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方亨反應 背後之人

作者:紫月藍冰
“方亨當時還義正辭嚴地說,這是順應天下大勢,正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見那些儒生不以爲然,方亨便也不再多說。”

  “此後,方亨召集當地百餘人及鄉紳、百姓聚會於孔廟。衆人表示如今江陰已願意歸順大清,但是唯獨不願意剃髮。”

  聽龔鼎孳說到這裏,顧橫又問道:“方亨是如何迴應江陰百姓的?”

  “方亨與衆人說完“這是大清律法,不可違背”這句話後就回衙了。”

  待龔鼎孳說完,顧橫立馬問道:“衆人反應是什麼?”

  “儒生許用等人聚集不願離去,在明倫堂共同立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正在這時,常州府發來剃髮令的文書,便寫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句話。”

  望了一眼此刻人山人海的情景,顧橫開口道:“後來呢?爲何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不知廉恥的方亨,讓書吏將剃髮文書謄抄佈告張貼。當書吏寫到這句話時,一介書生,義憤填膺,將筆扔在地上。說如果讓自己剃髮,就死也罷!”

  顧橫沉思片刻,分析道:“照你這麼說,對於剃髮一事,名不見經傳的小書吏的反應都如此強烈,那麼江陰當地百姓之於剃髮梳辮肯定帶有極強的牴觸性。”

  “但是,建虜他們自認爲自己是馬上得江山,這羣人在諸如方亨等人的教唆下,恐怕也逐漸懂得強制進行剃髮令的必要性。”

  “畢竟,建虜需要的不是一羣有自我主見的思考者,他們僅僅需要的是一羣順民。建虜需要天下所有人都明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個道理。”

  “是的,公主英明!小書吏因爲自己這擲地有聲的一次投筆,爲自己換來了殺身之禍,隨即消息傳遍全城,江陰當地百姓立刻鼎沸。”

  聽完龔鼎孳的回答,顧橫又看到此時君山校場上有老實巴交,面黃肌瘦的佃農打扮的人;

  有尖嘴猴腮,蓬頭垢面的流民模樣的人;

  還有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着一身赤金長袍,長袍袖口處繡着幾株青竹翠曼,翻雲朵墜,肥胖臃腫的腰間繫着一條墨綠色的玉帶。

  此時這中年男人和另外一個同樣身着綾羅綢緞的男子在交頭接耳,雖然顧橫聽不清楚他們具體講什麼,但從他們眼睛裏透露出的幾分精明,顧橫猜測應該是商人。

  還有剛放下擔子的販夫走卒……

  這君山校場上什麼樣的人都來了,讓顧橫忍不住多想了一些東西。

  然後她開口問向龔鼎孳,道:“芝麓,能突然之間把江陰各個行業的百姓,不分貴賤的召集到這君山校場,而且人數這麼多,背後肯定有人組織吧!”

  “公主聰慧!確實背後有人在組織。”

  “我一開始也不知道,只是我在和仙舟想辦法營救公主,瞭解江陰目前各方勢力時,發現之前想刺殺公主的那個柳兒姑娘,其實來江陰,並不只是爲了公主。”

  “是爲了江陰剃髮一事?”聽龔鼎孳說到這裏,顧橫脫口而出。

  “不錯,建虜那邊,似乎也發覺江陰城百姓拒絕剃髮一事有蹊蹺,想偷偷地找到幕後策劃者,從而不動聲色地幹掉這些人。”

  “只可惜,他們要殺的幾個人無意中被我和仙舟救下來了,然後那些人出於想拉攏我們,告訴了我們如今關於江陰的一些暗流。”

  “我和仙舟原本不想牽扯進這些事裏,只想把你從沈府救出來就行,誰知你卻受傷了,我和仙舟分析了柳兒身份和目的,以及她的忌憚後,便藉助了江陰目前形勢。”

  “讓柳兒姑娘藉着到處都有的奴變事件來從沈府內部分化,畢竟柳兒一直都很熟悉沈府,也有能力做這件事時不動聲色。”

  “接着在趁冷泉和柳兒的人打的水深火熱時,我們便想混水摸魚,找到公主,並帶走公主!”

  “沒想到中間又出了點意外,不過所幸公主還是完好無損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龔鼎孳說完,有些慶幸和欣喜!

  顧橫聽了,也有些感動,但同樣有了疑惑,道:“奴變的那些人,跟組織來君山校場的人有關係嗎?”

  “有!參與奴變的人多爲佃農和一些流民,而今日來的這些人中,就有不少流民和佃農。”龔鼎孳緩緩答道,表情卻很嚴肅。

  “那背後之人究竟是誰?”顧橫問道。

  “準確來說,背後之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羣人。”龔鼎孳答道。

  “哦?不妨詳細說說。”顧橫隨即很感興趣地問道。

  龔鼎孳立馬說道:“事情還得從方亨召集所有人來孔廟之前說起。”

  “在江陰有一個舉人,名叫夏維新,此人雖沒有做官,但在江陰城可謂德高望重。”

  “孔廟事件發生之前,一個叫黃毓祺的人來到夏維新家。”

  “剛坐定,沈曰敬、許用、章世經、王華、戚世勳等人,後腳跟着前腳,也先後來到夏維新家。這些人都是一些貢生和生員。”

  “待所有人在客廳落座後,夏維新好奇地問他們是不是事先約好的。”

  “所有人都否認,只說是隨意閒逛到此的。”

  “夏維新知道他們的真正來意,就直接開口分析,根據如今的情勢看,剃髮一事是不可避免的了。”

  “黃毓祺當時聽了沒吱聲,沈曰敬假咳了一聲,許用開始血脈賁張。”

  “在座各貢生、生員心中,眼前的舉人夏維新德高望重,是他們精神上的領袖。”

  聽到這裏,顧橫好奇地問道:“那這個夏維新是怎麼給他們分析的?”

  “夏維新見大家不開口,就接着說自己認真地想了剃髮的問題。既然滿清朝廷下達了“剃髮令”,那是根本不可能改變的。”

  “並且還說在馬背上長大的滿人,比我們漢人蠻橫,他們是決不會放過我們漢人頭上的頭髮的。”

  “所以,他告訴在場的人說面前只有兩條路可選擇。”

  “一條是順從,剃髮。這樣,就能不死人。”

  “一條是抵制,不剃髮。這樣的話,一定會死人。”

  “因此,他勸當時在場的人去文廟門口等方知縣,因爲方亨當時那幾天每天一早就去那裏進香的。”

  “夏維新還是希望跟方亨商量一下,能否有緩衝的餘地和緩剃髮的可能。”

  “夏維新的分析倒也在理,只是那些書生們未必會聽他這般安排吧。”顧橫道。

  “的確如此,書生許用就提出問題,假若方亨仍是一口咬定要剃髮,他們該怎麼辦?”龔鼎孳繼續答道。

  “夏維新卻勸道,他們此刻最需要的是剋制,是理性,是冷靜,而不是衝動,頭腦發熱,魯莽行事。”

  “還說他已近老朽,死不足道。但江陰城裏還有兩萬多人呢。他們這些讀書人該爲百姓們想想。”

  “夏維新既然這般說,事情又爲何演變到如今地步?”

  顧橫更加不解了,原以爲夏維新是背後主謀,如今看來只怕另有其人。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