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親王儀式 堅守初心
贊禮官贊曰:“跪!受冊寶!”禮部捧冊寶官員先於案前跪捧親王金冊交給讀冊官。贊禮官贊曰:“讀冊”!
讀冊官跪讀親王寶冊。冊曰:“昔君天下者,恩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簡在帝心。”
“朕受命於天,又承太祖皇帝和先帝恩情,重振大明,繼承大統。如今尋得大明宗室太祖皇帝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朱耷,今命爾爲寧親王。分茅胙土,豈易事哉。”
“朕雖起自民間,與羣雄並驅建虜,艱苦百端。志在奉天地,享神祇。張皇師旅,伐罪救民。時刻弗怠以成大業。”
“今爾固其國者,當敬天地在心,不可踰禮。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時享之。謹兵衛,恤下民,必盡其道。勤民奉天,藩輔帝室,允執厥中,則永膺多福,體朕訓言,尚其慎之!”
衆大臣聽了這段寶冊內容,明白這段文字描繪了顧橫繼承大統後,尋找到大明宗室太祖皇帝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朱耷,封其爲寧親王的過程。
只是,個別喜歡亂猜的大臣,此刻卻在心想:陛下此刻找來寧王一脈,又封親王,據說還要讓他出使東瀛,究竟想幹什麼?
這樣一來,這個新寧王豈不是會有大功績?
又想到女帝和白貴君到現在還沒有一兒半女……
喜歡亂想的大臣們,臉色大驚,一時不敢再多想下去。
而朱耷倒沒想那麼多,只是明白女帝是希望自己能夠輔佐君王,爲新大明出力,共同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同時,她也告誡自己要敬天地在心,謹兵衛,恤下民,勤民奉天,藩輔帝室,允執厥中,以永膺多福。
讀冊完畢,將冊書授予大禮使宣國公,即新大明首輔洪承疇,洪承疇立馬把上朝用的笏插在腰間,躬身接冊。
贊禮官贊“搢圭”!然後豎起代表祖宗家法的玉圭,洪承疇則將金冊跪授寧王朱耷,捧冊寶官同跪於寧王西側,授冊後寧王將金冊交於內使,內使捧金冊拜後起身,退至一旁。
捧冊寶官員又於案前跪捧金寶,授與讀寶官。
贊禮官贊曰:“讀寶”!
讀寶官跪讀金寶。
再以金寶授於首輔洪承疇,洪承疇捧金寶跪授秦王。捧金寶內使再跪於寧王西側,跪接金寶起身後立於捧冊官員之下。
贊禮官贊曰:“出圭”!然後展現代表天子祖宗家法的玉圭,“俯伏、興”!寧王向代表天子玉祖宗家法的大圭行禮。
禮畢,贊禮官再次贊曰:“復位”!引禮官引寧王出殿。
此時樂起,內使捧冊寶爲前導,由太和殿殿東門出,回到丹墀拜位。
樂止,內使則將寧王金冊金寶放置於殿東的寶亭內的盝匣之中後,退立於殿東。
內使們擡着親王的冊寶亭前行,隨後引禮官引導寧王由太和殿東階下。
此時樂起,奉迎冊寶的官員奉迎着寶亭由太和門東門出,樂止。
由於顧橫此時沒有中宮君後和東宮太子,所以寧王不需要再於太和門外等候,等着拜謝中宮君後和東宮太子。
好不容易朱耷完成了流程十分繁複的親王儀式,在自己宮中休息。
他脫下冠冕,換上便服,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從今天開始,他將擁有更高的地位和權力。
然而,他更明白,這些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雲煙,他真正向往的,依然是那種恬淡寧靜的生活。
朱耷站在宮殿的庭院中,目光被一株盛開的杏花所吸引。
那杏花如同粉嫩的雲朵,輕輕搖曳在春風中,花瓣細膩如綢,花蕊嬌嫩欲滴。
陽光透過花瓣,灑下斑駁的光影,使得整個庭院都沐浴在一片溫柔的光輝之中。
朱耷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他緩緩走近那株杏花,伸出手輕輕觸摸着花瓣,感受着它們的柔軟與溫度。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創作的衝動,想要將這份美麗定格在畫上。
他轉身回到書房,鋪開宣紙,研磨墨汁,筆尖沾滿了墨色。
朱耷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試圖將那杏花的香氣和美麗融入自己的呼吸之中。
然後,他睜開眼睛,筆尖輕觸宣紙,開始勾勒出杏花的輪廓。
隨着筆尖的舞動,杏花的形態逐漸在紙上成形。
朱耷的筆法細膩而流暢,每一筆都透露出他對美的追求和對自然的敬畏。
杏花的花瓣在他的筆下綻放,花蕊的細節也被他精心描繪,彷彿能夠聞到那淡淡的花香。
朱耷沉浸在繪畫之中,他的神態專注而寧靜,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和那株杏花。
他的畫作不僅僅是對杏花的再現,更是對生命之美的頌歌。
當最後一筆落下,朱耷放下筆,凝視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滿了滿足和喜悅。
那幅杏花圖,成爲了朱耷心中的珍寶,也是他對美好事物的一次深情告白。
他決定堅守自己的初心,繼續淡泊名利,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論世事會有如何多的紛爭,他都能從作畫和寫字中找到一絲寧靜與美好。
這邊朱耷繼續在爲自己喜歡的畫題詩,那邊下朝後的百官們卻在這日之後炸開了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