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工部問題 選來選去

作者:紫月藍冰
當然對於顧炎武爲自己說話,顧橫也投去了感激和信任的目光,並當着衆臣的面歷數顧炎武多年的功勞,高度讚賞顧炎武,讓羣臣不敢小覷眼前這個能讓公主新設一部的最年輕的尚書!

  於是,技部也最後成立了,由工業山莊所有科研人員推薦宋應星擔當技部尚書,畢懋康任技部左侍郎,方以智任技部右侍郎,技部其餘官職也都出自四川和瓊州以及北方工業山莊的核心人員。

  只是,八部之中還有最後的工部,尚書和一應官職都沒有確定,洪承疇給了顧橫幾個備用名單,都是羣臣推薦的,比如陳子壯、文安之、瞿士玉,還有張同敞、張煌言、張名振、周遇吉、閻應元、李長祥、李巖、宋獻策、閻爾梅等在新軍的人員。

  顧橫看到這裏有些無語,怎麼工部要從新軍中去選官員了?

  洪承疇看出顧橫此刻皺眉的疑惑,立馬主動解釋道:“公主,新軍中的人是公主嫡系人馬,都忠於大明,忠於公主,選他們無疑是很好的人選。”

  但顧橫不贊同,道:“術業有專攻,雖說新軍中的人都是靠得住的,但新軍中的人註定要在軍中立功,軍隊纔是適合他們的,不必到不熟悉不擅長的工部來。”

  但洪承疇無奈地嘆氣道:“唉!公主,先帝在時的工部尚書都已不在人世,原先弘光和隆武手下的工部尚書都投降建虜了,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顧橫明白洪承疇的意思了,一時半會確實沒人幹工部了,顧橫只好再仔細看一遍洪承疇提供的名單。

  文安之和陳子壯這兩人,剛正不阿,之前肅清吏治時,就頗有手段,顧橫想着這二人任左、右都察御史,統領所有御史監察百官。

  所以這兩人不能放工部,其餘如瞿士玉,兩廣巡撫的位置已經爲他準備了,同樣不適合放工部。

  而張同敞、張煌言、張名振、周遇吉、閻應元、李長祥、李巖、宋獻策等人,他們已經適應了新軍生活,且都立有大小不一的戰功,顧橫想在登基後,將這些人重新安排,進行新的重要的軍事部署。

  所以,這些人也都不能動!

  看到名單上最後一個名字—閻爾梅,顧橫只覺得有些熟悉,仔細一想,這不是歷史上很有氣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自幼攻讀經史,長大後參加科舉中第的閻應元嘛!

  但這人生錯時代,在亂世這下,戰爭頻繁,農民起義風起雲涌,閹黨**,閻爾梅感傷國事,上書惹怒閹黨,致使其終身未仕。

  大明滅亡,清朝入關,閻爾梅卻散盡家財,各處奔走,欲完成反清復明大業。但無奈,他的願望沒能實現,只能亡命天涯,過着十餘年的悲辛生活。

  這個閻爾梅是值得佩服的,他曾經被捕,其安然自若,慷慨悲歌,多次拒絕清政府的招安。百姓愛戴他,看到其被捕,雙手鐐銬,百姓們無不淚下。在順治年間,他成功逃脫。

  隨着時間推移,社會安穩,反清復明爲泡影,這時候的閻爾梅已年邁,回到家鄉沛縣,整理作品,有時候撫琴哀歌,直至逝世,享年七十七歲。

  顧橫忍不住向洪承疇問了一些有關閻爾梅現在的情況,發現這閻爾梅是很早就響應顧橫新軍的號召,投筆從戎,在新軍中也立過幾次小功勞。

  而在閻爾梅主動請纓抗擊建虜的過程中,也曾不小心打過敗仗,被建虜俘虜過。

  不過此人在獄中經受住了種種酷刑,也拒絕了建虜的高官厚祿,美人簇擁的誘惑,沒有透漏任何新軍機密,他的手下也都像他剛毅不屈,沒有一個投降建虜,最終在被建虜監斬時等來了援軍,成功得到了救援。

  顧橫又想到閻爾梅在歷史中時,也是堅貞不屈的,培養一個不會叛變的新軍,很是可貴,顧橫覺得閻爾梅,還是留在新軍中比較合適。

  只是,如此一來,工部仍空缺着,一個也沒補上,洪承疇只好再次開口勸道:“公主,離您的登基大典沒有多久了,工部還是至少要有主要的尚書和侍郎幾個官員吧,其他的可以後面再通過科舉補上來。”

  顧橫想了想,道:“歷來治水是很重要的,關係幹家萬戶,而我們又處河道縱橫的南方,工部尚書至少要知道治水吧!”

  “公主何意?”洪承疇聽到這話,忍不住直直望向顧橫,脫口而出。

  “很簡單,就這兩日,舉辦一場考試,就考治水,參考者不論是何身份,之前在哪裏任職,只要會治水即可。成績第一者任工部尚書,其餘官職按成績依次安排!”顧橫直接解釋道。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