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長城

作者:豆漿油條熱乾麪
長城。

  是任何一個古代政權的重中之重。

  中原地區作爲農耕文明,最大的敵人就是兇悍的草原民族。

  在長城出現之前,每年都會頻繁出現蠻族騎兵南下劫掠的情況。

  而且由於都是小規模騎兵,機動性極強,基本上搶完殺完就走,毫無辦法。

  直到長城出現,擋住馬蹄的踐踏。

  遊牧民族再想搶劫,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他們要麼攻城,要麼徒步翻山越嶺。

  前者需要人命堆積,後者就算搶到東西,沒有戰馬加持只會被追殺到死。

  所以大勢逼迫之下,本來零散的草原部落也開始漸漸統一,最終形成幾個強大的盟國,集中力量對抗中原國家。

  而且。

  跟很多人印象不同。

  長城絕非是勞民傷財,反而對於國防開支是極大的節省。

  陳三石翻看《大盛書》時,曾經記錄到開元年間,有一名官員給當時的皇帝算了一筆賬。

  詳細數據過於繁複,總之最後算下來,相較於留大量將士鎮守需要消耗的錢糧,建造長城要節省足足十倍之多。

  鄱陽地界周圍多山,地勢險峻。

  騎兵和大部隊能推進的範圍不大,約莫兩百里左右,長城就剛好覆蓋住這個範圍。

  離開千戶所往北,沒走出多遠,就能看見一條巨蟒般的建築物。

  “陳百戶辛苦。”

  趙康介紹工作內容:“十日後,馮百戶的人過來換防,你們才能回去休息。”

  從今往後,就由他們三名百戶輪流負責長城瞭望的職責。

  一百多號人,開始接替換防。

  光是換防,就是大工程量,所以才十日一換,提升效率。

  陳三石騎着白鵠馬,沿着長城巡視。

  等到換防結束,他也順着樓梯爬上城牆。

  長城高大約七米,基寬六米,頂寬五到六米。

  每隔十里,都設置一個烽火臺,每個烽火臺會留守五名士卒。

  兩百里長城,剛好是一個百戶的人手。

  聽起來這麼長的距離,只有一百個人駐守好像太少,但實際上完全足夠。

  長城的主要作用,是阻攔戰馬、遲滯進攻、傳遞信息。

  一旦發現敵情,立即點燃烽火。

  狼煙起,鄱陽千戶所全體將士,會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整個過程不會超過半柱香。

  再加上此地不是主戰場,城外的蠻族部落人口不多,基本上還是穩妥的。

  由於是頭一天,趙康還在每個烽火臺上留下老兵傳授經驗,講解瞭望注意事項,烽火的各種用途。

  烽火,可不僅僅是點個火就完事。

  而是一套完整的情報系統。

  烽、表、苣、薪四種烽具,通過火、光、煙、標幟物四種信號,外加複雜的排列組合,能夠傳遞出詳細的情報。

  例如有多少敵軍來襲,從哪個位置,等等……

  書上見到,和現實中見到完全是兩個概念。

  “十天。”

  “接下來要一次性在這裏待十天。”

  陳三石身爲將領要做表率,不能夠偷懶。

  但他也不會白白浪費時間。

  一個瞭望臺裏,將士們會輪流休息。

  於是陳三石夜裏通宵值守,白天趁休息時間騎馬回軍營在藥房幫忙,至於睡覺,每天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幸虧有【讀書】帶來的精氣神在,也算頂得住。

  十天下來。

  陳三石几乎花光師姐給的三百兩銀子,再加上靈禾強悍的藥效,熟練度直逼練骨功法精通!

  【功法:不滅金蛇槍.上(入門)】

  【進度:410/500】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