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請求作畫 杏下一舞
顧橫很滿意,朱耷的孤傲正直使他成爲了一位獨特的人物。
這樣的寧王,他會關心百姓,追求正義,也一定會試圖在東瀛亂世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儘管他心存疑慮,但他也知道自己需要勇敢地面對挑戰,爲大明和百姓做出正確的抉擇。
所以顧橫當場賞賜了朱耷不少金銀珠寶,朱耷謝恩後,顧橫又與他閒聊一番,聊到繪畫,顧橫突發奇想,未來一幅畫作上億的畫家,如果此刻給自己畫一幅畫,那這幅畫又值多少呢?
顧橫將想請朱耷爲自己作一幅畫的念頭說與朱耷聽,原以爲朱耷會拒絕,朱耷卻直說:“陛下若不嫌棄草民畫技鄙陋,草民願意一試。只是需要陛下配合一二。”
顧橫點頭答應,卻不曾想,朱耷不同於別的畫家作畫,要被畫之人端坐,反而請顧橫派能彈奏古琴之人彈奏這個宮殿中的古琴,然後讓顧橫於這片杏花如雪中翩翩起舞。
還不等顧橫說什麼,顧橫身邊的秉筆太監沈修竹便憤然道:“大膽!陛下九五至尊之身,怎可在你面前起舞?”
“如此,請陛下恕草民畫技鄙陋,才疏學淺,實在畫不出陛下形神之萬一。”朱耷無所謂地拒絕道。
顧橫看着朱耷,想到歷史上此人確實性格有幾分怪異,但絕不是貪圖女色,看不起女子之人,而且他作畫,很講究意境與形神。
想到這裏,顧橫開口道:“修竹,他是想捕捉最美最靈動的畫面,你去彈古琴吧,朕記得冷泉曾指點過你的琴藝。”
沈修竹本還想開口勸顧橫,但見顧橫又繼續道:“就彈那首《杏花弦外雨》吧。”
顧橫之所以想到這首歌,一來是眼前杏花如雪,很是應景。
二來,曾經冷泉也在杏花時節,教過沈修竹這首曲子,而這首曲子是顧橫無意間在冷泉身邊哼唱過的現代古風曲子。
那年,杏花如雪,公子如畫,如今卻是杏花依舊笑春風,公子不知何處去。
顧橫也不知自己爲何會有這般觸景傷情,但想着穿越以來,於私人情感上,一直不曾多加用心感受他人心意,如今人不在,就當緬懷一下過去的瞬間美好吧。
沈修竹聽到這首曲子,自是不敢再開口提出異議,因爲沈修竹已經感受到女帝顧橫的異樣,明白女帝應該是觸景傷情,思念自己曾經的師傅冷泉了。
因而沈修竹立馬坐到古琴一側的琴凳上,調試了幾下琴絃,待朱耷準備好筆墨紙硯,便開始彈奏。
在顧橫開口唱“流鶯悄飛近船側,伴槳聲低語淺說。柳梢沾綠了煙波,繞堤三分春色。舊書翻入尋常調,隔岸依稀吳越歌。反覆着幾回啼笑,往來幾段離合”這幾句時,就已經驚豔了朱耷。
因爲在杏花如雪的杏樹下,顧橫翩翩起舞,舞姿曼妙,猶如仙子下凡。
她的眼眸深情而溫柔,彷彿訴說着一段纏綿悱惻的往事。
而當顧橫唱到“有書生翩翩風流,有佳人獨坐樓閣。有一日擦肩而過,惹來兩情脈脈。詩文裏風月漸濃,只不見天長地久。心事落在琴絃外,又與誰輕輕說”時
輕柔的春風吹拂下,顧橫的裙襬已經如同粉蝶般飛舞,與周圍的杏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
朱耷趕緊拿起筆開始記錄這幅畫卷。
顧橫已經沒再注意朱耷有沒有畫,她一邊唱,一邊跳,同時腦海中還在不斷回憶當年冷泉聽她唱的一幕幕。
“說那年煙雨空濛,杏花船搖擺而過,過誰家樓臺,一聲絃歌拂落。他素白衣着,山水間幾程遠遊。堪折,何折,年年柳色。”
“當柳梢下的集句,盡數流過眼底。拈一縷春風淺淺作序。待到行間字裏,再不是眼前朝夕。”
冷泉那時聽到這幾句時,還小心翼翼問顧橫,是否有了心上人。
顧橫很肯定地告訴他沒有,冷泉還不相信,說:“公主若無心上人,爲何能通過這首曲子講述江南水鄉的一個美麗而哀愁的愛情故事?”
不等顧橫解釋,冷泉又繼續分析道:“公主的歌曲描繪了一幅寧靜美麗的江南景象,通過對杏花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春日細雨般的美好與傷感。”
“這首曲中的情感表達既清新委婉又深沉悠遠,如同江南煙雨中的詩意畫面,讓人感受到作曲人內心的相思之情和對往昔美好回憶的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