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特米爾5號絞肉機
雖然有一些意外,比如說真當地面部隊降落,與行星防衛軍匯合後,艦隊也在軌道上提供支援了,對敵人的具體情況有更詳細的偵查後,他們發現最開始預估的綠皮數量出現了失誤。
特米爾4號上的綠皮不是一億,而是接近三億。正經獸人有七八千萬,屁精也不是五千萬,而是有兩億三千多萬。
敵情預估出現了挺大的偏差,但其實並不影響具體的戰略方案執行。
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
少數幾個偵測到的綠皮聚集地、生態圈,直接採取軌道轟炸的方式予以毀滅。投放的地面部隊仍舊還是那八百萬人,無非是他們接下來的戰鬥會打得艱苦一些。
在特米爾4號上,裝甲部隊有點難以施展得開。正如獸人被各種礦區、坑洞給整得難以將特米爾4號上的人類軍隊給消滅一樣,當人類一方由守轉攻之後,也不好啃掉綠皮的方向。那些異形,也一樣可以躲進坑洞之內。
這些坑洞,除非一些特別大型的,正常的守衛據點,坦克可開不進去。
正因如此,下去的幾個裝甲師,考慮了一下,跟其他兄弟部隊交換了一些裝備,大幅度減少了雄獅坦克、獅王坦克的投入,甚至炮兵也都減少了一些。
取代重型坦克的,是大量的哨兵機甲。
這東西,正面戰場上肯定沒有重型坦克好用,那點護甲,就算是扛機炮都扛不住太多發就會被打壞;自身也不能像是坦克一樣,直接帶上一發大口徑坦克炮,撐死了帶點機炮、火箭巢之類的玩意兒。
但是,它好歹算得上是裝甲單位,而且靈活。大體上是個人形,雖然比正常的人類士兵要高大很多,但基本上,步兵能進去的地方,它也能進去。
這就是坦克取代不了的便利性了,在打特米爾4號這種充滿坑洞、充滿建築物內部作戰的環境下,它能夠發揮的作用奇大。
它在正面戰場上的天敵:炮羣與重型坦克,在狹窄複雜環境下,全都不見了蹤影,或者發揮不出來效果,那可不就是哨兵機甲逞威風嗎?
同時,炮兵在這種戰爭環境下也不好展開。防守的時候還好,進攻時那洞窟曲折蜿蜒的,靠火炮又不能炸塌,火炮進去了也沒有用,更何況也進不去。
取代火炮的,是更強的單兵火力。配備更多的進攻手雷、炸彈、火箭筒。
手雷就不說了,炸彈用來進入到洞穴後,找到關鍵部位,裝上把洞炸塌了拉倒。關鍵通道一塌,裏面的綠皮管他死沒死,最後都得死。綠皮確實可以不用喫東西,能‘光合作用’,可在地底洞穴卻也沒太陽給他們照。
火箭筒則適合在進攻時,直接照着洞口往裏面轟。不管裏面有人沒人,反正先打三五個筒子進去,步兵再往裏面走。
總之,坦克用不上就找別的裝甲替代方案;火炮不好用,就找別的火力替代方案。
得益於聯盟後方拉響了動員令,數以百億的熟練工人,加班加點的在生產各類戰爭物資、裝備,聯盟陸軍還是有充足的、種類繁多的東西,可以對抗那些綠皮的。
當然了,特米爾4號內的綠皮,想要清除乾淨,怎麼也不是短時間內搞定的。聯盟就砸了八百萬人下去,說到底還是得靠本土的幾億軍隊來當主力。哪怕那些綠皮沒了後援又得忌憚軌道襲擊,必須得龜縮,但也正因如此,藉助地形純防守,那人類一方想要徹底消滅對手,恐怕沒個八年十年的,搞不定。
但無所謂。
大的局勢定下來,就行了。
特米爾4號雖然還處於戰爭狀態,但是人類控制區內的一應生產活動,已經可以全面復甦了。他們不再需要像是之前那樣,害怕開動生產會引來獸人導致滅亡,現在是巴不得獸人主動出來,然後裝備得到增強的防衛軍當主力,聯盟陸軍當一錘定音的殺手鐗,成建制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而獸人要是不來,那該挖礦就挖礦,挖出來的礦產就地加工成鋼鐵合金、在化工廠加工成原材料,然後再送進剛剛建立起來的兵工廠,生產成武器或者炸彈,供給前線軍隊,革新裝備、加強火力。
本地的防衛軍,會隨着戰爭經驗的增多、裝備的更新,從而變得越來越強!
只要太空中能夠禁絕這些獸人得到補充,那麼清除乾淨星球上的獸人就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隨着戰線越來越穩定,這些從戰火之中走出來的防衛軍,還可以被徵召,前往其他戰場。
實際上,聯盟軍政部已經在顧航的授意之下,在組建七馬協約框架下的部隊了。這將會是聯盟陸軍、星界軍之外,顧航即將掌控的第三支陸軍力量——協約軍。
特米爾4號上這五億人,都可以納入到協約軍的框架裏面去。
同時,特米爾4號的礦產、原材料加工、以及正在發展的軍工產業,也可以輸出到聯盟的事業之中。
特米爾4號已經沒有總督了,他們的總督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臨陣脫逃,被特米爾4號上憤怒的軍民們,在其起飛之前就給攔了下來並處死了。
現在,星球上管事的是一位本土行星防衛軍的統帥。
在請示了顧大統領之後,特米爾4號上處死總督的行爲被定性爲‘清除叛徒’,當然不算叛亂。
那位防衛軍的統帥,被顧航暫時任命爲了特米爾4號代理總督,並將這顆星球,拉進了七馬協約之中。
也沒人規定,非得星區帶‘馬’字的,才能加入七馬協約吧?
對比4號,5號行星的情況就會困難一些。
這裏可沒有4號行星上那種複雜、利於防守的地形,這裏就是個很常規的文明世界。
而此處的綠皮數量,卻跟特米爾2號近似。
綠皮獸人有四億,屁精則少一些,但也有十來億。
而5號行星的防禦組織,就不如4號那麼靠譜了。不僅是地形緣故,政府的組織力也有差別。
人家4號行星在戰爭初期就損失了五億左右的人口,靠着35億人爆出了5億陸軍,14以上的動員率;其餘的人口也幾乎全面爲戰爭而工作。
但5號行星坐擁120億初始人口,哪怕已經損失了超過20億,但也好歹剩下一百億呢。但他們組織起來的防衛軍數量,到現在也就跟4號行星一樣,只有5億人,動員率將將到5。
並且,作爲一個文明世界,特米爾5號的生產力應該是比4號發達得多的。但這些生產力,也並沒有能夠有效的組織起來爲戰爭服務。
僅有5億的防衛軍,跟數量差不多的獸人、兩三倍數量的屁精對抗,那當然處於絕對的下風。
一座一座的城市被佔領、被焚燬,一處又一處的綠皮生態圈被建立了起來。
顯然,鐵齒氏族將特米爾5號,也是作爲了跟2號一樣看待的地方。
甚至這裏的條件更優渥一些,畢竟還有發達的工業基礎,這些都可以被綠皮轉化成他們的垃圾工廠、垃圾城。
而人類防衛軍,則只能一直保持在五億左右的規模。後方的行星政府,已經‘拼了命’在招兵,但是往往組建一個軍團幾千萬人送上行星各處的前線的時候,各地戰線就已經往後收縮了一大截,並且犧牲了幾千萬人。
人力池就是這樣瘋狂被消耗的。
就算是這樣,他們都不能夠維持住整個星球的戰線。往往一個地方的窟窿好不容易被堵住,另一處獸人就忽然豬突猛進。這種情況,經常還會伴隨着一座人口規模頗大的城市陷落,緊接着本來就因爲拉胯的行政組織能力導致不充裕的人力資源,更進一步的損耗……
這個世界,纔是尤爲需要聯盟投入大力氣去解決的。
滅絕令放不得了,能用的,就只有艦隊支援、軌道轟炸外加地面部隊。
五千萬聯盟陸軍,被投入到了地表。
原本就慘烈的5號星地面戰鬥,烈度更往上提了一個階層。
聯盟對於5號行星上原本的戰鬥指揮系統那是相當的不滿意,這支聯盟陸軍的總指揮官,聯盟第一集團軍羣的中將司令,珀博夫,全面要求行星防衛軍的指揮權歸他所有。
並且,在聯盟陸軍的主導之下,人類軍隊在一個禮拜的時間裏,在三個不同的方向,接連打出來了三場漂亮的戰役。
這麼短的時間,甚至都不夠星艦投放部隊然後集結起來再打仗。相當一部分軍隊,是直接投放到距離前線戰場不遠的地方,然後直接投入戰鬥的。
也正是這種天降神兵的態勢,才讓本土防衛軍感到震撼,從而讓珀博夫接手指揮權變得順利了許多。
接下來,就是常規的作戰。
利用裝甲力量、利用火炮,尋找綠皮主力部隊,打決戰。
而往往,決戰總是人類一方勝利。
聯盟陸軍的優秀素質是一方面,但不關鍵,畢竟綠皮的戰術素養雖然垃圾,但是單體素質過高,有時候甚至不是戰術能夠搞定的。
關鍵還是在於軌道火力支持。
只要人類軍隊找到了綠皮的一支主力,不管是幾萬人、十幾萬人、還是幾十萬人的一場戰役,反正開打了,那麼綠皮獸人在軌道偵測下,情報基本透明。他們集結的時候會被炸,後勤彈藥庫會被炸,運輸部隊會被滲透的人類步兵連、尖刀連給伏擊摧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