的最高峯,是古時紀念人文祖先祝融氏的山峯。‘祝融峯之高’爲南嶽風光“四絕”之首。由於常年煙雲的烘托和羣峯的疊襯,加之它矗立於地勢相對低窪的湘南盆地之中,更顯得它峻極天穹。 在古語中“祝”是持久永遠之意,“融”是光明之意,“祝融”是永遠光明。唐代大文豪韓愈在《遊祝融峯》詩中讚歎道“萬丈祝融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裏”。北宋黃庭堅寫道:“萬丈祝融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此處爲攬羣峯,看日出,觀雲海,賞雪景的最佳去處。 登上“天階”可直達祝融峯頂祝融殿,祝融殿是爲紀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隋以前即有建築,最早爲司天霍王廟,後廟遷到山下,又更名天尺庵。 在明朝,此峯頂的建築名爲開雲祠,整個殿宇分爲兩進,全部是用花崗岩石建成,殿頂上蓋着70釐米長,30釐米寬,重15千克的加錫鐵瓦,在這些鐵瓦中,還保存有數十塊宋朝鑄造歷經千年光潔而不鏽的鐵瓦。 衡山派雖在祝融峯,但是它的主殿,卻並不在峯頂,而是在峯頂之下不遠的一處開闊之地。 另外。 衡山除了祝融峯之外,還有: 天柱峯。 天柱峯爲衡山七十二峯之一,海拔1061米,位於南嶽鎮延壽村境內。從山下仰望羣峯,有高峯撲入眼簾,其上又有兩個峯頂,如雙柱插天。因奇峯挺拔,形似一柱,有撐天立地之感,故名天柱峯。 《九域志》載:“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爲第六柱也。”峯頂圓形小平臺上築八角垂檐亭閣,高4米,二層四門,花崗岩砌成,爲觀火警的瞭望塔。塔下石壁上陰刻楷書“南天柱石”四字。 回雁峯。 回雁峯居800裏衡山72峯之首,故稱南嶽第一峯。傳說有二,一曰:北雁南來,至此越冬,待來年春暖而歸;二曰:山形似一隻鴻雁伸頸昂頭,舒足展翅欲騰空飛翔; 千年古剎雁峯寺座落於回雁峯上,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歷代高僧曾在此傳經佈道,傳說“壽佛”曾留一件袈裟在雁峯寺,寺內設有“壽佛殿”,是南嶽稱爲“壽嶽”的重要佐證。 石廩峯。 石廩峯,俗稱雷鉢底,或叫大嶺。其東側的石壁上,有兩個斜突的峯尖,從下面望去,像高聳雲天的大米倉。於是,圍繞這個特徵的傳說就產生了! 有的說,這兩個石峯不但長得像米倉,而且還有兩扇門,門邊立着石像,關着的一扇清清楚楚地掛着鎖。每到暴風雷雨之夜,山下人會聽到關門閉戶的聲音。這兩扇門,平常一扇打開,一扇閉合。每當倉門全部關閉,就預示着大地的豐收;而當全部打開,就會帶來饑荒。 有的說,石倉裏有的不只是糧食,而且還有蜜。古籍記載,峯上名勝古蹟很多,如玉清觀、陳真人煉丹臺、鬼栽石、雷泓、風穴、誦經壇、浴丹泉等。 現在還存留着的,只有雷公井(雷泓)了,《輿地紀勝》卷55衡州:石廩峯“在南嶽,其峯聳峙如倉廩”;《清一統志·衡陽府一》:石廩峯“形如倉廩,有二戶,一開一闔”。 紫蓋封、嶽麓山等等! 而在這些山峯、山體之上,都分佈着大大小小的門派。 這一日。 雁峯寺,壽佛殿內,淨珠主持正盤膝坐於殿內的壽佛像前,恭敬參拜禮佛。 卻見。 一小沙彌突然自殿外快步走來,到得大殿之外後,看了眼裏面背對大門,盤膝坐着的淨珠禪師後,他深呼吸,平復了一下急促的呼吸後,正欲說話。 卻突然聽得淨珠禪師古井無波的聲音傳來。 “至真,老衲和你說過幾次了,在寺中要恭敬而行!似你這般形色匆匆,卻是不當!待會兒,自去領罰!” 話音一落。 這小沙彌也就是至真小和尚,忙衝裏面的淨珠禪師雙手合十一禮,靜誦了聲佛號。 微微頷首。 雙目緊閉的淨珠禪師似對身後的一切都瞭如指掌! 過了一會兒後。 淨珠禪師才緩緩開口:“至真,何事如此慌張?” 聞言。 一直站在門外,靜靜候着的至真小和尚,忙開口道:“啓稟主持,祝融峯上的衡山派所在之地,被人給佔了!” “哦~?” 豁然睜眼,淨珠禪師渾濁的雙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思忖了片刻後,淡淡道:“可知是誰?” “是原本祝融峯下,依附於衡山派的控劍門!” 沒有絲毫猶豫,至真當即回道。 “嗯~!” 微微頷首,淨珠禪師思考着。 這祝融峯,乃是八百里衡山的主峯,而哪個門派能佔了主峯,無疑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整個衡山。而能代表衡山,那就能擠入江湖大派之列,聲名遠播,不論是招收弟子還是江湖上的利益分配,那就必定有它的一席之地。 這一點,從原本鼎盛時期的衡山派就能看出來。 而不論是名聲,還是利益,對江湖人士來說,都是萬分吸引人的。 故此。 在衡山的諸多門派,都欲入主祝融峯,只不過,原本有衡山派壓着,他們不敢造次,只得屈居其下。 但現在,衡山派沒落,雖還頂着一個大派的名號,但門中不過就只有三個弟子,且這三個弟子還不在衡山派門中。 這就導致,衡山派現在就是一個空殼子! 這,對早就想將衡山派取而代之的其餘門派來說,乃是最好的鳩佔鵲巢的機會,一但成功,衡山派就徹底成了歷史,就憑那三個衡山派出行的弟子,還能翻起什麼浪花。 到時候,就算回來,也是無用。 而這取代衡山派的門派,只要發展一段時間,可就能以一個新的大派身份出現!至少,人家名義上可以代表衡山了。 原本,這般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衡山範圍內的諸多門派,必定早就出手了。 畢竟,誰也不會料到,勢大的衡山派,會以這麼一個奇葩的方式沒落,給了他們一個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機會。 可也正是因爲門派太多,互相牽制之下,導致他們並沒有第一時間出手,反而是一直僵持不下,甚至都發生了幾次血拼。 死了數十人,重傷輕傷之人,更是數百! 最後,眼見事情愈演愈烈,各門各派便約定好,在祝融峯下比試一場。 誰勝,誰入主祝融峯! 直至最近,才由實力最強的控劍門,霸佔了衡山派所在之地。 說實話,這衡山之地,除了衡山派和雁峯寺外,其餘門派的實力真是不怎麼樣。 要不然,百年前,莫太沖也不可能憑着一人一劍,就打的其餘早就在衡山派經營數十上百年的諸派沒有絲毫反抗之力,還將原本佔着祝融峯的門派給趕下了祝融峯,入主其中。 而根據淨珠禪師所知,這控劍門,當年就是敗於莫太沖手中的其中一個門派,但不知怎麼得,這控劍門雖敗了,但是與莫太沖的關係卻是不錯。 且還得到了莫太沖的指點,門中劍法大進! 不然,只怕今日入主祝融峯的就不是控劍門了。 而雁峯寺,位處回雁峯,傳承了快千年,實力深藏,便是衡山派勢力最鼎盛的時候,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但因爲他們都是出家人,對這種江湖揚名之事不是特別在意。 故此,他們對霸佔祝融峯,代表衡山之事,興趣不大。 不然,當年他們也不會看着衡山派在莫太沖的帶領下崛起,卻毫無反應了。 可他們雖然對代表衡山一事的興趣不大,但是對最近祝融峯附近大大小小門派聚集一事,他們卻是時刻關注着。 生怕一個不小心,祝融峯附近就會血流成河。 而此刻。 聽得至真說控劍門已經入主祝融峯,淨珠禪師立馬就知道是控劍門贏了大比,那祝融峯附近也就不會再發生血戰,血流成河了。 原本。 這對淨珠禪師來說,是好事一件。 可是…… 他看了眼放置於壽佛佛像前,供桌上的一封書信,卻是眉頭大皺。 想了片刻後,淨珠禪師嘆息一聲,緩緩開口:“至真,你去將你淨空師叔祖叫來!” 說完。 一直等在門外的至真忙低頭應是,倒退着往後退了幾步後,又立馬急匆匆的趕去了雁峯寺的一處塔型建築。 邁步走去其中。 片刻之後。 一身穿袈裟的老和尚,自塔中緩步走出,往壽佛殿而去。 “師兄!” 到得壽佛殿外後,淨空雙手合十,對殿內的淨珠禪師行了一禮。 聞言。 “師弟來了啊!” 淨珠禪師輕輕一笑,“進來吧!” 走進大殿。 淨空微微低頭,靜誦佛經,也不急,靜靜等着淨珠禪師吩咐。 過了好一會兒後。 淨珠禪師揮了揮手,只見,桌上的信件飛起,直奔站在淨珠禪師身後的淨空而去。 見此。 伸手,淨空接住行後,淨珠禪師緩緩道:“師弟,你先看看這信吧!” 點點頭。 疑惑的淨空打開信件,皺眉瞧了起來,隨着所看的內容越來越多,淨空臉上的表情也是越來越驚訝。 看完。 淨空猛然擡頭,看着盤坐於蒲團之上,淨珠禪師的背影,急切開口:“師兄,如果事情真如信上所說,那控劍門豈不是……,另外,我們又該如何行事?” 聞言。 淨珠禪師緩緩道:“師弟,我也正是因爲此事,才叫你過來!你掌管寺中武僧,此事還是要麻煩你一趟,帶着寺中武僧,儘快去將控劍門給趕下祝融峯!” 眉頭一皺,看了看淨珠禪師的背影后,淨空點了點頭。 沒說什麼話,直接大步走出大殿,召集人馬,趕往祝融峯。 這也算是保護控劍門了,若是事情真像信上所說,那控劍門佔着衡山派駐地,一但和衡山派新掌門發生衝突,引出她的師父,那控劍門絕無倖免之理! 而聽得淨空離去的腳步聲。 淨珠禪師蒼老的臉上,露出一絲憂慮,對禪宗南北宗之爭,誰勝誰負,他心中是着實沒底。 剛纔,那份書信乃是妙真大師所寫。 他將衡山派掌門接任大典一事,原原本本的和同屬南宗一脈的淨珠禪師說了一遍。 故此,在知道陸一鳴三人乃是前去找莫小貝接任掌門,且莫小貝的師父還是方陽後,淨珠禪師才做出了叫淨空帶人去將控劍門給趕下祝融峯的決定! 一方面是向方陽示好! 另一方面,也是在保護控劍門! 畢竟,南宗和北宗的爭鬥就在不遠的將來了,現在,雙方都在呼朋喚友,拿出自己最強的實力。 而方陽身爲先天宗師,這種頂尖的戰鬥力,自然是南宗和北宗都要極力爭取的。 但又因爲方陽在藏邊的時候,和南宗的妙真、法淨有過接觸,故此,方陽和南宗的關係,肯定比和北宗好。 所以,南宗現在的策略就是全力拉攏方陽。 現在,知道方陽是衡山掌門莫小貝的師父後,就算是不怎麼摻和衡山諸派之事的淨珠禪師,爲了拉攏方陽,也是派人前去趕控劍門下祝融峯! 算是拉攏的第一步!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