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用心良苦 作者:未知 桓武的聲音迴盪在殿宇之中,夏雲杺卻是沒有回答。 “楊羨!” 桓武咬着這個名字,那絲絲的恨意在場其餘三人都能夠感受出來。相較於楊慈帶給他的久遠的恐懼,楊忠給予他的遙遠的背影,楊羨纔是切切實實站在他和桓氏一族面前的對手。 桓武無法忘記,正因爲楊羨的存在,梁軍一統天下的趨勢被硬生生地打斷,從原來的戰略進攻變成了如今的戰略防禦。 前些日子,蜀軍入寇雍州,所帶給桓武心中的震撼遠遠不只有表面上那損失的巨大數字。 倉丘城下,渭水岸邊,梁蜀兩軍完全便是勢均力敵。蜀軍在楊羨的統帥下,不到一年時間,便完成了從原來的戰略防守向戰略進攻的轉換。 放在幾年之前,要說這天底下有一支軍隊能夠在正面作戰中逼迫梁軍到如此程度,是不可想象的。 “楊羨的確是桓氏的大敵,然而時間並不在他那。” “也許吧!”夏雲杺的話並沒有多少的抗拒,算是默認了桓武的話,“可終究事在人爲。” 桓武搖了搖頭,有些悲愴,“不管如何,那時的光景,老臣終究是看不到了。想起二十多年前,老臣與陛下相見之時,陛下一身麻裙,卻難掩一身氣度。陛下性格堅韌,乃是老臣平生少見。” 桓武說到了這裏,頓了頓,眸光閃動,臉上蒙上了一層若有若無的笑意,似是在得意,又似在慶幸,又似在惋惜。 “若是先帝能有陛下的手段,那麼這天下又何至於淪爲我等諸侯相食的獵場?先帝最大的錯,就是不該相信楊慈。” “大膽!桓武,你身爲人臣,竟敢妄議先帝!” 方常侍怒目瞪視,直言呵斥。身爲夏氏的奴僕,方常侍也是從那個時代過來,追隨了夏亨燁父女一輩子。 如今這殿宇之中的四人都是老相識,可卻是爭鋒相對。 “梁侯終於說出來了麼?” 夏雲杺的表情之中沒有意外,桓武的野心便在這一刻暴露無疑。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桓武終究是周室之臣,這一點,無論何時都不會有所改變。帝位,對於一個將要死的人又有什麼用?” 桓武沒有動,可是身上的氣勢卻已然改變。他依舊是那副佝僂的樣子,可鋒芒畢露。便是方常侍,這位殿宇之中修爲最強的人,心中也是震懾。 “可陛下也知道,天下的大勢並不會因爲老臣一人身死而有所改變。” 所謂大勢,便是梁蜀雙方之間的力量上限以及雙方能夠抗壓的強度和容錯能力。梁國掌控中原七州,梁軍有百萬之衆。縱使周南一敗,桓彪二十五萬關中軍團盡沒,十數年來梁軍中的百戰老兵損失慘重。 可終究只需要三年時間,關中便會重新擁有十萬大軍,到時候上犀騎也會建立。 梁軍的事敗固然慘重,可並非無可挽回。可蜀軍則不同,蜀國的軍力有二十餘萬,也只有這二十餘萬。 便是有着楊純、佟鼓那樣的大宗師,可是蜀國的國力擺在那裏,上限也就在那裏,再加上蜀地天險,梁軍攻蜀和蜀軍攻梁絕對是兩個難度,有着天壤之別。 梁蜀對峙的態勢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然後維持這個態勢,最終勝出的便會是梁國。這便是梁軍天然佔據的優勢。 “老臣將赴九泉,可也不願意看着人世之間,再度陷入混亂之中,重蹈昔日覆轍。” 桓武不顧身上病勢,放聲大笑,響徹殿宇之中。桓武的樣子張狂至極,笑罷而言:“楊慈預見了那場亂世,然而卻根本沒有改變的意願。忠臣!何謂忠臣?楊幼庵有着能力改變這一切,卻執意與袁守成相爭,眼看天下蒼生萬劫不復,卻是漠不關心。而我桓武,手中鮮血遍染,數十年捨生忘死,扶立社稷,終於平定了中原,還千萬百姓以安寧。可是在陛下和天下人的心中與口中,那位早已經死去了的大將軍依然是忠臣,而我卻是一心想要篡位的逆賊。哈!天大的笑話。” 趙業看向了桓武,神色很是複雜,可終究還是沉默不語。 桓武的情緒漸漸平復,面上恢復了平靜。 “千秋譭譽,世人評價,我早已經不在乎,也用不着去在乎了。老臣在這裏只想要問陛下一句,楊羨與鍾步七究竟談了什麼?” 楊羨爲桓武所忌憚,鍾步七亦是。這兩個人本不該有交集的人湊到了一起,那麼桓武便不得不重視。 桓武目光灼灼,直面夏雲杺。在那一瞬間,他看出了夏雲杺眼中的那一抹詫異。 “我不知道。” 夏雲杺輕輕吐露出了這四個字,神色如昔。 桓武一笑,並沒有過多的逼問,他看得出來,夏雲杺沒有說謊。換句話說,那場在山間小院之中的密談,當世之中除了楊羨與鍾步七,便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了。 “楊羨當初潛入神都,陛下封了他一個六百石的諫議大夫。老臣一直不知道陛下這一子是何用處。直到我發現楊羨與鍾步七密會,這纔有所瞭解。半張殘餅,陛下真是用心良苦。” 桓武苦笑,心中輕輕思量着,也就是說,夏雲杺只是這兩人能夠湊到一起的關鍵,然而她並不能左右這兩個人。 想到這裏,桓武的心中的憂慮與猜忌卻是越發沉重。 這兩個人,一個是當世絕頂宗門彌羅宗的掌門,一個是執掌蜀國大政、手握二十萬大軍的諸侯。 他們湊到一起,對於桓武而言,不啻於一場足以毀滅大梁的危機。而無奈的是,桓武對於這場危機卻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瞭解程度。 便是締造這一場密會的幕後主使,甚至都無法掌控了。夏雲杺開啓了這一切,可無論楊羨還是鍾步七,都不會讓夏雲杺知道接下來的發展。 一切都籠罩在迷霧之中,越發的看不真切。最終,桓武嘆了口氣。 “罷了!現在操心,也終究是無用。來日如何,亦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桓武向着夏雲杺躬身一拜,顫巍巍地,拱手而道:“臣當遠離,與陛下恐無再見之日,望陛下珍重。” 說完,桓武在趙業的攙扶下,緩緩地離開了這座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